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沧浪歌》有感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第一次知道这首《沧浪歌》是读自屈原的《渔父》。这篇文章写到,屈原被流放后,形容枯槁,徘徊于江边。渔父问他,你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何落到如此地步?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所以我就被流放了。渔父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你为何不掘泥扬波;众人皆醉,你为何不一起吃糟饮酒?屈原不同意这种观点,说,刚沐浴完毕的人一定要弹冠振衣,清楚衣帽上的灰尘;我宁可葬身鱼腹,怎能以我清白之躯,蒙受世俗的尘埃呢?(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于是渔父莞尔一笑,唱了这首沧浪歌而去。在这个故事里,渔父借沧浪歌告诉屈原,一样的水,清的洗帽缨,浊的洗脚,不必抱怨水的清浊,随遇而安就好。这类似于现在佛系的观点。而屈原的伟大就在于其坚决不肯随波逐流,与世同污。

后来发现,孟子也知道沧浪歌,不但他知道,他说孔子也知道。他在《孟子·离娄·上》说,孔子听到这首歌后,还教育弟子说,你们听,清水才可以洗帽缨,浊水就只能洗脚了,这可是水的品质自己决定的。(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浊足,自取之也。)你如果自己要做浑浊的水,人家就把你看做浑浊的水,不能洗帽缨,可怨不得别人。人要做君子还是小人,全靠自己的修行。

其实,沧浪之水,清时固然可以洗帽缨,但是有多少当政者却用清水来洗脚;浊时固然要用来洗脚,但浊水经过沉淀处理后,也可以用来洗帽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屈原   孟子   葬身鱼腹   当政者   孔子   浊水   渔父   举世   随遇而安   浑浊   随波逐流   江边   世俗   尘埃   观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