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超大城市最能留住人才?

日前,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出现最新变化数据,成都首次跻身超大城市。

截止到2020年11月,我国城区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有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7城。另外,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特大城市有14城。

超大城市数量逐年增加,这与城市的经济、教育、规划发展等息息相关。超大城市都有何发展亮点?成都为何能成为新晋超大城市?近年来的超大城市在教育发展、吸引人才上有何突破?今天和中国教育在线一起来了解。

据国家统计局说明,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

哪些超大城市最能留住人才?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成都市行政区域内常住人口约2094万人,其中城区人口约1334万人,全国排名第六位。

成都作为国家正在建设的中心城市,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2020年的GDP已经突破1.7万亿元,达到17716.7亿元,同属“万亿俱乐部”的一员。城市经济活力向上生长,人口吸附能力极强。

重庆2020年总量为25002.79亿元,只比广州少16.32亿元。如果将目光扩大至全国,会发现重庆2020年GDP总量仅次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位列第五,这个位置重庆已经连续稳坐四年。

强有力的经济基础也是成都、重庆加快进入超大城市的重要因素。

根据相关统计,7座超大城市的“双一流”大学数量、高校数量、在校生数量差别都较大,但在高教水平上却旗鼓相当。

北京、上海在“双一流”大学数量上占据优势,且高校发展水平名列前茅。

成都的高教实力同样不弱,是西南地区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一共有8所“双一流”高校扎根成都,数量甚至超过了深圳、广州这两座老牌超大城市。

深圳虽然在“双一流”大学数量、高校数量、在校生规模上都位于7座超大城市末位,但其近年来引进诸多一流大学在深新建校区,其高水平大学的数量和规模远超统计中的数据。

广州则拥有143.59万人的在校生数量,是所有超大城市中数量最多。

哪些超大城市最能留住人才?

北上广深的科技业和金融业尤为发达,对应的人均GDP也相对较高,当然平均工资水平也处于高位,因此吸引了国内一流学府的毕业生驻留。

除城市自身发展吸引力外,也与城市颁布的最新落户政策息息相关。

哪些超大城市最能留住人才?

根据此次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深圳市15-59岁占比接近80%,劳动力充足,真正的“年轻的城市”。

除深圳外,广州、成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市15-59岁人口占比也均超过60%以上,城市活力值在全国排名前列。

近年来,成都市相继实施“蓉漂计划”、“产业生态圈人才计划”、“成都城市猫头行动计划”等,面向全球招募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成都市放宽大学生落户条件,规定45周岁以下(含)的全日制普通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非本市户籍毕业生可直接在蓉落户,对于大专学历的非本市户籍毕业生,可以落户成都东部新区和近郊区,或在工作单位所在地入户(在毕业次年12月31日前)。

一系列的引才、落户政策,加上落户成都的世界五百强企业已经有301家(2019年),许多头部互联网公司基本也在成都设立了“根据地”,成都对于高水平人才、大学生学历型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哪些超大城市最能留住人才?

以深圳、广州、天津为代表的城市加大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力度,而最近两年,上海、北京也加入了“抢人”大战,各大城市纷纷推出吸引人才的新政,通过放宽落户门槛、提供人才补贴等方式来吸引大学生落户就业。

以北上广深近几年的户籍人口增长统计数据,深圳新增人口在2017年一年即新增超50万人,也从侧面印证了深圳15-59岁人口占比的增长。

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吸引力的提升,更多本地高校的学生选择留在本省工作。超大城市的高等教育发展同样是超级行列,但在人才本地留存率上却各不相同。

根据2020年超大城市部分知名大学发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内容显示,广东、上海高校毕业生的留存率最高,部分高校比例达到79.42%,而天津、北京则在超大城市里处于末位,天津大学、清华大学毕业生留存率分别为32.78%、34.50%。

虽然大学生的毕业生留存率与本地生源占比有一定关系,但从相关数据来看,外地生源留在高校所在地的毕业生占据主要人群,尤其是上海交通大学、深圳大学,有超过50%的选择留在本地的毕业生为外地生源。

哪些超大城市最能留住人才?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人口中拥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1万人,而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量分别达到919.1万人、842.42万人、509.45万人和506.59万人。仅这四个超大城市的大学生总数量,已经达到2777.54万人。

这4大城市在教育、交通、产业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但也同样带来巨大的落户、就业、购房、孩子教育等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作为新一线城市的重庆、成都、天津等地,用“落户”、“补贴”、“购房优惠”等政策,在近年来更受毕业生的青睐。

超大城市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意味着国际化、现代化的大都市,人才集聚、商业繁荣的大城市,也彰显着城市强大的人口吸纳能力和城市活力。

超大城市也意味着区域内聚集了更多的公共服务资源,可以让居民享受更多的便利和更好的福利,而吸引更多人来工作、投资、旅游、定居等。

7座超大城市发布后,又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期待每个城市都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实现华丽蝶变。

编辑:中国教育在线 杨菲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成都市   城市   成都   天津   重庆   广州   深圳   上海   北京   毕业生   数量   高校   人才   数据   大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