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和“007”违法:国家开始规范“加班”和劳动者权益保护

8月26日,人社部和最高法联合发布第二批劳动人事争议典型案例,宣布“996”工作制违反劳动法,判定无效。


实际上从7月份开始,继快手和腾讯互娱之后,知名互联网巨头抖音APP母公司字节跳动宣布,取消隔周周日加班的安排,对于有加班需求的团队和个人,必须通过系统提交申请批准后才能加班。也就是取消“大小周”的加班安排。



“996”和“007”违法:国家开始规范“加班”和劳动者权益保护

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反加班,回归生活已经逐渐演变为互联网职场人的主流价值观。


01“996”加班文化的由来


阿里的马云老师在公开场合提出了“996”——一周6天,每天早9点上班,晚9点下班——加班是福报的说法,引起社会舆论的广泛争议。


不可否认的是,以阿里、腾讯、百度、BAT为代表的中国互联网行业快速发展,行业欣欣向荣离不开年轻人的奋力拼搏。时间就是金钱,加班成为年轻人实现个人价值、追求高收入的标配,成为行业惯例。


支持加班的人多来自企业管理层,也有一部分年轻员工,理由无非是加班企业业绩好,员工也有加班收入,可以帮助员工快速成长等等。



“996”和“007”违法:国家开始规范“加班”和劳动者权益保护

很多公司对于员工的加班行为采取了不同形式的鼓励,比如加班工资、加班奖励、免费晚饭,晚上10点下班可以报销打车费用等等,目的是希望员工从要我加班,到我要加班,鼓励更多的员工付出更多时间在工作上,从而提高公司产出和业绩。


“996”之后甚至还出现了“007”的说法,即一周7天,每天中午12点上班,晚上12点下班。


02加班的负面影响


诚然,对于年轻职场人来说,将时间和精力更多的花在工作上,提升专业和经验,是提升个人价值和收入的一个快速方法。


但是,当加班变成企业文化或者是制度要求的时候,不管你愿意与否,加班文化也越来越展现出反面。


比如:为了让员工更高效工作,有的互联网公司对于员工上厕所规定了时间,比如在一定时间之内解决,有公司因为员工人多厕所少,导致员工无奈大便拉到小便池——这家公司也被美其名曰“粪厂”。


再比如有的公司午饭时间要求30分钟以内解决,造成很多员工为了避免排队误点干脆中午选择不吃饭。


有些部门对于按时下班员工给予内部警告,甚至出现了为了赶时间,为了一辆共享单车大打出手的事情。



“996”和“007”违法:国家开始规范“加班”和劳动者权益保护

从我要加班,到要我加班,最后逼我加班,变成了加班没有最多,只有更多,无数员工被裹挟,加班变成了形式,为加班而加班,变成了上班“摸鱼”、玩手游,甚至本应该早早完成的工作,却非要等到加班来做。


于是低效的“内卷”出现了,“躺平”也出现了,很多员工用脚投票,选择离开,回归生活。


03“加班”与“躺平”、“内卷”的关系


最近被热议的“内卷”和“躺平”,跟加班文化有着密切关系。


所谓“躺平”,就是躺倒在地,不再热血沸腾,不再渴望成功和进步,面对生活和工作压力,年轻人选择放弃努力。


“内卷”则是一种内部过度竞争的状态,没有创造性的重复和内耗,比如说过度加班,加班“摸鱼”等无效加班就是内卷的一种形式。



“996”和“007”违法:国家开始规范“加班”和劳动者权益保护

问题是,取消加班就能避免“内卷”和“躺平”吗?


04企业发展需要高效和合规


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的互联网等高科技行业发展迅速,行业竞争力和规模领先全球,取得了全世界瞩目的成就,行业成功的背后是一代代优秀行业人才前仆后继、奋斗奉献的结果。无数职场人用996的加班和额外工作为行业快速发展和壮大做出了贡献。


在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口红利效应到达上限,企业需要找到新的机会和增长点来推动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一方面,继续提升企业工作效率,仅仅依靠加班和额外工作已经无法支撑企业继续保持50%,甚至100%的增长,另外一方面,国家对于高科技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国民化。


中国没有“法外之地”,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实施,互联网等高科技企业由于重要性和行业规模大,必须纳入到国家法律法规管理范围内。


最近针对阿里集团的高额处罚,以及针对滴滴公司等数十家头部企业的数据安全的调查,都体现了在当前形势下,国家对于高科技企业的重视和希望行业规范发展的决心。



“996”和“007”违法:国家开始规范“加班”和劳动者权益保护


互联网企业在野蛮成长阶段所享受到的国家和社会红利也会逐步回归理性和正常化,比如行业垄断,涉及到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政策要求,以及对于企业员工的劳动保护和规范等等。


当然,加班肯定还会有,但是这必须以满足劳动法规范为前提,必须以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为出发点。


而从企业的角度,一味的依靠员工加班和超时工作不可持续,如何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如何寻找增长机会,就成为当务之急。


从“996”“007”,员工的加班成为互联网和高科技行业的特色,也成就了行业的飞速发展。随着国家对于行业的规范,保护员工权益成为对于每一家企业的必然要求。


在新形势下,头部企业需要思考一下,如何挖掘并抓住新的增长机遇,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和人效比,实现持续增长。



“996”和“007”违法:国家开始规范“加班”和劳动者权益保护

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有着天然的创新基因,同时也存在巨大发展的机遇。如工业互联网、企业数字化、芯片、半导体行业等等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这些行业必然会给有准备和有实力的企业带来更多增长的机会和红利。


本文作者孙杨正,源自公众号“思想者札记”(ID:swot 0101)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国家   腾讯   高效   阿里   劳动法   红利   劳动者   高科技企业   形式   员工   时间   更多   行业   工作   企业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