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冷加工工艺描述


光学冷加工工艺描述

光学冷加工工艺描述


光学冷加工工艺描述

目前抛光玻璃镜片所使用的抛光粉以氧化铈(Ce02)为主,抛光液调配的比例依镜片抛光时期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抛光初期与和抛光模合模时使用浓度较高的抛光液,镜片表面光亮后,则改用浓度较稀的抛光液,以避免镜面产生橘皮现象(镜片表面雾化) 。


抛光与研磨所用的运动机构相同,除了抛光的工具与工作液体不一样外,抛光时所需环境条件亦较研磨时严苛。一般抛光时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抛光前必须确定镜片表面是否有研磨后所留下的刮伤或刺孔。


2.拋光工具的大小与材质是否适当。


3. 抛光的过程中必须随时注意镜片表面的状况及精度检查。透镜表面瑕疵的检查,因为检测的过程是凭个人视觉及方法来判断,所以检验者应对刮伤及砂孔的规范有深刻的认知,要经常比对刮伤与砂孔的标准样版,以确保检验的正确性。

1.抛光粉

1.1对抛光粉的要求

a.颗粒度应均匀,硬度一般应比被抛光材料稍硬;

b.抛光粉应纯洁,不含有可能引起划痕的杂质;

C.应具有一定的品格形态和缺陷,并有适当的自锐性:

d.应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吸附性;

e.化学稳定性好,不致腐蚀工件。


1.2抛光粉的种类和性能

常用的抛光粉有氧化铈(Ce02)和氧化铁(Fe03)。

a. 氧化铈抛光粉颗粒呈多边形,棱角明显,平均直径约2微米,莫氏硬度7~8级,比重约为7.3。由于制造工艺和氧化铈含量的不同,氧化铈抛光粉有白色(含量达到98%以上)、淡黄色、棕黄色等。

b. 氧化铁抛光粉俗称红粉,颗粒呈球形,颗粒大小约为0.5~1微米,莫氏硬度4~7级,比重约为5.2。颜色有从黄红色到深红色若干种。

综上所述,氧化铈比红粉具有更高的抛光效率,但是对表面光洁度要求高的零件,还是使用红粉抛光效果较好。


2.抛光模层(下垫)材料常用的抛光模层材料有抛光胶和纤维材料。

2.1抛光胶

抛光胶又名抛光柏油,是由松香、沥青以不同的组成比例配制而成,用于光学零件的精密抛光。

2.2纤维材料

在光学工件的抛光中,若对抛光面的面形精度(光圈)要求不高时,常采用呢绒、毛毡及其它纤维物质作为抛光模层的材料。


3.常用测试仪器

光学零件的某些质量指标,如透镜的曲率半径、棱镜的角度,需要用专门的测试仪器来测量。常用的仪器有:光学比较侧角仪、激光平面干涉仪、球径仪和刀口仪等。

光学冷加工工艺描述

4.抛光

在抛光过程中添加抛光液要适当。抛光液太少了,参与作用的抛光粉颗粒减少,降低抛光效率。抛光液太多了,有些抛光粉颗粒并不参与工作,同时也带来大量液体使玻璃边面的温度下降,影响抛光效率。抛光液的浓度也要适当,浓度太低,即水分太多,参与工作的抛光粉颗粒减少并使玻璃表面温度降低,因此降低抛光效率。浓度太高,即水分带少,影响抛光压力,抛光粉不能迅速散步均匀,导致各部压力不等,造成局部多磨,对抛光的光圈(条纹)质量有影响。而且单位面积压力减少,效率降低,抛光过程中产生的碎屑也不能顺利排除,使工件表面粗糙。

一般是开始抛光时抛光液稍浓些,快完工时,抛光液淡些,添加次数少些,这有利于提高抛光效率和光洁度。另外,一般认为抛光液的酸度(pH值)应控制在6~8之间,否则玻璃表面会被腐蚀,影响表面光洁度。

在抛光过程中检查光圈(条纹)时,如不合格,可以通过调整抛光机的转速和压力、工件与模具(抛光机下盘)的相对速度、相对位移、摆速和羞怯抛光模层等方法进行修改。


综上所述,为了控制和稳定抛光条件,工作场地应保持较为稳定的温度(25°C左右)和湿度(相对湿度为60~70%)。


光学冷加工工艺描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光学   氧化铁   工件   红粉   光圈   镜片   浓度   颗粒   零件   表面   效率   压力   常用   玻璃   工艺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