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科创之星 || 李顺义:科创企业要始终依靠技术驱动发展

编者按:

科技改变世界,创新成就梦想。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深入实施,社会各界对创新创业不但表现出了巨大热情,而且立足于自身具体的条件和基础展开了丰富多彩的实践和行动,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优秀科创人物和科创型企业。

郑州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一部分,作为郑州大学、郑州市乃至河南省深入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之一,自成立以来,不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团队入驻,而且致力于通过科创平台的建设和科创资源的配置,为包括郑大师生在内的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技术人员以及科创型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创新创业服务和支撑。

“大庆之年献厚礼,开局之年谋新篇”。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开启之年,还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身处这个时点关键、意义重大的特殊年份和时代节点,为了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拥抱中国科创新时代,并以实际行动献礼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郑大科技园立足园区当下自身发展现实和未来跨越式发展愿景,在郑州大学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指导与支持下,特发起主办“郑大科创之星”项目,站在时代和家国的立场,以未来和美好的名义,发现那些前沿而又隐秘的创新创业项目,致敬那些勇敢而又优雅的创新创业人物。

项目组将通过专题调研、系列文章、科创沙龙、科创报告、颁奖盛典等形式,对包括郑大科技园入驻企业和团队在内的优秀科创企业和个人进行宣传推介,以充分体现郑大科技园和郑州大学对国家战略的责任担当、对创新创业者的尊重,并通过对与大学科技园高质量发展有关的命题进行深度的探讨,进一步落实和彰显郑大科技园在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服务郑州大学新科创体系构建过程中所能扮演的独特角色和所能贡献的独特价值。

此为“郑大科创之星”栏目系列文章的第三篇。

文丨冯嘉(郑州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部)

郑大科创之星 || 李顺义:科创企业要始终依靠技术驱动发展

河南郑大嘉源环保有限公司成功挂牌中原股交中心,获得资本青睐

六月初的一天下午,我们进入李顺义教授位于郑州大学科技园的办公室时,他一面认真倾听着我们的来意,一面不紧不慢的烧水沏茶:烫壶、置茶、温杯等一系列工序如行云流水。而后,茶雾升起,满桌生香。在交谈中,李顺义的讲话速度并不快,尤其谈及自己的科创成果时的语气相对平静,流露出在科研工作者身上并不多见的、似无闲事挂心头的文人式平和。

这与李顺义的生活偏好相关。与大多数更看重理工科学习的老师不同,李顺义认为文科思维有助于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看重文理工融合的价值。因此,虽然长期工作在实验室,并且牵头创办河南郑大嘉源环保有限公司后愈发忙碌,但他仍然喜欢空出时间欣赏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和与人对弈。他认为下围棋是让一个人的心静下来的方式之一。

“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会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和问题,感受上就可能会越来越累,那么,如何去调节呢?就应当让自己去具备‘静’的心态和能力,祛除心里的‘垃圾’,才能感受到工作与生活的幸福。”李顺义说。

1、只有降低技术的运营费用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郑大科创之星 || 李顺义:科创企业要始终依靠技术驱动发展

李顺义是郑州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的教授、硕士生导师。他从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毕业后,回到河南省,进入郑州大学开始从事“VOC废气治理研究和废水研究”。

在环境工程方面多年的学习让李顺义对环保领域有足够的了解,对研究的方法和途径也有一定的积淀和想法,这让他很快在实验室里做出了成绩:2009年,其所在的团队开始承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而后,他陆续入选郑州市科技创新骨干,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郑州市智汇郑州-1125创新紧缺人才,并先后主持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水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河南省重点科技攻关等10余项。

2009年,李顺义带领团队在新郑境内的沙颍河沿河的养殖业进行科研项目的试点工作。当时,养殖户创收不易,无力承担常规手段的高昂的处理费用,李顺义的团队据此研究出一套“养殖业粪污资源化回收”的方式,以生物方式对养殖户的粪污进行处理,从而大大降低了处理成本。由此,他也形成了自己的看法:“环保项目一定要做到低成本,降低技术的运营费用,保护好使用者的利益,才能够真正的解决环保问题。”

受到这一启发,李顺义很快在VOCs治理上取得新的突破。

郑大科创之星 || 李顺义:科创企业要始终依靠技术驱动发展

郑大嘉源环保公司所做案例

VOCs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即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的简称,是O3(臭氧)和PM2.5污染的关键前体物。根据WHO(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其“是在常温下,沸点50℃至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从环境监测角度看,是“指以氢火焰离子检测器(FID)监测出的非甲烷烃类的总称。”这一类气体被排入大气后,会在大气中进行相应化学反应(主要是臭氧、OH自由基等引起的光化学反应),并进而转变为“二次有机气溶胶”,最终演变为烟雾、酸雨和灰霾,对人体免疫系统、建筑、自然生态系统都有潜在的危害。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化工工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VOCs污染排放也进入高速增长期。其排放量居高不下是造成近年来我国臭氧浓度逐步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0年,我国VOCs的排放量是2200万吨左右,2020年,则是2500万吨左右”,李顺义说。

2010年,清华大学召开的“空气污染与健康效应学术研讨会”指出“2010年中国的室外空气污染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123.4万人的过早死亡”,日渐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推动国家紧抓大气污染防控,其中包括了对VOCs的治理。

但治理VOCs并不容易。我国的VOCs监管、治理工作起步较晚,其治理体系仍处于待完善状态。VOCs来源复杂,主要分为自然源和人为源,人为源又大致可分为工业源、生活源、农业源和移动源。此外,VOCs具备无组织排放的特性,难以进行集中测量和整治。而对于排放VOCs的企业而言,很多中小型公司也难以承受其所带来的额外的治理、维护成本。

为了降低治理成本,李顺义及其团队选择了以生物净化技术来处理VOCs的方式,即“微生物以废气中的污染物作为生命活动所需的部分能源和碳源,并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将其转化为简单的、无害的无机小分子(CO2、H2O等)”。相较于现有的催化燃烧法与光催化法,生物净化技术不需要昂贵的催化剂和复杂的辅助设备,因此运行费用较低,在常温常压下即可操作。

“我们还在不断的进行突破,希望能够帮助企业、帮助社会更好的解决环保问题”,李顺义说。

2、科创企业要依靠技术来带动企业发展

郑大科创之星 || 李顺义:科创企业要始终依靠技术驱动发展

2017年,为了更好的进行成果转化,李顺义牵头注册成立了郑大嘉源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郑大嘉源环保”),并正式成为郑州大学科技园的入孵企业。

在李顺义看来,科创企业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同,要始终依靠技术来带动整个企业的发展,高校实验室也应该与企业和市场深度融合,不能仅是做理论,更要有实际的转化。

因此,与一般的科研创业者不同,郑大嘉源环保从成立开始就不止是一家出售产品的公司,其始终重视与市场进行紧密相接,既出售技术、产品,也做环保咨询服务,比如环保工程设计、应急预案和环境影响评价等,不断在环保这条产业链上延伸价值点。

李顺义说,“科研工作者一定要紧紧围绕自己的专业领域去思考问题并设计可行的产品和服务,为科研成果找到最适合的地方,为社会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保持不断创新的生命力,不断的丰富和延伸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郑大嘉源环保始终坚持科研为先。截至目前,该公司拥有25项专利技术,其中“一种包埋功能微生物缓释复合填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种废气净化装置及油烟废气净化系统”等开创了国内VOCs废气生物净化技术的先河。

郑大科创之星 || 李顺义:科创企业要始终依靠技术驱动发展

郑大嘉源环保公司所拥有的部分专利证书

与很多企业不同的是,郑大嘉源环保几乎不在广告营销上做投入,更多依靠客户之间的口口相传,无论是做实验室的研发,还是在创办企业以后,李顺义始终重视应用层面的科研成果的研发,并相信过硬的产品质量才是最终获得是市场认可的决定性因素。

李顺义说,“初期可能并不太容易,但郑大嘉源环保最终还是获得了很多客户的认可”。目前,郑大嘉源环保的产品已经被应用于多个行业:化工行业、发酵行业、实验室废气等,其示范技术入选《河南省节能低碳与环境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正在VOCs处理这个前景广阔的领域奋进。

3、科研工作者要始终保有对科研的信仰

郑大科创之星 || 李顺义:科创企业要始终依靠技术驱动发展

郑大嘉源环保是由郑州大学3名教授、5名博士创办的专注于废气净化、废水治理及生物质资源化等节能环保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保有高校教授身份的李顺义,相对于普通的企业家而言,有更多前往各地参与一流学术研讨会的机会,这也使他能够在忙碌的企业管理之余与环保领域的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保持着较高的接触频率,进而不断推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迭代与更新。而这,也正是他所认为的高校教师在职创业所具备的优势之一。

事实上,随着郑大嘉源环保的创立,以及自己从一个纯粹的大学教授到兼任一个科创企业的负责人,无论是在企业管理方面还是在校内的教学与人才培养方面,都给李顺义带来一系列新的感悟。比如,他会将自己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鲜活的案例带入课堂,以辅助他所讲授的理论课程,而且他发现这些与市场进行直接碰撞的案例总是能够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并对学生在保持其专业学习的同时,较多的从市场逻辑和真实的应用场景进行相关思考,有着直接的帮助,对这些学生而言,将来无论是到企业就业还是继续进行学术研究,都是一种很好的启蒙。

李顺义相信,教学、科研与社会本来就应该是密不可分的,“有所用者才有价值”。而且,在他看来,这种价值不仅体现在商业价值方面,更体现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从长期来看,也是任何技术、产品、服务和企业实现可持续商业价值的基础和根本。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郑大嘉源环保为相关部门提供了空气消杀机器和防范方案。也正是这一时期,李顺义开始越来越多的思考科研成果转化与民生之间的关系。企业创立的头两年,郑大嘉源环保主要服务于企业,处理与工业相关的内容,但现在,郑大嘉源环保正在更多的走进民生领域,解决大众所面临的日常污染与安全防护问题。

郑大科创之星 || 李顺义:科创企业要始终依靠技术驱动发展

李顺义(前)工作图

最近,李顺义的团队正在研发“环境空气预防性消毒”新技术,希望这项技术将来能够应用于幼儿园、银行和任何公众性场合,能够为清洁日常环境、帮助居民实现高质量幸福生活而有所贡献。

“科研工作者不应当仅仅追求论文的数量,把科研当作一件工作任务,而应当学习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相信科研的价值,甚至将科研作为自己一生的信仰。”这种对于民生的关注也来自于他对科研的信仰,李顺义对于老一辈的科学家心怀崇敬,提及前些日子离世的袁隆平院士心怀遗憾。

不过,就自己的创业而言,虽然自己创办企业已经4年多了,但身为高校教师创业者,李顺义对自己是否能完全适应这种角色叠加对其研究工作、企业管理甚至是个人生活等带来的复杂影响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

郑大科创之星 || 李顺义:科创企业要始终依靠技术驱动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郑州市   河南省   技术   企业   废气   科技园   工作者   郑州大学   科研   团队   领域   价值   生物   国家   产品   李顺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