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货币理论看拜登的经济政策

《赤字迷思:现代货币理论和为人民而生的经济》是一本旨在向美国群众「推销」现代货币理论(Modern Monetary Theory,下称MMT)的普及读物。全书首六个章节分别反驳对于政府预算赤字的六个迷思:政府的预算应与家庭预算一样量入为出、政府赤字代表超支、债务将留给后代、赤字是有害的、赤字使美国依赖其他国家、社会福利把美国推向长期财政危机。

由于此书旨在向美国读者推销MMT,因此并没有着墨解释MMT的起源与逻辑,对相关讨论欠缺认识的非美国读者也许难以理解「赤字迷思」何以成为辩论的焦点。

MMT虽然名为「现代」,但其实已面世一段日子,并非什么新的经济学。其源头最早可以追溯至德国著名经济学家克纳普(Georg Friedrich Knapp)在1905年出版影响深远的《国家货币理论》(The State Theory of Money)。此书挑战依赖贵金属交易价值的传统货币观念,并进而提出纯粹由国家主宰价值、不具有实物保证的「法定货币」(fiat money)。

从现代货币理论看拜登的经济政策

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逊宣布停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 Woods system)瓦解后,货币渐渐脱去了贵金属,成为单纯的信用货币。「法币」的理论今天已广为主流经济学所接受,换言之,所谓「MMT」的基础信仰,即每个拥有货币政策主权的国家都可通过调控货币供应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与主流经济理论并没有明显矛盾。两者最大的差别,在于对政府处理赤字的认知。

在美国,主流经济学认为,政府预算大幅赤字是经济潜在的威胁,可能会引起过度发债、利率上行等问题。但MMT则认为,政府赤字不是问题的本质所在,只要能控制通胀上行的速度,就毋须在意赤字问题。

从现代货币理论看拜登的经济政策

MMT认为,政府不应因赤字扣减开支,而是应该追求预算能为大部分人提供社会保障和就业。由于财政政策不会因收入而「将货就价」,故此,受MMT理论影响的政府预算又常称为「功能财政」。MMT与主流经济学的分歧正在于赤字预算问题,本书亦旨在针对这方面而有所论述。

本书的作者凯尔顿(Stephanie Kelton)不单是推销MMT的学者,更曾是美国民主党重要的经济幕僚,曾任参议院预算委员会首席经济学家,更被媒体《政治人》(Politico)评为对美国政策辩论影响最大的五十人之一。因此,这本书不单是介绍MMT的经济学普及书,更是一窥当下美国财政政策背后理论逻辑的重要读本。

从现代货币理论看拜登的经济政策

从拜登今年初就任美国总统后所推出的政策看,当中的确不乏这本书所介绍的MMT影子。例如拜登在未上台之前,便与耶伦(Janet Yellen)等重要财经官员表示,必须加大经济刺激方案,才能帮助美国全面复苏。拜登一上台,便力排共和党人对于加大赤字的质疑,推出1.9万亿美元援助方案,其中大部分是将现金派发给受新冠疫情所影响的较低收入人士。此后,拜登政府又再推出2万亿美元基建投资方案,利用政府赤字预算加强基建,以期在改善经济效率的同时,达到刺激本地就业等经济目标。从这些例子不难看出,拜登政府压下了一直以来对于赤字货币化的恐惧,大胆接纳MMT有关功能财政的论述。

MMT关于赤字的一些理解的确值得当下执政者参考。例如盲目追求平衡预算并没有意义,只要经费能用于减少经济不平等、促进改善社会经济的进度,便合乎公义。一如联储局前主席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曾提到:「我们永远可以印刷更多货币去偿还债务。即使税收追不上,一个有货币主权的国家或地区,理论上也是不会出现债务违约的。

不过,美国预算赤字是否真的如凯尔顿在本书所言,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呢?从拜登上任后金融市场的不安躁动看,似乎金融界并不完全信任MMT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迷思   货币   理论   财政政策   赤字   经济政策   贵金属   基建   美国   债务   经济学   预算   主流   政府   国家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