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西藏动物志——快乐的土拨鼠

原创 动物科学家 动物科学家

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318国道还不是现在这么好,到处是泥泞路,断路,搓板路,石子路,烟尘四起路,弯弯曲曲爬山路,我就在这种路边,看到了第一只快乐的土拨鼠。

游玩西藏动物志——快乐的土拨鼠


一路骑行向西,穿过了二郎山隧道,景色马上发生变化,八月初的盛夏,隧道这边还是满园的苍翠,隧道那边竟然是一派荒凉,在荒山上只有点点珠翠,这是进入高原地貌的标志。到了新都桥以后,投宿客店,老板娘给打了一壶热气腾腾的酥油茶,浓香扑鼻,非常好喝,解了一天的乏累。晚上一起去外面的餐馆打尖儿,想喝拉萨啤酒,竟然没有,于是就要了雪花啤酒,老板每人给拿了两瓶,然后分发杯子,我一看杯子太小了,比平时喝白酒的八钱儿小杯子大不了多少。我说:老板这杯子忒小了,换碗来。结果老板真是实在,拿了一摞吃拉面的大碗,一瓶啤酒到不满一碗,这真算是大碗喝酒了。

游玩西藏动物志——快乐的土拨鼠


正喝着酒,一路路上碰到的骑摩托的哥们给我发了个短信,说前面正在闹鼠疫,路上正在搞防疫,有些地方封闭起来了,让缓一缓再继续前行。我问他哪来的鼠疫,他说是有些人抓了土拨鼠感染的。我说藏族人不吃土拨鼠啊,怎么会被感染。他说是修路的工人不懂,乱抓土拨鼠吃,结果中招了。看了这些消息后,心里不是滋味儿,汉族人很多地方真得学学人家藏族人。我们哪点都好,就这什么都敢吃这一点,让我不能接受。

我们在新都桥休整两天,逛逛街,采买一些补给,路上遇到一个铁匠铺,跟同伴一起买了把小藏刀,花了30块钱,但是钢口儿不是太好,只能凑合着用。我之前有一把瑞士军刀,在郑州打尖儿时候落在酒店了,甚是可惜,那还是我当初的女朋友送我的(现在是我媳妇)。在客栈里等消息,看看什么时候能继续赶路,保养自行车,刷鞋洗衣,无聊时候就坐在客栈门口看经过的人。那个时候没有什么智能手机,手里拿的手机更没有什么导航功能,也没有搜索查询功能,我们都是在出发前上网找找路书,然后打印出来一路带着,看看到哪里了,该怎么走,可以玩什么吃什么。现在看起来,虽然很low,但是也别有情趣。

同伴说要去新都桥的天葬台去看天葬,就算不看天葬也去看看这个千年天葬台长什么样子。我在网上看过天葬的图片,所以直接拒绝了,我不能一路上都不想吃肉啊,说实话,看到图片都会让你好几天不愿意吃肉,更别说看到真景儿了。这里我就不描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网上搜索一下。我本身不迷信,但是身在他乡,得处处小心,天葬台阴气重,对人的气场有坏影响。在我的劝服下,大家伙都没去天葬台看。

游玩西藏动物志——快乐的土拨鼠


等了两天,我们实在憋不住了。于是决定上路看看,一路上非常顺利,没有遇到鼠疫的影响,除了路上的塌方和大水冲垮路基外,没遇到什么危险,于是我们成了快乐的土拨鼠,在高原上撒欢。

到了牧区后,我们见到了真正的土拨鼠,憨态可掬,肥胖呆萌。藏民拿东西喂它们,这些家伙竟然不害怕的从藏民手里接过吃的,它们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偶尔会有藏獒淘气,追的它们吱吱乱叫。

游玩西藏动物志——快乐的土拨鼠


西藏的土拨鼠学名叫喜马拉雅旱獭,是喜马拉雅山的特有品种,也分布在尼泊尔等地。旱獭虽然呆萌,却着实对草原没什么好处,当数量太多时候,它们的生活会破坏草场,还会传播一些疾病,例如前面说的鼠疫。骑马的人最怕马匹踩到旱獭洞,会造成人仰马翻。即使这样,仍然阻挡不了人们对旱獭的喜爱,谁让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呢。

我们来一起了科普一下土拨鼠,喜马拉雅旱獭(学名:Marmota himalayana)别名哈拉、雪猪,属于啮齿目、松鼠科、旱獭属的一种大型地栖啮齿类哺乳动物,体呈棕黄褐色,并具散在黑色斑纹,体型粗壮而肥胖,尾短。喜马拉雅旱獭为穴居、群居动物,洞巢成家族型,是青藏高原特有种,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以及与中国接壤的尼泊尔等国的青藏高原边缘山地,为该区域内鼠疫的主要储存宿主,是青藏高原区域鼠疫预防的重点监控对象。

游玩西藏动物志——快乐的土拨鼠


江浩当年写过一本书《盗猎揭秘》,其中写过内蒙的旱獭,内蒙的猎人会抓捕旱獭,然后提取油脂,用于治疗一些风湿冻伤之类的疾病。我是野生动物保护主义者,非常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我情愿这些土拨鼠在自己的家园,慵懒的晒着太阳,做一只快乐的土拨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土拨鼠   喜马拉雅   青藏高原   尼泊尔   旱獭   内蒙   尖儿   藏族人   天葬   鼠疫   藏民   西藏   隧道   杯子   啤酒   路上   动物   快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