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知道“煎饼卷大葱”是山东美食,而山东人却很少吃,为何?

煎饼卷大葱这个美物,主角是煎饼,是北方食物,有几千年历史了,电视剧刘罗锅后期和珅死之前,在狱中刘墉给和珅送过一次饭,就是煎饼卷大葱,还有酱,和珅没见过,吃了一口吃惊地问道“这是什么美食,怎得如此美味,刘墉说,这只不过是,他家乡父老的日常饭食”。

远了不说,就说近代解放后,早年间从山东向北,直到东北,几乎都能找到煎饼或类似的主食,只是山东最多最常见而得名。任何常见的粮食,都能做成糊烙煎饼,有材料多样,制作简单,天气干燥,存放周期长等特点。但因历史原因,虽然现在煎饼还没有变成历史,但它在城市饮食中,也已经从主食的名单里渐渐消失,出现越来越多的地方是酒店的菜单里,和保持吃煎饼这种饮食习惯的地方,比如一些偏远的乡镇乡村。

而这在生活艰苦,吃不饱饭的年代,是华东到东北地区普通人,家家户户常年的口粮,白面馒头吃不到,能吃顿窝头,就算是改善伙食了。在那个年代,种的粮食都不够吃,蔬菜品种也少,更没有多余的地种蔬菜。那会更没有大棚种植技术,运输落后,只能吃当季菜和当地菜,种多了吃不了也运不出去,只能做成菜干或腌菜来保存,以延长食用期限,新鲜蔬菜过季就没得吃了,特别是冬天,最多的就只有萝卜、白菜、豆腐、地瓜、土豆、洋葱、冬瓜、南瓜、生姜、大葱、大蒜。那会也没有冰箱,有能吃得也放不住,不是长毛发霉,就是变成了耗子窝。粮食做成的主食里面,只有煎饼制作简单,易保存。常温的情况下,保存好了放一年都没事。做成馒头大饼烧饼窝头一类的,过不了几天就全坏了。

那年代家家有个地窖,就当小仓库,存放个粮食地瓜土豆白菜萝卜什么的,把口封好了,老鼠也进不去,东西保质期也能延长很多。虽然如此,也时常有揭不开锅的时候,而能顿顿有煎饼啃,再有口大葱大蒜吃,在啃上几口自家腌的咸菜,或在大缸里用黄豆做的酱,一年到头没饿着,过年过节的再吃上顿肉,能过上这样小日子就算是烧高香了。

大家都知道煎饼卷大葱,其实应该说是“煎饼卷大葱抿酱”,从那种年代一直延续下来。而近三十年来,百姓腰包鼓了,生活富裕了,现在天天吃得跟过年似的也不稀奇,只要不缺钱,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所以煎饼卷大葱,因它口味单调辛辣,有那么多美食在面前,谁还会再去啃煎饼呢!生活中也就越来越少见了。但它的名声却早就传了出去。不了解山东的外地人,都知道煎饼卷大葱是山东名吃,还以为山东人都吃过,其实不然,00后的年轻人,真没多少人吃过,可能见都没见过,最多只是听说罢了。

所以,真要想弄明白一件事情,首先要了解其本质及由来的历史背景,才能真正了解,你们说呢?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有不同看法的,我们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请关注我,了解更多,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大葱   煎饼   山东   刘墉   东北地区   窝头   山东人   地瓜   主食   外地人   大蒜   吃得   白菜   馒头   粮食   年代   美食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