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7个基本单位会不会溯源到一个量上?「专访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段宇宁研究员(下)」

根据第26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全票通过的1号决议,千克、安培、开尔文和摩尔等4个SI基本单位的定义改由常数定义,并已于2019年5月20日在中国正式生效。

目前我国获得国际计量互认的校准和测量能力已跃居全球第三,我国自主可控的国家时间基准达到3000万年不差一秒,长度量子基准达到每米误差不多于50纳米,都跻身世界领先行列。在这次量子化变革中,我国对温度、质量的重新定义也作出了重要贡献,能够保证我国量值与国际等效一致。

在第20个“世界计量日”来临前夕,中国测试新闻中心前往北京,对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段宇宁研究员进行了关于“国际单位制演进”的专访。


未来7个基本单位会不会溯源到一个量上?「专访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段宇宁研究员(下)」


本期三大看点

新定义将为人们日常生活乃至国家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带来什么改变和影响?

作为我国国家计量院,有哪些计量科普计划?比如配合学校教科书的知识重构?

未来7个基本单位会不会溯源到一个量上?



关注“中国测试”公众号,看视频:《对计量说520——段宇宁研究员谈SI变革(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安培   研究员   国际单位制   基本单位   全票   国际   常数   量子   基准   中国   委员会委员   专访   定义   未来   我国   测试   国家   世界   段宇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