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浴间渗漏治理技术措施

一、减少渗漏水源

根据厕浴间防水方案设计分析(之前文章),造成厕浴间渗漏的水源主要是洗浴用水和设备用水,洗浴用水和设备的跑冒滴漏造成地面积水,地面积水是造成渗漏的水源之一,应减少地面积水,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依靠地漏排水,排水坡度设计为0.5%。

厕浴间渗漏治理技术措施

设备渗漏检修的项目较多,主要检修以下几个位置:

1.检修暗管:埋置在墙体中的管道接缝渗漏时,水绕过防水层通过墙体向下渗漏,常用的修缮办法是废止渗漏管道,改架明管取代之,或者更换管道。

2.检修管道与卫生洁具的连接:大便器底部的排水口呈凸出状,该凸出部分应对准插入下水管中,二者之间用自粘性橡胶密封圈密封。卫生洁具与下水管连接不得错位,错位时水不能全部从下水管道排走,一部分水流到地面,造成管道周围、地面积水。

3.设备排水:拖把池、洗衣机、整体浴室等设备的排水管道宜采用软管,软管直接与下水管连接或插入地漏,避免水在地面上流动。

4.安装整体浴室:因洗浴造成厕浴间渗漏时,可通过安装整体浴室治理渗漏,整体浴室的排水管道与地漏连接。

5.拆除砌筑便池:一些七八十年代的公共建筑,用砖砌筑小便池,表面粘贴瓷片,小便池上方安装一横管向墙壁连续喷淋冲水,极易造成墙体和地面渗漏。砌筑的大便池内始终保留深20mm左右的水,这些便池表面只粘贴了瓷砖,水泥砂浆勾缝,没有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给楼(地)面渗漏带来了隐患。治理此类厕浴间渗漏时,所有砌筑的便池应予拆除,更换为陶瓷卫生洁具,卫生洁具的排水管与下水管道连接。

厕浴间渗漏治理技术措施

二、构建无缝防水

1.楼(地)面渗漏治理

本文不赞成局部拆除地板砖,修补防水层渗漏水缝隙、微孔的做法,因为在拆除地板砖的过程中,一定会把原有的防水层破坏,且新旧防水层根本无法搭接,形不成具有整体性的防水层。实际工程中,可以采用如下几种办法。

(1)整体翻修

整体翻修是常用的修缮形式。施工时,应拆除防水层上的各个构造层次,修补找平层后,重新涂布防水涂料。防水材料应选择反应固化型防水涂料,涂膜厚度1.5mm,在管道和泛水部位的涂布高度不少于250mm。为确保防水涂层与地漏、管道之间粘结牢固,应清除地漏、管道表面的杂质、疏松层,露出地漏、管道本体材料,并涂刷基层处理剂,必要时可采取机械固定以加强涂层与地漏、管道的连接强度。防水层铺设完毕,恢复其它构造层次。

(2)密封饰面砖砖缝

这是一种价廉的修缮形式。施工时,应清除地板砖、墙面砖缝隙内的水泥砂浆,在缝隙内填充防水胶泥、高渗透环氧材料等勾缝材料,这种修缮方式利用了地板砖、墙面砖的防水性能,勾缝材料把地板砖、墙面砖连接成具有整体性的防水层。

也有施工企业采用无机防水堵漏材料做勾缝材料,选用无机防水堵漏材料为勾缝材料时,只适用于用水不多、对防水性能要求不高的厕浴间。

(3)在地板砖上涂布防水层

用(2)所述的办法对墙面砖进行勾缝处理。治理地面渗漏时,不拆除地板砖,以地板砖为基层,在地板砖上涂布防水涂层,防水涂料涂布至地漏内表面,在地面泛水部位和管道上的涂布高度略高于新铺设地板砖的预设高度。防水涂层施工完毕,在涂层上粘贴地板砖,门口粘贴一条形地板砖拦水。

这种维修方法常见于宾馆客房,因拆除地板砖时噪音波及全楼,影响客人休息,常采用此方法,而不采用(1)所述的办法。

(4)涂布防水耐磨涂层

不拆除地板砖和墙面砖,以地板砖和墙面砖为基层,直接涂布具有防水、耐磨和装饰性的防水涂层。

2.墙面渗漏治理

墙面渗漏常采用胶泥等勾缝材料密封墙面砖缝隙,可获得理想的治理效果。

厕浴间渗漏治理技术措施

施工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案,并希望把治理效果和本文未涉及的其它治理方案反馈给本文作者,共同探讨厕浴间渗漏治理的有效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防水层   便池   地漏   卫生洁具   积水   墙体   涂层   水源   缝隙   浴室   管道   地面   措施   材料   地板砖   设备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