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电子管,主宰音乐市场半个多世纪

从1915年第一支音频电子管诞生,到现在为止,音频电子管依旧没有退出市场。

因为那些老年发烧友当年均领略过它的优美的放声,虽然现在半导体放大器独领风骚。但在国内外,电子管放大器依旧是一种身份的象征。

因为它独特的放大效果,还有就是高昂的价格,正规的电子管放大器的价格几乎都上千元人民币!

1915年以前,三极管是球形的,形状像白炽灯泡。

音频电子管,主宰音乐市场半个多世纪

15年之前的三极管

埃尔默·坎宁安

而坎宁安选择了一条不同的道路。他的三极管是管状的,具有双面性。

这种设计允许双灯丝,提供更长的使用寿命。而且坎宁安能够大量生产这种真空管并保证质量。业余无线电爱好者兴趣的增长对音箱的销售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这一设计对真空管的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最早的音频电子管是在加州奥克兰制造的,由铝板和双端玻璃圆筒内的螺旋网格组成。中心抽头钨丝允许一使用到失效。

音频电子管,主宰音乐市场半个多世纪

埃尔默·坎宁安发明的管状三极管

上面显示的试管是一个早期的例子,它使用了一个标签,上面印有识别标志。由于印刷褪色严重,这是很常见的。后来的管子有专业的印刷标签,后来的管子在玻璃信封上蚀刻标记。

专利

但是埃尔默·坎宁安这种管从未获得过专利。

事实上,李·德福雷斯特(第一个发明三极管的,上一讲我们说过)以侵犯专利权为由起诉了坎宁安,但最终在庭外和解。他们的协议允许继续生产这些管子。但是管子上面打印的标签显示了李·德福雷斯特专利。

音频电子管,主宰音乐市场半个多世纪

最初,这些电子管的售价为7.50美元,比李·德福雷斯特三极管便宜得多,主要是因为DeForest不会出售没有探测器/电池盒的管子。来自音频电子管的竞争促使李·德福雷斯特自己生产了一个类似的管子。

停止生产

1917年4月,随着美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有民用电子管的生产都停止了。

坎宁安的一个版本的音频电子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被短暂地制造了出来,但是考虑到战争期间在电子管设计和制造方面取得的进步,那个时候已经相当过时了。

音频电子管,主宰音乐市场半个多世纪

虽然A音频电子管是坎宁安公司的注册商标,但今天所有类似的管都被称为音频电子管。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标签,就很难知道是谁做的管子。

发展历程

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电子管由于其自身的缺点(体积大、功耗高等),使其渐成淘汰状态,尤其是在国内更是如此。70年代末期,在国外电子管又开始活跃起来。进入80年代音频电子管又迎来了一波高潮。

到了现在,音频电子管依旧没有销声匿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电子管   发烧友   抽头   加州   音频   灯丝   真空管   管状   放大器   世界大战   主宰   类似   年代   专利   玻璃   标签   世纪   市场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