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我们脆弱的终极象征

数千年来,蝴蝶一直象征着短暂和重生。

伟大的变革运动需要强大的符号。毕加索的鸽子永远是世界和平委员会的代名词,彩虹旗与 LGBTQ的骄傲分不开。这些图标在统一来自不同背景和国籍的人们的行为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赋予一系列理想以视觉识别。如果气候危机正在寻找一种象征,那么一个选择就是蝴蝶,这种昆虫不仅对生态系统非常敏感,而且在艺术史上充满意义。

蝴蝶是许多受到人为气候变化威胁的精致生物之一。由于春季气温的变化,北美帝王蝶 ( Danaus plexippus ) 的数量正在下降。与此同时,世界各地的许多蝴蝶物种正在向北迁移以寻找凉爽的气候。

蝴蝶:我们脆弱的终极象征

然而,蝴蝶不仅仅是自然和美丽不稳定的活生生的象征。也可以将它们理解为希望的象征,以及适应瞬息万变的世界的能力。事实上,这些想法早于人类世许多世纪。自公元前 4 世纪以来,视觉艺术家们就对蝴蝶的短暂性着迷——它们在夏季的短暂出现、精致的结构和怯懦、慵懒的飞行路径。他们最迷人的能力是从毛毛虫变身。这种行为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摆脱卑鄙的美丽象征。

但蝴蝶也是我们自己的象征:更准确地说,是我们内在的、精神上的自我。《庄周梦蝶》是道教和哲学的最著名的故事之一,它成为后来代表蝴蝶的中日艺术家的主要灵感来源:

有一次,庄周梦见自己是一只蝴蝶,蝴蝶飞来飞去,自得其乐,随心所欲。他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他醒了过来,果然是庄周。但他不知道自己是梦到自己是蝴蝶的庄周,还是梦到自己是庄周的蝴蝶。

这个故事的重点是强调我们心理结构的不稳定性,尤其是我们的自我和我们对现实的看法。自然对道教来说非常重要。它注重遵循自然的“道路”或“方式”,尊重并适应它,以过上和谐的生活。这样的原则在当今时代显得遥不可及。庄周蝴蝶的故事清楚地消解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人为屏障。它提醒我们我们在大自然中的屈从地位。它通过将自然的更伟大真理与我们虚幻的、飘忽不定的意识形成对比,颠覆了我们既定的存在感。

蝴蝶:我们脆弱的终极象征

大约在同一时间,但在向西 5,000 英里的地方,古希腊思想中出现了惊人相似的概念。亚里士多德(亚历山大大帝的导师)在他的论文《动物史》(公元前 350 年)中首次记载了“心灵”一词,意为人类的精神或灵魂,指的是一只蝴蝶。它源于毛毛虫的茧就像坟墓,而出现的蝴蝶就像死后从尸体监狱中飘逸出来的“阿尼玛”(灵魂)。在希腊神话中,灵魂女神普赛克经常被描绘成一只蝴蝶。后来,在基督教艺术中,蝴蝶象征着耶稣的复活,因为它们似乎是毛毛虫迄今为止隐藏的精神的重生。

这就是蝴蝶可能成为气候变化标志的原因:它是人类性格中更纯洁部分的国际象征,与自然相连,与我们的唯物主义自我利益相反。从根本上说,它也是充满希望的,象征着重生。

但在艺术史上,蝴蝶也一直是警告的象征。在欧洲视觉文化中,它们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代表着人类的灵魂——在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1450-1700 年),其意义变得更加深刻和复杂。

“他像花一样绽放,凋零;如影逝去,不忍。” 这听起来很凄凉,但它的目的是让我们摆脱对奢侈品的沉迷。图像中的所有物体都表现出时间的流逝和世俗财产的最终徒劳。在 21 世纪,类似的理念会保护我们免受长途飞行和过度肉类消费等不利于环境的奢侈消费吗?

蝴蝶仍然是虚荣的象征,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和我们错误认为重要的奢侈品的昙花一现

您可能在 Vanitas Still Life 的左上角发现了另一只蝴蝶。这一时期静物画的一个惯例是展示一只浅色的蝴蝶——在这种情况下是一只小白蝴蝶(Pieris rapae)——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一个红色的在下面,可能是为了区分神圣的纯洁和地狱的来世的地狱。除了谴责感官上的放纵,这幅画的信息是关于花和蝴蝶所体现的自然世界的不稳定之美。它促使我们与自然保持平衡,承担责任并避免过度。

蝴蝶:我们脆弱的终极象征

小白是艺术史上最精彩的童年画作之一的焦点:托马斯·盖恩斯伯勒 (Thomas Gainsborough) 的《画家的女儿们追逐蝴蝶》(1756)。然而,对于这两个女孩来说,大自然并不是一个丰富的游乐场:触手可及的蝴蝶危险地落在一棵蓟上,它会刺向伸向它的嫩嫩的小手。

通过考虑历史背景,或许可以解释蝴蝶不断变化的象征意义。Maria van Oosterwijck 在资本主义诞生之初正在作画,她的作品反映了对积累巨额财富的愧疚。Gainsborough 的这幅画创作于英国工业革命的风口浪尖,反映了对即将受到威胁的自然世界的持续喜悦。但蝴蝶仍然是虚荣的象征。也就是说,它们提醒我们生命的短暂和我们错误地认为重要的奢侈品的短暂性。

20 21 世纪,vanitas 与蝴蝶的联系非常牢固。然而,不可避免地,信息已经根据历史条件发生了变化。1950 年代,法国艺术家让·杜布菲 (Jean Dubuffet) 使用真正的蝴蝶翅膀进行艺术创作,他将蝴蝶翅膀粘在画布表面,以制作出色彩缤纷的抽象图案设计。与严肃的蝴蝶收藏家的仔细解剖和安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杜布菲特意撕下他们的翅膀,并将它们不对称地分散在他的作品中。他们受到批评者的鄙视,他们用让人想起最近结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语言来描述他们。它们是“大屠杀”,揭露了艺术家对自然“无用”和“残酷”的态度。然而,今天,它们被视为艺术家作品中的关键元素,

蝴蝶:我们脆弱的终极象征

也许当代最著名的在艺术中使用蝴蝶的实践者是达明·赫斯特。赫斯特也意识到蝴蝶的传统象征意义,自 90 年代初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以来一直在使用它们,但他的高潮作品以史诗般的规模部署了蝴蝶。世界的粉碎者 (2006) 是一个万花筒般的作品,它使用了 2,700 组真实的蝴蝶翅膀。它们在 5 米长的画布上闪烁,营造出电影般的壮观景象。死亡令人不安地被电化成一件非常美丽的事情。

这些主题——变化、复活、灵魂和死亡——被英籍尼日利亚艺术家 Yinka Shonibare 在他 2015 年的蝴蝶小子雕塑中抓住了。Shonibare 的意图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他的身影长出蝴蝶的翅膀,蓄势待发,仿佛即将翱翔于天际。这是一种逃离被人类对自然管理不善所摧毁的想象未来世界的幻想。在他的作品以及历史上的其他作品中,蝴蝶象征着濒临灭绝的大自然最丰富多彩、最迷人的设计,既提供警告信号,也提醒人们希望的大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赫斯   庄周   道教   象征   蝴蝶   毛毛虫   艺术家   脆弱   短暂   翅膀   灵魂   自然   世纪   艺术   作品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