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科学是一个从无到有,从易到难,从表象到本质的,一个分阶段的,不断推进的发展过程,而且在面临科学发展瓶颈的关键时刻,还需要一些特别重要的人物出现,提出具有总结性跨时代意义的理论,来推进科学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其实科学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在每个阶段中都有无数的科学家为此奉献了自己的智慧,一点一点的为科学框架搭建模块,而最后一块“模块”往往是由那些特别具有创造性的人来完成的,在这些人中就有我们最熟悉的一些科学家,开普勒,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等等,他们为科学所做出的贡献,都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也是科学发展的阶段性最后一块“模块”的搭建者,但是我们往往只记得这些人的伟大理论,却忽视了很多科学家在前期漫长的时间中所做的努力,在早期的科学发展中对各个学科来说都是一片空白,相对容易出成果,因为早期的科学理论都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总结,而且任何事情干的越早就越简单,越往后就越复杂。

№1:科学永不停止

“哥白尼”在1543年,对地心说发起的挑战并提出了日心说,这其实只是对天体运行规律的观测而总结出来的科学模型,而不需要任何先进的科学仪器去辅助论证,只需要自己的科学理论能够更好的应用在实际的观测中就行了,如果“哥白尼”在1543年没有发表《天体运行论》,那么用不了多久也会有人提出日心说

因为地心说存在有很多的瑕疵,除了复杂以外更解释不了行星逆行的现象,所以通过简单的对天体的观测,就很容易得出日心说模型。同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以后,并没有准确的解释行星运行的规律。

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图解:《天体运行论》·日心说模型

到了76年以后,“开普勒”在1619年完成了它的行星运行三大定律,准确的为世人描述了太阳系行星运行的规律。到此,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模型最终得以确立。

就现在看来这么简单的一步,人类竟然花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其中“布鲁诺”和“第古·布拉赫”也为此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开普勒”的发现也是对自然现象的一种归纳和总结,而且通过数学的方式准确的表达出了太阳系行星的运行规律,不过他也没有解释行星为何会绕太阳运行。

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图解:“开普勒·三大定律”太阳系行星运行的规律

到了68年以后,“牛顿”在1687年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完成了经典力学以及绝对时空观的建立,并且完美的解释了行星绕太阳运行的本质原因,是因为太阳和行星之间存在着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

牛顿理论的提出完成了科学阶段性的发展,为经典力学搭建了最后的一块“模块”,但这仍然只是对自然表象的一种科学归纳和总结。因为“牛顿”本人并不认为引力是物体固有的属性,而且他认为仅仅靠万有引力是不能让太阳系保持稳定的。

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图解:万有引力定律

从这些我们就可以看出人类科学的发展,要想取得阶段性的胜利,其实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而不是随便几十年就可以出一个特别“伟大的科学家”提出跨时代意义的理论直接推动着科学、科技的飞跃。

№2: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牛顿时代】以后,科学就进入了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不再是对简单自然现象的归纳和总结,因此科学发展就进入了一个更加漫长和缓慢的发展过程.

“牛顿”在有生之年也对光进行了研究,并且首次将“光”通过三棱镜进行了分解,不过光是什么这个问题,涉及到了自然界最大的本质问题,在牛顿那个年代,由于认知的局限性,以及人类科技水平发展的局限,根本无法解释这个现象。

“牛顿”——“光是一种微粒”。

“惠更斯”——“光是一种波”。

两个人争论了几十年,“牛顿”最后凭借自己在科学界的威望获得了胜利,也直接导致了人们对光的认知,停滞不前。

1801年,“托马斯·杨”通过“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证明了光是一种波,至此人类对光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图源丨网络:杨氏双缝干涉实验

1873年,麦克斯韦发表了《论电和磁》,这是继“牛顿”之后人类的又一部跨时代著作,因为“麦克斯韦”统一了电学、磁学和光学,并且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而且他用数学的方式计算出了电磁波的速度和光速是一样的,人类开始认为光可能就是一种电磁波。

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到了20世纪初,光电效应的发现直接导致了量子理论的发展,“爱因斯坦”认为光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存在最小的一份能量称为“光量子”,至此人类才真正认识到了光的本质属性,具有玻粒二象性

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图解:光子最新特性的发现,或可彻底解开波粒二象性背后隐藏之谜

从人类对光的认识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众多科学家的努力,就可以看出任何科学的发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一个非常缓慢的积累阶段,而且是在前人的基础上缓慢的推向科学前沿,尤其是在涉及到一些物理本质的时候更是异常的困难。

№3:本质的问题

在牛顿提出万有引力的三个世纪间,从来没有人怀疑过牛顿引力是否完全正确,直到我们发现水星轨道异常的进动问题,人们才开始考虑是不是牛顿引力存在着瑕疵。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也为统一了“时空”,重新塑造了一个富有弹性的时空观,并且也解决了引力的本质问题,引力其实就是时空弯曲的结果。

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图解:时空弯曲与引力的关系

从了解引力本质的过程中,更能深刻的体会到科学发展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人类科学发展异常迅速,短短的几百年就可以上天入地,但这个迅速这个短短的几百年,是相对于人类1万年历史来说的,如果细看的话,人类科学发展也是异常艰辛的。

№3:结语

感觉近代好像再也没有出现像“牛顿”、“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伟人”,其实爱因斯坦在1955年去世之后才过了短短的65年,按照以往具有跨时代意义的科学理论出现的时间段来说,这个时间真的还很短,而且前面也提到过科学理论,越往前推进,越接近科学前沿,想要突破瓶颈就越困难,科学发展的铺垫阶段也就会越长,越需要更多的科学家做出默默无闻的努力,所以说等到下次“科学伟人”出现,或许还要等上几个世纪。

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图解:1927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第五届索尔维会议,照片上这群人有17人拿过诺贝尔奖,平均智商在130以上

推荐阅读

☞“基本粒子”与“元素周期表”规律中携带着的信息

我是【黄姤】,天体生物学/帐号创始人,曾经的行政管理员,【科普新星培训营】95后女学员,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精选文章获奖者。创作有关(天体生物学领域.太空生物学领域.科学.科技.科研.科普)的文章,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关注互相学习。

#头条青云“叫好又叫座”作品征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哥白尼   爱因斯坦   日心说   本质   阶段   科学   太阳系   天体   引力   行星   万物   科学家   规律   现象   人类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