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单元第6章:今日美国、加拿大及欧亚大陆极端天气之谜(上)

四真创意导读:当前气候与环境变异问题全球关注。对此,本章展开两种学说交锋:一为杨槐先生地球膨胀说及相应膨胀成因的气候、环境变异论述;一为主流板块说与碳排放观点的板块运动与气候、环境变异论述。交锋焦点在:是“碳排放导致气候与环境变异”,还是“地球自身膨胀演化导致变异,碳排放属次因”。争锋激烈,剖析深刻,资料丰富,值得细读。】

关于气候变化,以上文字谈的都是历史。或有朋友问:你能不能谈点现实的?说说现实中还有哪些我们至今还没解开的气候变化之谜?

是,是该谈谈现实。而其最鲜明、最现实的案例,则莫过于今夏发生于美国、加拿大、德国、中国等地的极端天气事件了。我们不妨作个介绍。

从历史罕见的"北美高温天气"说开去

报载,2021年6月28日,北美洲一些地区出现罕见高温。其中,美国华盛顿州的西雅图,气温达到42摄氏度;俄勒冈州的塞勒姆为47摄氏度,波特兰为46.67摄氏度;而在加拿大的利顿地区,则达到了47.9摄氏度(参考消息,2021.7.1,第15版)。这些地区,在气候带上属地球高纬度的亚温带,报道称,人们一向都"习惯了20到30摄氏度"气温。可现在哩,竟然天热到同中东和北非的一些沙漠地区一样,远超历史记录。怎么会的呢?这在气候学上如何解释?而更怪诞的是:现在,亚洲的西伯利亚和北极圈内的某些地区,气温有时竟也高达50摄氏度左右,中东科威特沙漠地区高达73摄氏度,美国死亡谷甚至高达81摄氏度了,更惊人。

针对北美的此种气候异常,报道普遍称是"热穹顶"现象所致。按"碳排放–温室效应"原理,所谓"热穹顶",那是指二氧化碳在天空中堆积,形成温室效应,久不消散令地区像被子盖着一样出现"热积累"现象,从而给地区带来异常高温。

这是当前流传最广,也最被世界认可的一种解释。但仔细一想,在该地区地表"热得离谱"这点上,此种解释却非实质性的。为说明问题,下面另有几点观察,我们来看——

一份被忽略的资料:"阿拉斯加大磁弯 + 800公里暖水团"

一,资料告知:早在2013~2015年,北美大陆西部阿拉斯加湾,从阿拉斯加往南延伸800公里,乃形成了一个水温比周围水域高2.78摄氏度的暖水团(美国《新闻周刊》,2015.6.18.)。报道说,这一暖水团的出现,对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国今年热得极端的死亡谷,即在此州)干旱的形成,起作用。

二,这个会使800公里范围海水异常增温的阿拉斯加海湾,它在地质历史上,是被地磁学鉴定为以一种"三联点"方式扩张洋盆、名谓"大磁弯"的洋壳区域。这一特殊样式的洋壳扩张,其具体表现为:洋壳越靠近大陆一侧,年龄越新,反之年龄越老。也就是说,海湾区的整个洋壳,是从大陆一侧往外扩张–更新的——换一种说法,也即导致海湾区洋壳得以扩张、更新的那个扩张源,乃"存身于海岸一侧大陆的下方"。这是一种特别耐人寻味的地球动力学模式与机制。其情当如图1资料所示。

二单元第6章:今日美国、加拿大及欧亚大陆极端天气之谜(上)

图1 阿拉斯加海湾"三联点"地磁年龄异常带(据Atwater and Menard,1970)

三,如今在北美,从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到美国的华盛顿州、俄勒冈州直到加利福尼亚州等,这些一夜间忽然都变成了气候高温区(含既有干旱带)的大陆区,无巧不巧,恰都与这一张性海湾为邻,并紧紧环绕这一全张性的、且还在异常增温的洋区而存在。

这三点资料,能说明什么?

这是三个不同侧面的观察资料。孤立地看,平常,普通,似乎谁也不构成了不得的问题。然而,一旦放到一起来观察,则便引出了如下一串思考题:

1,那海湾中800公里范围的暖水团,其海水异常增温的原因是什么?

这一问题,是该地全部问题所以出现的根基,然而自2013年至今却无人过问它,深究它。在这里,若联系到上述图1所示,至少,人们可作如下两种探究设问,即:该暖水团的特定出现,是"碳排放"及与之相关的"热穹顶"因素人为造成,还是洋盆自身的张性扩张的演化性,导致地球于此地出现"演化释热"?

2,为什么在海湾中出现异常暖水团之后不几年,紧邻海湾周边的所有大陆区,会于"一夜间"从一个正常的高纬度亚温带气候区,突然变成了气候极端炎热的中东沙漠型高温区?

这是偶然现象,还是大自然本身的某种演化必然?

3,数十年间,那在北美盘踞的干旱带,它为何总爱紧靠全张性的"大磁弯"海域出现呢?这一形态特定的区域性气候差异的长年存在,那也能由啥"热穹顶"现象造成么?

如今人们的注意力一骨脑儿全扑在了"热穹顶说"上,没人来作这种思路的探究。而问题在于:倘若沿这个"新设问"的思路,深究下去,那,事物又将如何呢?

说来也怪。倘作深思,则事理全然不在"碳排放–热穹顶说"一边,且将引导人们去思考另番道理——

1,一个在800公里范围内,从2013~2015年连续存在了三年的暖水团,其异常增温的热来源,不会由热穹顶机制提供。原因是:所谓"热穹顶",乃一种反映气温差异的区域气象现象,它不可能在阿拉斯加湾上空"特别停留三年"不变不动。全球任何地方都不会出现这样长久的"不变"气象因素,人类气象学也拿不出任何可以支撑这一说法的历史根据。这是一。

2,前有个全张性海湾内出现广达800公里海水的异常增温;后不几年,跟着即来了"这海中异常增温,忽发展到岸上来了"之事,使紧靠海湾的陆地上也出现大范围异常增温。而现在人们的眼睛还是看向天空,也不低头看一下他们脚下的地球自身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们也不想一想那海湾中800公里范围的异常暖水团,如果其形成也如他们"惯性思维"一向习惯做的"理论推导"那样,认为是同"碳排放"一类现象相关的(按:现在西方许多学者对全球海水的异常增温,就是这么看的),那,这事在逻辑上就意味着:时隔几年之后,那一能给阿拉斯加湾海水异常增温的"碳排放"因素(或再加上个"热穹顶"因素),它今天已从海上转移上岸,来到海湾周边的大陆上空了。若将事理这么一联系,那么,这一"碳排放–热穹顶"因素在"特定时间"(紧接暖水团事件后大约六年),所发生的"特定转移"(全都只移向海湾东北侧的特定大陆岸区),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因这"碳排放–热穹顶"在海上为孕育该暖水团呆了三年(2013~2015),呆腻了,要想上岸来找块地方换换空气?显然这很荒谬。相信全球没有哪一位气象学家,敢这样来认识和回答这一海一陆两地先后发生的"特异增温"所现"特定转移"事件的相关性。哪怕他已形成了一套"惯性思维逻辑"。如此,则该地区"异常高温,易地而现"的问题,又该如何释义呢?更成死结。这是二。

3,此外,那长年总爱紧靠全张性"大磁弯"海域出现的北美高温区与干旱带,这一形态特定的、与其它地区相比存在鲜明气候差异的区域性现象的长期存在,试问,那也能由啥"碳排放–热穹顶"现象造成么?重要的是,其超乎常规的异常高温究竟是从哪儿来的?该高温的产热机制是什么?所谓"热穹顶"一说,它能为此提供机制解么?从美国到加拿大,工业区那么大,为何这"温室气体的堆积"与"热效应"不发生在别地,而偏偏发生在一贯以"三联点"方式扩张的、并不久前又发生海水异常增温2.78摄氏度的阿拉斯加海湾周边?而且其周边地表的异常高温竟高达42~47.9摄氏度,更远超"碳排放–温室效应"所能产生的增温幅度。如此将问题"甩锅"于"天"而闭眼看"地", 一个典型的割裂的认识论、方法论,它能解决这最根本的"远超碳排放–温室效应所能产生的增温幅度"核心难题吗?这是三。

此乃北美特定地区的特定气候异常事件上,实实在在的三点说不通。

另一更加典型的"不看地,只管甩锅于天"的方法论案例,是不久前北极圈内发生的事。

今年6月,西伯利亚冰天雪地的极地地区有个叫维克霍扬斯克的小镇,那里忽出现从没见过的破记录地表温度:48摄氏度(请注意是地表温度,不是大气气温)。媒体称"北极迎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热浪"。问如此异常的原因是什么?学术界一致归罪于"碳排放"。明明知道这48度是紧贴地面的"地表温度",不是蓝天白云下的大气气温,但所有人都还是要拿"碳排放"和"温室效应"说事。也就是说,尽管实际气温(大气温度,比如说30多度吧)比所见地面的地表温度低了好大一截,但罪魁祸首依然是"碳排放",全然不问一问"这地表所反映的异常高温,它真正源头来自哪?"于是事理,在这里就成了:高温的48度,乃低温的30多度所给予、所造就。至于中间还差着10来度"热能供应差"谁来解决,他不管。这就叫一些人口中的"碳排放"与"温室效应"。这物理学上的热传导与热交换,可以这么玩?这热力学的规律,竟是这样的?完完全全像上述北美阿拉斯加湾发生"三年中海水增温2.78摄氏度"一事一样,非得要把它说成是工业革命一两百年才让大气升温1~1.5摄氏度的"碳排放–温室效应"给影响、给造成的,才行。"低温造就高温",颠倒事理,张冠李戴,指鹿为马,根本不看脚下的"地之变",全甩锅于"天"。如此的"言不及义",这当代地学就能带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真相、应对好气候与环境变异、促进社会发展了吗?我怀疑。

另一被忽略的问题:

今日大暴雨,其过量的"水"从哪儿来?

在上述世界一些地区出现极端炎热天气之外,今年让全球关注的第二件事,便是超记录的大暴雨给英国、德国、比利时及中国的郑州、武汉等地带来严重水患的异常暴雨事件了。

为何会出现这种"几天之内会倾泻比一年雨量还要多的雨水"这样极端天气灾难?目前人们较多的认知,依然圈定在"碳排放过量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所致"这一点上。如是这样的话,有个问题我们要问:这超量倾泻的雨,其构成雨滴的那些水,它们,是从哪儿来的?

问题简单,但回答却不易。原因是——

所有构成严重水患的这些倾泻于大陆区的大量雨水,都不产自陆地本身,而属被风云带来的外来水量。那么,这"外来"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唯一的回答是"海洋"。

则海洋中的水,怎又会被搬上天,化为雨水倾泻于大陆呢?

习惯的回答是:碳排放引起气候变暖,海水大量蒸发上天,于是给陆地带来了强降雨。

那,这发生于天上的碳排放及温室效应,它要从其"温室"中产生多大的"热效应",才能从海中搬来如此大量的海水,让大陆受到如此严重的水患呢?这账,谁算过吗?

结论是:这账,没法算。因为全球海洋中的海水,目前都在普遍增温变暖,而且都还像上述北美阿拉斯加湾中海水异常增温2.78摄氏度那样,海水自身的增温远超空气中"碳排放–温室效应"带来的增温幅度。这,能说"是温室效应从海洋中给陆地搬来了大量水"么?

是的,闹到最后,查下数据,事情却成了"张冠李戴,不能细算"的一笔糊涂账。你说,造成今年世界诸多地区大暴雨的过量雨水,它是"从哪来,怎么来的"这事解决了吗?

不能深想。灾受了,而问题却无解。为何受灾?依然是谜。

那么,根据现代地球科学考察,有没有什么观察线索,可提供给人类深层次地挖掘该类气候与环境变异事件的大自然谜底,以利科学应对,更好地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呢?

线索有,也比较丰富。比如,本作后文的三单元中,即列有专门针对"气候变暖"与"海水变暖"问题的海洋考察资料及相应水温数据与剖析,可供查阅。而眼前哩,在"水"与"地球演化"的相关问题上,我们若能再对主流论述进一步作番梳理,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也许对推进研究、揭秘疑难或有帮助。

为此,我们暂不忙翻阅后文,还是先对有关问题上的主流论述,进行一些梳理为宜。(本章未完,待续)

下期发布:第二单元第6章"今日美国、加拿大及欧亚大陆极端天气之谜"(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美国   欧亚大陆   阿拉斯加   穹顶   北美   加拿大   摄氏度   地表   海湾   海水   气温   高温   气候   单元   异常   天气   大陆   温室效应   今日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