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居住模式变了,

中国人的“居住情感”没变。



郑板桥曾经说过,“吾毕生之愿,欲筑一土墙院子,门内多栽竹树花草,清晨日尚未出,望东海一片红霞,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俱见烟水平桥。”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对“居住”有着很深的情感,人的一生,总归离不开房子。古人云:安居乐业。先安居,后乐业,自古如此。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从古至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经历了无数种居住形式,每一种居住形式都来自于人们心底里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中国社会的基础组成单位,是家庭而不是个人。家是父母、爱人、孩子和房子的集合概念,蕴含了中国人思想中心有归属,不再漂泊的安定之感。

从最初的巢居、穴居的方式解决居住问题开始,发展到现在的“美好生活”的居住方式,其间经历了很多个阶段,居住的形式发展成了多种的形式。而现如今人人都在聊的“LDK”设计,也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七十多年来,伴随国民经济发展,国人的“居住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

上世纪50年代前,“合院建筑”是我国最为经典的居住形式,是人们生活方式的反应。格局为一个院子四面建有房屋,通常由正房、东西厢房和倒座房组成,讲究等级秩序。

与我们当下户型在空间组织上的原则基本一致:公私分离、动静分离、洁污分离,但土地资料利用率太低,东西厢房和南房的朝向不好,受技术限制,卫生条件较差。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50年代至70年代,为解决大量工人的居住问题,国家以集体为单位兴建了大量的合住型住宅,简单地说,就是以前的单身宿舍。

此时户型设计主要是考虑低造价地解决住房问题,开始流行合用型住宅、筒子楼。(中间一个走廊,住房分别在走廊两边,门对门,公用厕所、公用厨房。)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经济好起来了,人们对于居住空间的需求开始有了家庭的概念,渴望“成套房”。城市里许多人住进了单元房,拥有私人厨房、卫生间。

主流商品房在80㎡以下,不配置电梯,2-3个卧室,一个卫生间,无厅或客厅、餐厅多在一个空间混合使用,卧室为主要活动空间。

90年代,户型和现在已经很接近了,开始有了居寝分离的概念,客厅作为家庭娱乐、用餐的起居活动空间独立出来。

近十年,户型设计更为精细、多样,充分展现开发商对居住模式的深入理解以及人文关怀,高层产品除了普通平层,跃层、错层、LOFT设计也流行起来;洋房纷纷打上情景洋房、花园洋房、退台洋房等标签。流线功能更为合理。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客餐厅各自拥有独立空间,有的客厅与餐厅或书房连成一体,有放大空间的效果,有的增加整个空间面宽(开间),促进厨、餐、客空间的交流,即人们说的“LDK一体”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LDK是日本的一种叫法,“L”代表起居室(Living Room),“D”代表餐厅(Dinning Room),“K”则代表厨房(Kitchen)。因此“LDK”就代表了一间起居室+一间饭厅+一间厨房,如果要说得更加通俗一点相当于我们说的“一室一厅”。

“2LDK”,“3LDK”前面的数字就代表着起居室的数量,用我们的话来说也就是“两室一厅”,“三室一厅”。

除此之外还有“1R”、“1K”和“1DK”的房屋格局。“1R”就是起居室、卫生间、厨房都在一间房间的格局,面积非常小适合一个人住。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越来越多的现代户型,将客餐厅和厨房都打通连成一体,给家人更多交流的空间,从建立到推翻,是一个时代的变革也是思想的转变,这种设计风潮被称为“LDK一体化”。

LDK设计有很多优点,比如通透。于大户型来说就是锦上添花,于小户型来说就是雪中送炭,它可以让空间变得很灵活,虽然都在一个空间里,每个区域面积也都不大,却可以相互借力,增加自身的空间通透性。

这套来自成都的《独白》之家,原为一套89㎡的两居室,厨房和生活阳台位于整个房屋的最内侧,能利用的空间非常受限。同时卫生间又位于整个房屋的中心位置,采光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独白》,设计:观白设计



设计师使用开放式处理,打破空间界限,重组空间格局,由紧凑的两居室,改为舒适,通透的一居室,同时引入LDK一体化设计,让客厅、餐厅和厨房共处于一个开放空间内,让整个户型开放且流畅。

打开房门,映入眼帘的是整个公共区域,厨房,餐厅,客厅连在一起,空间看起来更加明亮温馨,玄关左侧的厨柜,中岛和餐桌形成由高到低的视觉落差。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独白》,设计:观白设计



中岛的设计,将厨房和餐厅连在一起。视觉效果更佳,互动性增强,让做饭成为一种享受。

此外,LDK的布局,可以增加家人之间的互动频率,促进彼此的亲密度。在日本,厨房往往和餐厅相连,在厨房外侧安装餐桌,或者绕着厨房装半圈吧台,这样的设计,可以让日本主妇在做饭的时候,也能照顾到家里的孩子,同时也可以看到孩子的动态。

设计成LDK的布局,无论做饭的时候,家人在餐厅还是客厅,都能进行沟通和交流,从整体画面感上来讲,不仅温馨还非常有烟火气。从当代家庭关系上讲,还能促进家人之间的互动。

这套位于成都的85m²的住宅便是采用LDK设计,设计师使用开放式处理,做减法设计,采用“时间对应空间”的设计理念,将各个功能空间进行重组,使功能复合利用,让房屋在不同的时间轴线上承担不同的功能。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Flowing Time》,设计:谢秉恒



从玄关走进室内,设计师规划了开放式厨房并与餐厅结合,连接远处的客厅,扩展空间的广度。进入室内的第一刻,视线就被延伸、牵引到房屋的最末端。打开房屋的视野,使屋主在做饭的同时也能与房屋中其他区域的成员一起互动,远眺窗外的风景。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Flowing Time》,设计:谢秉恒



除了通透、互动两大优势,LDK设计还更省空间。对于小户型来说,LDK 非常节省空间,不需要打造隔断墙,利用厨房岛台、客厅沙发以及餐厅的餐桌,都能划分区域,让空间隔而不断,减少了隔断墙的占地面积,这样一来,小户型空间即便很小,也能最大限度地释放空间,增加宽敞的通透性。

在北京,有一套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公房,原主人一家三口曾在这里居住了十几年,现在换成了新的小两口在这里居住。为了让小空间焕发新生,屋主决定重新对房屋进行设计,他们也选择了“LDK”户型。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乔十八的家》,设计:LULULAB工作室



拆除次卧与客厅、厨房与次卧间的隔墙,打开空间之间的联系,形成宽敞的LDK空间,多种功能相互融合。

这个空间并没有明确的功能定义,它可以是客厅、餐厅、书房,也可以是娱乐室甚至健身房。一个小空间,被赋予了多种功能。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当下国内建筑、住宅的普遍设计思维只是解决了“住”的问题,忽略了家庭关系层面的考量。“未来中国,需要更能体现国人自身居住文化、生活哲学的住宅”。

LDK空间更强调家人之间的互动,营造出温馨的生活氛围。这种布局在国内的流行,其实从侧面说明了我们越来越重视和家人的互动,越来越注重温馨感的打造。

进入本世纪后,在一些都市、家庭题材的影视剧的创作中,我们发现主人公的家几乎都是采用LDK设计,荧幕里的这个现象也表明,LDK设计,对营造良好的家庭关系极其重要。

早在2004年,一部《家有儿女》火遍大江南北,陪伴大多数90后度过了整个童年时代,成为很多人童年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家有儿女》剧照



从剧中看,他们的餐厅是挨着厨房的,以简约风格为主,一个大大的桌子,并且为开放式餐厅,虽然放置了一张桌子,但是并不妨碍视线和美观。

刘梅做饭的时候,孩子们会坐在吧台上喝饮料吃零食,这时候刘梅就会不停歇地说刘星,夏东海时不时地打个圆场。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家有儿女》剧照



客厅也采用了开放式客厅,可以说整个厨房,餐厅和客厅是一体的,但却不显得凌乱。

而在近几年很火的“都市家庭情感”连续剧《小欢喜》、《小舍得》中,主角的家也几乎都采用了LDK设计。家庭场景的设置充分考虑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职业特点、生活习惯等,十分符合剧中人物的家庭收入,贴近现实,代入感十足。

在《小欢喜》中,陶虹饰演单亲妈妈宋倩,属于小康家庭,有着不错的收入,家里有一个正在读高三的女儿乔英子。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小欢喜》剧照



她家整体的用色比较简单总体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相互搭配,选用开放式厨房,方便实用,在做菜时同样与家人交流,不再是自己孤孤单单地做饭,而且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开拓空间。玻璃隔断比较多,例如餐厅与入户之间的隔断便用了通透的玻璃。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小欢喜》剧照



在《小舍得》中,田雨岚(蒋欣饰)作为学霸颜子悠的妈妈,她在对孩子教育这方面甚至给观众一种失心疯般的恐惧。出乎意料的是田雨岚的家,与她育儿的压迫感完全不一样,原木色调充满温暖的生活气息。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小舍得》剧照



客餐厨一体的设计,开放式厨房,极具收纳功能的客厅,独立又相连接。客厅还划分出专门的学习区域,宽敞的书桌与放满学习资料的书架甚至还有一面奖状墙。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小舍得》剧照



随着都市家庭情感类电视剧的热播,人们不仅关注人物剧情,对剧中出现的家居设计更加感兴趣。

当“儿童友好型设计”、“老人友好型设计”出现,现代年轻人对家庭关系的营造有了更多的想法,而LDK户型,就是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最佳设计。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然而,LDK设计背后也隐藏着一系列问题,在选择这种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处理,例如油烟问题。

可以换上一款强力的吸油烟机,同时注意通风、优化自己的烹饪习惯,替换上易清理的墙面和地面,例如瓷砖、大理石等。此外,还可以在厨房门口安装一扇玻璃推拉门,这样一切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开放式,就意味着家中的杂物将会一览无余,当三个房间连通起来,难免会出现物品摆放杂乱的现象。此时,做好收纳,增大储物空间,也是必不可少的。

从毫无设计感的集体宿舍、筒子楼,到居寝分离,再到更为精细、多样的户型设计,变的是居住模式,不变的是居住情感,当人们明白“一切设计都是为家庭关系”而服务时,“家”的概念将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主编:牧之、鹤鹤

监制:安琪

执行主编:涩々

编辑:言四

撰稿:言四

摄影:图片来源于网络

平面设计:科林

校对:盼盼

收录话题:#干货分享##干货##家装##家居设计##设计#

原文链接: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住“一室一厅”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起居室   通透   洋房   开放式   剧照   户型   客厅   住宅   家人   餐厅   厨房   功能   房屋   家庭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