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国芯”,始终是中美未来在科技争霸中,绕不开的核心竞争点。


2020年中国大陆芯片进口总额3800亿美元,占全部进口总额的18%,比原油进口还多芯片是我们单项进口最多的项目。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2021年,前两个月,半导体进口量又暴增36%大陆缺芯问题,短期内难以缓解,并且可能继续扩大。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而就在上个月拜登制裁了中国超级计算机实体,济南、深圳、无锡、郑州多个国家级超级计算机中心被制裁美国禁止外国企业,给中国超级电脑提供包括芯片,技术等在内的出口,超级电脑,没有尖端芯片,那就是一块砖头!


美国来势汹汹,中国若不能自强,困难将越来越多,目前“中国芯”的最大希望依旧是中芯国际,因为中芯是大陆唯一可以排入芯片制造第二梯队的公司。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以制程先进程度划分的芯片梯队第一梯队(5-10纳米)完全被台积电和三星霸占第二梯队(12-32纳米)台积电也是大头,之后是美国的格罗方德,台湾的联电,中芯占比较少。


中芯虽然也有较为先进制程,但不成熟,良率也不稳定,资本市场没人买单。


但中芯是“中国芯”突破美国围堵的最大希望了,中芯的未来,很大程度决定了中国芯的未来所以今天想多聊聊关于这颗中国芯的状况为了尽量严谨,直接上天眼查数据。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中芯国际最早是2000年由台湾人张汝京创立的,当时著名的《瓦森纳协定》才签署没多久瓦森纳协议是世界发达国家联合起来,严格审批将高新技术出口给发展中国家的西方对中国的高新技术设备,都会以N-2的原则审批,N就是现在最新技术,所谓N-2,指中国只能获得落后于最新技术两代的东西。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天眼查显示中芯国际的大股东曾易手多次,2001年最早的中芯国际大股东是:1,美国高盛2,华登国际3,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3,德银中国等。


为什么要这样搞?中国人自己搞芯片公司不行吗?很遗憾,当时不行。因为要突破《瓦森纳协议》,中芯就必须是一家有大量外资参与的合资公司。


当你有德银,有高盛这种世界级公司参与后,外国对你出口技术和设备的审批才可能通过你才有可能拿到需要的技术专利和相关设备。


除了要外资参与外,中芯当时还有非常特别的一点就是整团整团的挖人,大陆到今天还是非常缺乏半导体人才,就更别说2000年那时候了。那时中芯刚成立,主要工程师团队全都是台湾挖来的,注意是一整团一整团的挖人,而不是挖几个或者几十个当我们深挖中芯的历史对外投资时,就能找到佐证。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上面这两个学校,一个是民办中芯学校,一个是民办中芯幼儿园。


这就是中芯对待人才的态度,你有见过哪个企业包办员工子女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的吗?


更何况那是2001年,01年中芯学校创立,背后的根本原因是中芯依托于大量台湾人才,为了留住这成百上千的人才,中芯特别建立了中芯学校虽然这两个中芯投资的学校在公司项目的不起眼角落,但他却是中芯能发展的关键因为留住人才,才是一切。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当时的中芯国际,有人才,有技术,更有上海政府的全力支持,这颗中国芯的发展起步很高。


很快它就成为了晶圆代工行业的前五位,直接挑战前头的台积电和联电。


面对中芯的勇猛势头,台湾那边急了,陈水扁下令,打中芯,以未经许可去上海投资为由,重罚张汝京500万,中芯北京厂建立后,又罚500万,中芯收购摩托罗拉后,再罚500万同时也对一批来大陆效力的工程师进行打压。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在此情况下中芯不得不加大薪酬稳定员工情绪,并且抵住台湾那里的压力。


而当时中芯更大的问题,在于鱼和熊掌难以兼得,芯片产业有个特点,就是赢者通吃最顶尖的技术企业,是能垄断绝大多数利润的。


中芯才起步,虽然起步很快,但要追技术就必须不断烧钱研发,这导致中芯连年亏损。2000年,中芯创办,2007年,亏损1950万美元,2008年,亏损4.4亿美元,2009年,亏损8亿美元。


注意中芯的性质,它不是国企,创办人张汝京必须要对大股东负责。


于是刚才这群2001年入股中芯的大股东们,开始逼宫张汝京。


大股东要求中芯减少亏损,减少新技术研发,把更基础的制程给抓牢了,公司绝不能再这么亏下去了。但是在张汝京心中,掌握中国芯的核心技术才是首位,盈利是次要的。


这就是中芯这家公司诞生的“原罪”,中芯叫“中芯国际”,不叫“中芯中国”。你股东全是中国公司的话,那西方不会卖你技术和设备,可你股东中外合资的话,就不可能放开手脚追赶技术。


最终胳膊是拧不过大腿,中芯连年亏损,再不找钱,企业都撑不下去。


而且屋漏偏逢连夜雨,2009年台积电在美国起诉中芯非法使用高达61个台积电专利项目,要求中芯赔偿10亿美元。


中芯哪里赔得起这钱,试图庭外和解,幸运的是当时台当局是马英九,在马的撮合下,死敌中芯和台积电,庭外和解。


和解公开内容是:中芯分4年共计赔偿台积电2亿美元,同时中芯给台积电8%股权,外加2%认股权。


另外一个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条件是,张汝京立刻辞职,如果张汝京不走,台积电不会和解。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张汝京集中精力追技术,严重威胁台积电的领先地位,张汝京这人不除,台积电寝食难安。


最终,张汝京为了中芯,选择辞职!


张汝京走后,中芯最大的问题还是钱,于是找到了国企“大唐电信”合作。从下面这张天眼查的关系图,我们就能一目了然。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股权穿透


当年中央开始搞国企整合,将过多臃肿无能的国企整合到一起,大唐电信如果不想被整合,就必须拿出点实力,于是大唐认为,控股一家中国最重要的芯片企业,可以成为自己不被整合的筹码。


大唐电信不是省油的灯,它想要控制中芯,可中芯也不是坐以待毙的崽儿。常年支持中芯的江上舟同志,和张汝京是老朋友。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江上舟是前上海市副秘书长,当年中芯在上海创厂时的困难,都是江上舟帮着解决的,江上舟退下来后,就去了中芯任职,当台积电逼迫张汝京辞职后,江上舟09年成为中芯新董事长。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江上舟的企业关系不复杂,退下来后就是一个“中芯人”,担任中芯北京厂和成都厂的法人,另外最高担任到中芯董事长。


江上舟有独到的宏观视野,毕竟是前上海市副秘书长,为了遏制大唐在中芯获得过大话语权,从而破坏中芯发展,江上舟决定再引入一家国企的投资。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股权穿透


2011年江上舟拉来“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中汇金和中国金,投资2.5亿美元,获得11.6%的股权,成为中芯第二大股东。


这里面的差别是,“中投”就是家投资公司,它没有实业,不会干涉中芯发展可“大唐电信”,是有实业的,它会干涉中芯的发展为自己的主营业务服务。


一番操作后,中芯的持股分布,变成了这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终于中芯拿到了新的投资,熬过了破产危机,随后更任命了半导体圈内最懂稳定和平衡的邱慈云来当CEO。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邱慈云这人很厉害,如果张汝京是开创派的话,邱慈云就是稳定派。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公司财报


邱慈云上任仅一年,2012年开始,中芯居然盈利了,要知道中芯在之前近十年的时间里,从未盈利!


邱慈云改变了中芯的,谁都想要长大,但长大的前提是你要能活下去。


如果中芯一直追求先进制程,而不注重成熟工艺,那在公司掌握先进制程前,就会倒闭。


于是邱慈云将重心放在了更成熟的工艺生产,不过度追求先进制程。


大白话讲就是,我们先把走弄好,走的稳了顺了,再来谈跑的事。


中芯这一企业战略的大转变,让中芯的营业收入首次超过100亿,并且再没低于过100亿。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中芯,走的稳了!


然而花无百日红,鱼和熊掌总难兼得!


中芯稳定后,对于邱慈云过于保守的批评却越来越多。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张汝京时期,中芯对于新技术的资本投入总在30%-50%之间。可邱慈云上台后(图上红框),2012年6%,2013年8%,2014年8%,2015年多了点16%。


要知道中芯的成分正在慢慢改变,随着国家对半导体产业的高度重视,中芯自然成了重要的目标企业国家的要求很简单,中芯,掌握先进的自主技术,尤其是当2014年国家半导体大基金成立后,中芯立刻获得注资。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股权穿透


除了国家半导体大基金外,随后几年国企结构调整基金,中国保险投资基金等一大票不差钱的“国字号投资公司”纷纷注资中芯。


中芯,“不差钱”了!


邱慈云,也就完成了他的历史任务。


其实这里面没有什么对错可言,张汝京和邱慈云都是对中芯贡献巨大的人张汝京的离开,是因为中芯跑的太累了,快跑不下去了邱慈云的离开,是因为中芯走的太慢了,该跑起来了!


而接替邱慈云的,正是被誉为半导体奇才的梁孟松。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这位梁孟松和台积电有仇,是真有仇。2006年台积电开始内斗,内部最重要的研发部老大“蒋尚义”退休了,张忠谋决定拆分研发部,搞双首长制,一个首长已经内定是辈分最高的“罗唯仁”,而另一个首长,在“梁孟松”和“孙元成”两人中挑选。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最终梁孟松竞争失败,台积电几乎不提真正原因,只是高层采访时别有意味的讲了句:“梁孟松很厉害,可性格有时候……”


竞争失败的梁孟松被张忠谋找去,安排他去“超越摩尔办公室”(“more than Moore”)。


这是张忠谋认为的芯片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加强现有制程,开展芯片多样性研究,例如微机电系统,车载芯片,感测器芯片等。另一个方向是不断突破制程,从5纳米,到3纳米,再到2纳米,芯片越做越小。


梁孟松从来想干的就是第二个,不断突破先进制程,可张忠谋却让他去搞第一个,梁孟松认定这是老板对我的羞辱,是明升暗降。


多年后,当梁孟松“背叛”台积电被告上法庭时,他在法庭上曾哭诉说:“我在超越办公室几个月,完全不受重视,也无事可干,大家都知道我被下放了,被冷落了,我也不敢再去员工餐厅,我怕见到以前的同事,以前的同事也怕见到我,我觉得非常丢人,没脸见人,我对台积电付出了那么多,他们最后就这么对我,把我安排去一个像冷宫一样的办公室。”最终梁孟松辞职,他先去了几年三星,三星的合同满后2017年被挖到中芯。


中芯的邱慈云,是一个让中芯慢慢走起来的人(扭亏为盈)。


而2015年后,历史赋予中芯的任务是,跑起来,加快速度跑起来。


此时,整个半导体圈就没比梁孟松更适合中芯的人才了梁孟松,特别擅长跑。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芯片制程中,20纳米是一道能掐死人的难关,因为当制程要到20纳米以下是,就要采用FinFET技术(鳍式场效电晶体),没这个技术,20纳米下,想都别想。梁孟松刚到中芯时,中芯技术还停留在28纳米,由于无法掌握FinFET技术,20纳米的试产良率不到30%,14纳米的试产良率,更只有惨痛的3%换句话说,14纳米,你生产100个,不合格97个,这东西是没法用的。


然而梁孟松到中芯后,立刻展现强大技术能力,他带领着一批熟成的工程师,向中芯高层夸下海口,两年内,让中芯制程从28纳米直接进军14纳米,跳过中间的20纳米。


很多人都认为梁孟松是在说笑,造芯片要是像他嘴巴上说的那么简单,那中国芯片就不会被卡脖子那么多年了。


但梁孟松兑现了他的承诺,他是个奇才,性格或许不讨人喜欢,但从不夸口自己做不到的事。2018年,中心发布新闻稿:14纳米研发获得重大突破,大陆第一代FinFET技术进入客户导入阶段(客户导入阶段,就是良率超过90%准备量产了)


一年后,2019年在浦东的中芯生产线上,大陆第一代14纳米FinFET技术芯片,成功量产。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后来为了感谢梁孟松的贡献,中芯国际直接给他送上购股期权。


梁孟松获得的份数,和董事长周子学一样多,659117份。


和2001年中芯国际就建立“中芯学校”和“幼儿园”一样,人才人才人才,永远是中芯最重要的资源。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从天眼查来看现在中芯的核心团队成员包括:1,周子学(董事长)2,蒋尚义(副董事长)3,梁孟松(首席CEO)4,周梅生(副CEO)

周子学没话说,党员,工信部总经济师,退下来后掌管中芯(之前的江上舟2011年因病去世)。当年就是周子学早早选定梁孟松,又动用两岸多重关系,将梁孟松挖来了中芯,周子学也是托起中国半导体发展的尖兵,管理和任职多家重要的半导体企业。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而周梅生是梁孟松手下第一大将,当年在台积电时,周梅生就是梁孟松手下的,后来梁孟松去三星,周梅生不喜欢韩国没跟着去,可当梁决定去中芯后,周梅生立刻从台积电去了中芯。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而这张中芯核心高管图上,是有隐患的,最大的隐忧可能就在第二位的蒋尚义,和第三位的梁孟松身上。


梁孟松2017年决定来中芯时,一个潜藏的大家心里,心照不宣的原因是,蒋尚义走了,蒋尚义也曾是中芯董事,2016年正好在梁孟松来的前一年,辞职离开了中芯。


而蒋尚义这个人非常重要,在华人半导体圈子里人缘极好,人称蒋爸,他和台湾半导体教父张忠谋也是老同事,老朋友“张家”和“蒋家”的私人关系也很密切,张忠谋二婚的老婆,就是蒋尚义撮合的。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张忠谋二婚老婆“张淑芬”的前老公,是台湾化工所所长吴丁凯,而吴丁凯和蒋尚义又是老朋友。


蒋尚义就夹在张忠谋和张淑芬之间,把这桩婚事撮合了。


蒋尚义这人在半导体圈的人脉非常强大,属于谁都要给点面子的类型。


除了梁孟松,梁孟松和台积电有仇,尤其对张忠谋和蒋尚义这两人。


当梁孟松去三星帮忙,对付台积电后,张忠谋也召回了退休的蒋尚义,担任董事长顾问,蒋尚义回来,就一个任务,阻止三星技术超越台积电,蒋尚义用了两招来对付三星,第一招技术战,大幅增加技术投入,维持对三星的技术领先。第二招,法律战,你三星的技术追赶动能来自于“叛将”梁孟松,那我就搞梁孟松,台积电对梁孟松发起一桩接一桩的侵权诉讼,外加控告梁孟松窃取公司机密。


上面提到的,梁孟松在法庭上哭了起来,诉说在台积电受的委屈,这一切就都发生在蒋尚义让台积电起诉梁孟松之后。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所以你说,这梁子大不大,是不是大了去了?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


当蒋尚义和梁孟松的名字,同时出现在中芯高管名单上时,圈内人的心情只有震惊,震惊,震惊!


而且蒋尚义回中芯,周子学事前完全没有通知过梁孟松。你想想老板对你说,明天你的仇人要来公司上任了,而且还当你的上司,试问你会怎么想?所以周子学索性不说,来了个霸王硬上弓,于是梁孟松在去年底发出了这么一封满含愤怒的信。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让蒋尚义来中芯,梁孟松感觉被公司背叛了,他满含愤怒的准备辞职。


那么中芯为什么要搞这一手?为什么明知这两个人有大仇还把他们一起找来,把公司搞得水火不容呢?


中芯是想要搞垮自己吗?


当然不是,周子学也是个老江湖了!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其实很多圈外人不知道,论技术梁孟松是奇才,论搞关系蒋尚义是全才。


为什么明知蒋梁两人不合,还要拉到一起?最根本原因是无可奈何的美国封锁。


由于美国对中国展开的一波波技术和设备封锁,中芯想要追赶台积电先进制程的难度越来越高,此时急需蒋尚义这么一位半导体圈大佬,来磨合外部的各项关系,无论是从外部获取人才,还是从外部获取设备,都需要一个大将去巧妙的周旋,蒋尚义,就是这个任务的不二人选。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当蒋尚义来中芯仅两个月后,中芯就敲定了和荷兰ASML的12亿美元光刻机订单,不过这是DUV深紫外光光刻机,而不是更先进的EUV光刻机。


但这对中芯来说已经非常重要了,如果敲不定这12台DUV光刻机,中芯会更困难。


要想让荷兰松口EUV光刻机需要的是国家层面和公司层面的共同努力,光靠中芯一家企业,搞定DUV光刻机已经是极限了。想让美国放松对EUV光刻机的管制,就必须在中美第二阶段贸易协议上下功夫,美国如果想要“二阶段贸协”,是否松口光刻机管制就是一个重要谈判筹码,通过国家和企业两方面的一起努力,中芯才可能获得EUV光刻机。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之前芯片诈骗集团弘芯,高薪请蒋尚义去当高管,也是通过蒋尚义的关系,才购得一台光刻机可惜的是这台光刻机一天没用过,就被弘芯拿去给农业银行抵债了,离开诈骗集团弘芯后,蒋尚义才到了中芯。


梁孟松是技术人才,蒋尚义在圈内有关系有威望,两人贡献的方向完全不同,缺一不可。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而把蒋尚义拉进中芯当副总,讲白了就是为了以后的光刻机谈判服务的,尤其是更高端的EUV光刻机。


当然这对梁孟松来说确实是个打击,老仇人变成了自己的领导,原本梁孟松气的要辞职,但现在这口气只好压了下去。


那是怎么压下去的呢?也简单,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根据中芯国际的相关财报披露: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2019年梁孟松的总薪资34万美元,而发生了蒋尚义事件后,为了留住他,2020年梁孟松的总薪资大涨到493万美元。这个夸张的薪资涨幅相比之下,董事长周子学是158万美元,都只有梁孟松的三分之一,除了给钱外,中芯还送给梁孟松一套价值两千多万的房子,可能是上海的某处房产。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才,都是为了留住人才。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中美科技的主战场:中芯国际的强势崛起

资料来源:天眼查-股权穿透


天眼查显示,目前中芯国际在国内布局日趋完整,中芯也在经历了张汝京时代,邱慈云时代,梁孟松时代后,进入了一个分工更明确的“新合作时代”,中国芯的问题,最大的阻碍依旧是美国,但我仍然对中芯抱有信心。


因为这20年一路走来,中芯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是在一次次艰辛与动荡中发展到了今天,这么一家有韧性的企业才是最终成大事的企业,中国芯喊了那么多年,真心希望中芯能将他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三星   尚义   光刻   中美   大唐   主战场   天眼   台湾   美国   半导体   中国   纳米   强势   芯片   来源   资料   技术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