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恒星的燃料耗尽,不再产生核聚变恒星会怎么样呢?

当恒星的燃料耗尽,不再产生核聚变恒星会怎么样呢?

图解:橡皮的张力压制气球膨胀&膨胀力跟气体之间的引力达到均衡

恒星,在某种程度上跟气球有点像,气球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因为它受到两种力的作用,一种是内部气压使气球膨胀,另一种则是气球外面的橡皮张力,橡皮的张力压制气球膨胀,两种力达到均匀,气球保持稳定。

恒星也受到两种力的作用,一种是气体间的引力,这些气体主要是氢气,大量的氢气相互吸引,从而塌缩成为恒星,伴随着塌缩,氢原子越来越密,它们之间相互碰撞的速度越来越大,温度也不断上升,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氢原子之间的碰撞会发生核聚变反应,氢原子成为氦原子。

氢弹爆炸正是这个原理,氢弹比原子弹还要厉害,核聚变反应产生巨大的热量,这些热量使得组成恒星的气体温度升高产生膨胀,这种膨胀力跟气体之间的引力达到均衡,恒星就跟气球一样保持平衡稳定。

当恒星的燃料耗尽,不再产生核聚变恒星会怎么样呢?

图解:膨胀力跟气体之间的引力达到均衡,恒星就跟气球一样保持平衡稳定

№:1当恒星的燃料耗尽,不再产生核聚变恒星会怎么样呢?

太阳系中的恒星太阳它的燃料还可以让它燃烧50多亿年,那50多亿年以后呢?

1928年,有个叫“钱德拉·塞卡”的印度学生,坐船去英国,到剑桥大学找导师学习天文学,旅途中“钱德拉·塞卡”考虑着太阳燃烧结束的问题,在这趟旅途中居然通过计算得出一条结论,比太阳大一倍半是恒星的临界点,比这个临界点小的恒星,例如太阳在燃烧结束后会开始收缩,直到缩成差不多几千千米半径大的密度很高的球,然后稳定下来,成为我们现在所称的白矮星或中子星。

比临界点大的恒星它们稳定不了,只能不断的缩下去,一个收缩的恒星,增长的引力场,对周围空间的效应,可以将想象的空间具体化为一张弹跳床,质量越重凹入处就越深。

当恒星的燃料耗尽,不再产生核聚变恒星会怎么样呢?

图解:恒星质量决定恒星晚期的演化命运

“钱德拉·塞卡”在剑桥的导师叫“爱丁顿”,这也是一个科学伟人,曾经有记者采访“爱丁顿”半开玩笑的跟他提起世界上只有3个人懂广义相对论的说法。爱丁顿回答说:

是啊,我正在想那第3个人是谁。言下之意,这两个懂的,一个是爱因斯坦,一个是他自己。

“爱丁顿”不喜欢“钱德拉·塞卡”的结论,因为这个结论认为一些恒星会塌缩到无限密度,那这颗恒星会成为什么?“爱丁顿”觉得不可思议,“钱德拉·塞卡”很乖,竟然老师不喜欢他就放弃了这方面的研究。

但是很多年以后,1983年“钱德拉·塞卡”还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部分原因正是他对恒星收缩的研究,他计算的那个临界点以他的名字定义为“钱德拉塞卡极限”,这时候广义相对论显示了价值。

遇到质量大的物体时,光线是会弯曲的,如果恒星不断塌缩,密度越来越大,在恒星周围会形成一个非常大的引力场,恒星发出的光线受到这个引力场的作用会发生偏折,如果引力非常大,就不是偏折这么简单了,而是会被拉回去。

当恒星的燃料耗尽,不再产生核聚变恒星会怎么样呢?

举例说明:

站在地上往天上扔石头,不管使多大的劲,石头总是会落回地面,它逃脱不了地球的引力。想让石头逃脱地球引力,它必须达到火箭的速度。

在密度非常大的恒星周围引力之大光都逃不掉,光是速度最快的,没什么东西比光运动速度更快了,如果光都逃不掉,也就意味着再没什么东西能从这颗恒星逃掉。

当恒星的燃料耗尽,不再产生核聚变恒星会怎么样呢?

№2:一个物体要么发光,要么发射光,我们才能看到它,可是它那里发不出任何光线,我们还能观察到它吗?

不能。

但它又是一个有质量的,实实在在的物体,这样的物体只好叫它“黑洞”。

通过望远镜可以观测到无数发光的恒星,事实上宇宙的历史如此漫长,可能曾经有无数恒星烧光了它们的燃料而塌缩了,宇宙中黑洞的数量或许比可见的恒星数量要多得多。

黑洞不能发出光,怎么检测它们存在呢?

宇宙中常有两颗恒星,由于互相之间的引力,各自受对方的吸引,相互围绕着运动,如果只有一颗可见的恒星,绕着另外一个看不见的伴星运动,那么另外那个看不见的伴星有两种可能性:

可能性一:它是一颗不发光或看不见的恒星。

可能性二:黑洞。

把这两种可能性区分开来,就能找到宇宙中的黑洞。这种区分对科学家们来说已经不是多难的事情了。

当恒星的燃料耗尽,不再产生核聚变恒星会怎么样呢?

图解:运动轨道

№3:膨胀与收缩

广义相对论帮助人们认识到黑洞的存在,广义相对论也准确预言了宇宙从一个点开始膨胀,然后不断冷却,按照广义相对论理论,宇宙必须从大爆炸开始,大爆炸的奇点必须是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被无限压缩的点,在黑洞中也必须存在同样一个点,密度无限大时空被无限压缩。

这两个点不一样,一个是膨胀起点,一个是收缩的始点,这两个点的相同之处是,在这个点内所有理论都失效了,最基础的数学也没用了,因为数学应付不了无穷大的数,数学家们把这个怪异的点称作“奇点”。

当恒星的燃料耗尽,不再产生核聚变恒星会怎么样呢?

图解:恒星坍缩后最终演化成“奇点”

然而当一个理论预言出一个无法管理应付不了的“奇点”时,也意味着这个理论有问题,需要做一些修正,换一个比较绕但也很有意思的说法,广义相对论,因为它的正确遇到了它的错误,后来量子力学试图帮它一把,“奇点”很小,量子力学正式负责研究小尺度问题的,到目前为止离彻底解决,还差一点点。

推荐阅读

☞科学进入研究万物本质的阶段

我是【黄姤】,95后,天体生物学/帐号创始人,曾经的行政管理员,【科普新星培训营】女学员,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精选文章获奖者。创作有关(天体生物学领域.太空生物学领域.科学.科技.科研.科普)的文章,欢迎点赞.评论.转发.关注互相学习。

#头条青云“叫好又叫座”作品征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3

标签:恒星   伴星   引力场   氢原子   奇点   临界点   引力   黑洞   气球   物体   密度   燃料   气体   宇宙   稳定   广义相对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