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排版丨MR.CHEN

编辑丨止于科普

地震可以称得上是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了,千百年来我们一直深受其害,可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还没有预测地震的能力呢?

为了降低地震来临时受到的伤害,汉朝时张衡就研制出了地动仪,用来提前预警

但是两千年过去了,现在我们除了把地震预警的时间向前提升了很多之外,仍然没有能力预测地震的发生。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要知道,预警预测是有很大区别的。

预警是在地震发生之后,震波尚未来临时发出预告。

调查数据显示,提前3秒发出预警,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就能减少14%,提前10秒就能减少39%,如果提前到20秒就能减少63%。

但预警终究只能在地震已经发生之后进行。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即使通过科学家们的努力,今天我们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最多也只有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而已。

如果想要最大程度地规避地震造成的伤害,那差不多需要提前两天时间,这就不再属于预警的范围了,而是属于预测。

打个比方来说,就像是天气预报一样,提前几十秒的预警,可能会让你有足够的时间去避雨,但是也仅此而已。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关窗收衣服之类规避“伤害”的事情都来不及做。

但如果提前一两天就能收到准确预报的话,那就可以早早的关好窗户收起衣服。

地震也一样,预警只能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可几十秒的时间还是太短了,就算再怎样减少伤亡,始终还是无法避免伤亡。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既然这样,为什么我们不能像天气预报一样,早早的对地震进行预测呢?

张衡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地动仪,可为什么直到今天我们都没能取得真正的突破呢?

说起地震,中国人印象最深刻的,一定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唐山大地震不只是一次地震,它是在16个小时内,连续发生的两次超过七级的特大地震以及数不清的余震,整座城市几乎被夷为平地。

一共有246465名遇难者,还有16.5万人受伤,这是整个20世纪遇难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灾害。

而汶川大地震的震级更是达到了8.0级,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最强、受灾最重、影响范围最广同时也是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灾害。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按照日本气象厅提供的数据,汶川大地震的震波一共环绕地球6圈

从上海到西藏,从香港到台湾,甚至就连中国之外的日本都有震感,足可以看出这次地震影响之大。

但其实这还不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早在明朝时期,曾经还发生过一次伤亡和影响难以想象的大地震。

中国处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所以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很多次大地震。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但明朝时期的关中大地震,绝对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非常罕见,同时也非常让人痛心的。

公元1556年,当时还是明朝嘉靖年间,在关中地区爆发了一次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地震。

按照现在的数据来估算的话,当时的地震大约是8.9级地震

汶川大地震是8.0级地震,这次地震释放的能量等于5600颗广岛原子弹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而这次关中大地震释放的能量,约为汶川地震的30倍

而且关中平原非常适合农耕文明发展,这里人口密集,地震造成的危害非常大,但随之而来的次生灾害更为严重。

古人无论生活做饭还是盖房子都离不开木头,所以对树木的砍伐量巨大。

再加上人口众多,森林的恢复速度远比不上砍伐速度,于是就形成了黄土高原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在地震发生时,由于缺少植被的保护,大量黄土滑入了黄河中,黄河水位开始上升,同时开始出现堰塞湖,最终导致洪水爆发

再加上地震正好在午夜时分发生,地震造成了人员和财产损失都非常巨大,而且这场地震对灾区造成的影响持续了几十年。

在这场地震发生之后的几年里,当地又多次出现8级大地震。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而且因为卫生措施不到位,很多遇难者的尸体没有得到及时处理,饮用水源也受到了污染,这又导致灾区爆发了大规模的瘟疫

但更大的问题是,明朝政府对这样的大灾难几乎没有任何准备,在灾难发生之后也一直没有采取积极措施,灾后工作一片混乱

不但当地的粮食没有得到及时收获,赈灾粮也迟迟没有到位,最终这场大灾难造成的伤亡人数达到了惊人的八十三万,堪称世界史上一次空前的灾难。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原本富庶的关中地区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中,不但产生了大量流民,农民起义也开始不断爆发,这也导致了最终明朝的灭亡

也正是因为地震造成的伤亡和影响都十分巨大,很多中国的古代学者们都开始进行研究,想要寻找一种方法来提前预知地震。

以此减轻地震造成的危害,比如汉朝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按照后汉书的记载。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它能够准确地探知地震发生的方向,并且有一定的提前预警能力,史书上也有多次地动仪成功预警地震的记录。

可是现在却有人说,地动仪是“伪科学”。

我们从小就是在课本上认识的地动仪,可是为什么现在地动仪的图片被移出了课本呢?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又是为什么有中科院院士称,“房梁上挂块肉都比它有用”呢?

张衡所处的东汉时期正是地震频发的年代,而且他本人也经历过地震,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候风地动仪”。

但是在两千多年的时光中,张衡制作的地动仪早已下落不明,今天我们了解到的,只是在史书典籍中所记载的地动仪。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我们在教科书中或者其他地方看到的,只是张衡地动仪的仿制品

而且由于没有具体实物的存在,再加上很多史料也已经被毁,人们对地动仪的了解非常少。

这些仿制品大多都只是根据考古研究,对地动仪外形上的仿制,并没有实际功能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把仿制品编进教科书自然也就引起了很大争议,而中科院院士所说的也不是张衡地动仪,而是指的这种仿制的地动仪。

之所以把它移出教科书,并不是对古人的否定,而是因为后人的重建不够严谨

那么既然古人在两千年前就能够探测地震,为什么到今天人们还是只能预警而不能预测呢?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1868年时,美国科学家库珀第一次提出了地震预警的想法,并且尝试建立观测站来实现这一点,但是最后因为技术限制而失败了。

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时,日本部署了简易的报警地震仪,后来又部署了多个观测站,成为了世界上首个实现地震预警的国家。

但同样是受到技术限制,经常发生误报和漏报的事件。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后来墨西哥政府在1991年部署了地震预警系统,在海岸边建起了12个观测台

如果发生地震会向周围的小学广播预警,这是人类首个向公众预警地震的系统。

并且在后来1995年的格雷罗地震中,成功提前72秒发出预警,为民众避险争取了大量时间。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虽然在地震预警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其实这项技术依然还有非常大的限制,地震预警最重要的两点就是“准”和“快”

如果要从这连个中选一个的话,那无疑是“快”更重要,提前一秒就能多一分生的希望,但这也恰恰是困难最大的地方。

对于现在的地震观测台来说,准确判断地震的数据并不困难,但是快速判断却是一个大难题。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地壳中有很多杂乱的数据干扰,经常是数据分析完了,地震也已经开始了,这样自然起不到什么作用。

而且另一个问题是预警系统的覆盖率,每个观测台只能有效监测一小部分地区。

我国现在已经建设了超过15500个地震观测台,但是仍不够覆盖整片国土,只能重点监测地震多发地带。

地动仪是“伪科学”?模型照片被教科书删除,难道我们都被骗了?

因此按照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像天气预报一样提前几天预测地震是不现实的。

不过哪怕是现在这种提前几十秒的地震预警,也已经是古人难以想象的进步了。

而且相信随着技术的发展,总有一天我们可以预测地震,实现自然灾害中的“零伤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地动仪   关中   明朝   汶川   观测站   仿制品   伪科学   日本   伤亡   教科书   灾害   中国   古人   大地震   模型   发生   时间   照片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