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伊士运河塞船,中欧贸易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塞船,结果欧美的咖啡豆供应吃紧,价格上涨,国际贸易就是这么脆弱。

我们之前报道也提到欧美可能又再次出现抢卫生纸的现象,各种生活用品可能都会陆陆续续涨价。

苏伊士运河对于中国和欧洲的贸易,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不禁要问,塞船几天就可以再开通,如果因为某些不可抗力导致苏伊士运河被卡住了,那中国和欧洲的贸易该如何呢?

看好了,这就是一次对于中国欧洲贸易的一次极限测试!

苏伊士运河塞船,中欧贸易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全球咖啡要上涨

全球咖啡豆供应吃紧,推升批发价格持续攀升,而全球持续上演货柜荒,只会使咖啡豆供给吃紧的情况更加恶化。对于欧美消费者来说,咖啡价格一路向上,每天必来一杯咖啡的消费者的钱包,恐怕又得缩点水。

美国的咖啡存货已降至六年低点,加上此时巴西受到干旱气候冲击,导致咖啡豆歉收,预料使未来几个月的全球咖啡豆供需平衡转向不足,届时可能无法应付需求反弹。

苏伊士运河塞船,中欧贸易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从拉丁美洲咖啡产地启航的货轮,运输成本已大涨超过一倍,这些货柜运输瓶颈即将演变为一场全球贸易恶梦。随着各国重启经济,食品通货膨胀可能更加速升温。

在纽约交易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货,自去年10月来已大涨24%,当时种植咖啡的庄园受干旱气候冲击。最新数据显示美国2月没有经过烘培的生咖啡豆库存,比去年同期减少8.3%,库存数量降到2015年来最低。

根据最新预测,2021和2022年的全球咖啡豆供给缺口为1,070万袋,比先前预测的800万袋更大,主要是预期干旱气候拖累巴西的阿拉比卡咖啡豆歉收。

美国投行高盛认为,由于需求回升,如果中美洲未来几年没能提高咖啡豆产量,咖啡豆市场势必出现结构性供应赤字。

苏伊士运河塞船,中欧贸易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苏伊士运河,卡住欧洲和中国的运输命脉

一个轮船搁浅了,至于整个世界贸易大乱么?

还真的至于。

全球集装箱货运船有10%至15%都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如果运河长时间堵塞,整个全球贸易乃至下游供应链都会受到影响。

苏伊士运河的存在,让亚欧之间来往船只不必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大大节省航程。每年有1万9千艘船通过这条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水路。这相当于每天大约50艘船,每年运载10亿吨货物。这些货物有毛绒动物和家具,有手机、打印机等电子设备,也有汽车。

苏伊士运河塞船,中欧贸易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一艘船卡在苏伊士运河,给全球贸易带来多少损失?

答案是全球每天价值约96亿美元,每小时损失4亿美元(人民币28亿元),一分钟人民币4600万元。船舶不管是绕道、等待过运河等,都将减缓全球货柜运能供给,未来会牵动全球运价向上攀升。

德中贸易尤其受到影响,德中贸易的近三分之二都是通过苏伊士运河运输的,来往于中德之间的船只几乎98%都使用苏伊士运河。对于德国而言,这涉及德国总进出口额的8%至9%。

德国专家呼吁,未来一周还没有解决的话,这可能导致德国供应链出现问题",因为欧亚大陆的海上运输命脉,全系在这条运河上。

依据统计,全球约有90%~95%的国际货品贸易要靠海上运输,大大小小你可以想象到的货物,从成品、半成品、原物料全部都是,船型则从货柜、散装、油轮等,如果依照吨位数来看,油轮、散装轮因为货载都是原物料较重,占比较高。

世界的工厂在亚洲,消费重心则在美国和欧盟,因此从航线上来说多从亚洲往欧洲、美国等,也因此才有所谓的远欧航线、北美航线。而货柜的运输就是采取定期航班机制运作。

亚洲到欧洲最快的航线,就是从苏伊士运河走,如果要南下绕道非洲好望角再北上,航程上需要多7~10天,假设一艘万吨级的货柜船,日租金5万美金,多7天来回就等于多14天,光租金成本增加约人民币大概500万元,这当中还不包含油费、人事费用等。

苏伊士运河塞船,中欧贸易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中国的货物要到欧洲,就要从上海港或者深圳港口出发,经过印度洋,经过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到欧洲各大港口。

海运从早年欧洲的海上霸权时代到现在,是几百年的古老产业。只是过去十年,海运市场供过于求,景气低迷,很难让人知道它的重要性;去年一场新冠疫情却导致缺柜,货柜运价大涨,全市场都在抢货柜船,如今一场搁浅船意外,又让人见识到海运的重要性。


中国商品赴欧"必经之路",我们有后备方案么?!

中国与欧洲之间货物运输大多数通过海运来完成,每年载货量以数亿吨计,埃及苏伊士运河恰恰便是船只必经之路。航道命脉一旦断裂,后果难以想象。

那么,中欧之间有可能存在一些物流运输替代方案,“备份”货轮运输的风险吗?

陆路运输,穿越欧亚大陆,用铁路运输方式,或许可以作为其中一个考虑方案。

中国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中欧班列,由中国开往欧洲的快速货运铁路,其中一个意义就是希望对冲海运风险。

苏伊士运河塞船,中欧贸易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中欧铁路全程所需时间一般约两星期,大约为海运时间的三分之一,海运一般为一个月到两个月之间。

中国一端的起点,包括西安、重庆、成都、武汉、苏州、义乌等制造业重心城市,欧洲一端目的地则为波兰华沙、德国汉堡和杜伊斯堡等十多个城市。

2020年,中欧班列全年开行1.24万列,同比增长五成;2020年5月开始,已连续9个月保持单月开行超过一千列。

不过,货运量及运输成本,始终是海运难以磨灭的优势。像这次登上国际头条的搁浅货轮,它是全球海运中最大货轮之一,载重量达19万吨,最多可以装载高达两万多个货柜。

而中欧班列,一程只能拖拉几十,最多几百个货柜,这是铁路运输的一个劣势,海运的效能和成本优势高出许多。

加上中国对欧洲存在较大贸易顺差,中欧班列铁路经常出现"空柜",这情况在从欧洲回来的时候,尤其严重,总不能拉着满车的欧洲奢侈品吧,大大减弱中欧铁路运输的效益。

苏伊士运河塞船,中欧贸易的一次极限压力测试

中欧班列无法完全取消替代海运,但它依然是重要的辅助角色,在特定事件发生以后,中欧班列就可以起到巨大作用,对冲远程海运可能出现的风险,不至于让欧洲和亚洲的海运命脉瞬间中断,中欧之间货物流动才不至于完全停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苏伊士运河   中欧   贸易   货轮   货柜   咖啡豆   命脉   欧洲   德国   美国   海运   中国   货物   极限   咖啡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