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平衡外部性仍是碳交易市场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全国碳交易市场将于本月16日正式开启,从时间上来看,原定于6月开启的全国碳交易市场被推迟到7月则表明全国碳交易市场在建立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较多的问题。但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后是否就意味着机制完善且不存在缺陷呢?答案很明显是“否”。除了碳衍生品、纳入行业等老生常谈的问题外,碳价的公平性问题需要被正视。说到碳价的公平性就不得不提到此前被多次讨论的碳排放核算原则问题。在全国碳交易市场开启的初期,2225家电力企业将面临统一的碳配额价格。很明显,山西、陕西、内蒙古的电力企业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电力企业相比面临价格竞争劣势。这一方面在于生产成本与整体价格的差别,而另一方面在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即当电力生产地与原材料(煤炭)生产地为同一地方时此地将面临减排的双重压力。

单纯从二氧化碳排放量上看,负有碳税属性的碳配额价格确实是要对碳排放大省的电力企业进行额外的成本施压(尽管当前我国尚未实施碳税),但在电力企业为省内纳税大户的背景下如何平衡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与低碳减排间的关系便成为碳排放配额价格形成的考虑因素。当然,全国碳交易市场的价格统一是必然,但相关参与部门能否出台相应的保障措施与配套政策去实现“统一碳价下的差异化排放压力”是未来碳市场需要完成的目标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0

标签:交易市场   题外   排放量   地方时   老生常谈   公平性   家电   内蒙古   山西   陕西   配额   电力企业   压力   价格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