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这是一次极具实验性的面向未来的历史演绎。70年前,十万大军建武钢,为解决十万人口的居住问题,红钢城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示范样本应运而生。而70年后的今天,在疫情后武汉雄起的时代背景下,面对如此宏大的历史,钢城第三小学作为青山红钢城片区更新的起点,从多维度多尺度多进程中探讨和实践武钢精神与红坊价值的未来演绎,更具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

在这样一栋4700平方的建筑中,我们通过建筑、室内、景观及展览等多种设计方式,共同尝试通过空间设计传递城市有机更新的城市观、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的历史观、活力需重置的更新观以及建筑可阅读的设计观。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城市有机更新不是城市发展的新阶段,而是发展观念的新演进。城市更新不是一个新词,广义地说,中国快速的城市改造活动也是城市更新。将城市理解为一个生命体,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是必然趋势。首先,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城市有机更新的成功实践。而最大的成功,就是原本规划中要被拆除的红钢三小留下来了。其次,本次设计也绝不只是着眼于钢城三小建筑本身。在本世纪中叶武汉要全面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大武汉全面复兴的城市战略。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红钢城社区

基于这样多层级多尺度的定位,设计首先解锁中轴线上最大的公共开放空间,完整保留既有教学楼,拆除操场及场地内其他建筑,展现完整的南侧历史建筑界面。通过“红钢之丘”景观建筑化的设计手法,与南侧城市核心设施互动并预留其主入口。而屋顶“红钢之冠”的平台,又可从视觉上链接北侧长江与南侧整个红钢城片区。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建筑及景观设计生成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场地剖面

城市更新绝不只是空间设计,它需要叠加城市维度、历史维度、功能维度等多维度思考,而所有的思考又都需要通过空间语言进行转译和传递。本次设计中,我们尝试通过多种设计表达探索历史与未来对话的艺术张力,追求建筑可阅读的设计观点。

首先建筑设计将新老建筑脱开,对保留建筑进行整体结构加固。而新增部分全部采用预制装配体系钢构,一方面减小对既有建筑的影响,提高建造效率,另一方面是武钢精神设计转译。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建筑北立面尽量保留历史建筑原貌,并尽可能展现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痕迹,既有50年代的红砖、70年代的水刷石、90年代的瓷砖,又有当代的钢丝网。而钢丝网既给建筑穿了一层 “新衣”,又可隐约看到其曾经的风华。南立面气质与北立面完全不同,通过“红钢之丘”与“水杉之林”,打造全新的建筑面貌。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方案设计优化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屋顶的“红钢之冠”极具标识性。首先,点题红钢城的“红色”;其次,向70年前武钢的代表作武汉长江大桥致敬;再次,设计秉承“结构既装饰”的理念,既不过分设计,又能传递今日武汉精密制造的技术高度。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红钢之冠设计图

在建筑设计原则确定之后,我们尝试把景观、建筑、室内及展览一体化设计,尝试通过一幕幕的场景营造,使参观者走入这栋建筑就像翻开了一本不断更新的书籍。入口景观先抑后扬,以“昨日屋檐”为意向,翻过儿时的芳草地,幻想自己在红屋顶上与猫和云朵做游戏。而局部替换的玻璃瓦又唤起儿时上房揭瓦的记忆,同时结合夜光照明,别具特色。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穿过入口景观,行走时光走廊,每一层材料都在诉说一个时代,每一个画框都在诉说一个故事。高反射的三角断面柱廊,让人行走其中,犹如时空穿梭。设计专门保留了建筑南侧的四棵水杉,并结合水杉位置,通过高反射性材料,营造“水杉之林”的既视感,传递深生态理念。建筑主入口以红砖为材料重新设计。一方面利用旧材料,展现历史的温润;另一方面尝试多种新型拼砖手法,表达当代设计。如锯齿状拼砖和弧形雨棚,都隐藏着许多创新的建筑构造。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红钢之门设计图

进入建筑就进入了修缮实验室。三个展厅分别以造城理念、未来创想和建筑修缮为主题。既有两代造城理念的现代表达,又有多媒体互动的未来创想。既有城市观历史观的宏大叙事,又有10道修缮技艺的匠心呈现。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既有不同年代的历史切片,又有本次更新的全程记录。它的建成,对我们来讲意义最大的是,这个场景成为青少年最喜欢的空间,既有教育意义,又极具传承价值,也使得钢城三小以另外一种形式继续传播教育观念。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室内整体设计以“层高即净高”理念,尽量保持原有的空间尺度。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对机电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室内整体设计风格探索历史的粗犷与时尚的精致对话,展现独特的艺术张力。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以“红钢之魂”为主题的室内旋转楼梯,是建筑的灵魂空间,也是绝对的网红打卡点。作为竖向链接的旋转楼梯,楼梯侧面以红色钢板包裹,宛若生生不息的红钢之魂。两个月的时间,设计经历了四次方案修改,全新的结构体系,从上到下连贯的弧线设计,呈现出红钢之魂的灵动效果。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红钢之魂楼梯设计生成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整个项目从方案到建成经历了350天,建造过程244天,期间我们发送了194封邮件。过程中我们设计内部、设计与甲方、与开发商、与合作方都经历过争执、碰撞,也有坚持和妥协。在这个设计中,我们想在这样小小的4700平的空间中表达和传递的观点很多,但我们认为这些实验性都极具价值,尤其对于接下去整个红钢城的复兴来讲,更具指导意义。用一栋建筑,诠释一座城市,这是华侨城以及整个设计建设团队,对这座城市最深情的告白。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项目图纸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场地各视角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红钢三小南立面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红钢三小北立面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改造策略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总图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一层平面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二层平面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三层平面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四层平面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北立面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东立面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南立面

武汉红钢城设计创意中心 / 上海都市再生实业

西立面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上海都市再生实业有限公司

项目位置:湖北 武汉

建筑面积:4703 m2

总建筑师:凌颖松

设计团队:凌颖松、王柯翔、高毅斌、黄睿、黄龙辰

业主单位:武汉华侨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业主团队:褚云宏、戴洪泉、杨旭、何鑫、朱泽华、陈华、孙红、吕菲

景观设计:上海都市再生实业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上海都市再生实业有限公司

软装设计:刘荣禄国际空间设计·京典艺术陈设

建筑摄影:四目空间摄影 刘安琪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钢城   多维   水杉   维度   创意   武汉   实业有限公司   上海   楼梯   景观   理念   室内   实业   未来   建筑   城市   历史   都市   空间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