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过美国主导的海湾战争,并且还是进攻伊拉克的多国部队成员之一的叙利亚,是如何与西方交恶的?

叙利亚战争从2011年爆发以来已持续长达十年,迄今为止这场战争仍没看到终结的迹象。十年间这场战争已由单纯的叙利亚内战演变成为一场多国参与其中的国际性战争:自叙利亚战争爆发以来黎巴嫩真主党、伊拉克什叶派武装、伊朗、土耳其、俄罗斯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纷纷介入。在过去的十年间这场战争造成了数十万人死亡,数百万人成为流离失所的难民。

在长期动荡的中东地区叙利亚本是一个安稳而美好的存在。曾几何时阿拉伯人中流传着一句谚语:“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2010年叙利亚的GDP约为600亿美元。2011年内战爆发后叙利亚统计部门不再发布数据,不过联合国相关机构估计叙利亚如今的GDP可能为100多亿美元。这意味着长达十年的战争使叙利亚经济缩水近80%。

叙利亚作为阿拉伯世界昔日五个粮食出口国之一如今为解决温饱问题必须从国外进口谷物、大米以及糖等物资。由于叙利亚统计部门已不再发布经济数据,所以我们无法确切知道叙利亚人现在的收入水平,但一个常年饱受战争折磨的国家经济状况如何是可想而知的。尽管我们不知道叙利亚人的收入数据,但我们能看到他们的生活状态:长期的战争破坏了大量基础设施。人们过着一种颠沛流离朝不保夕的生活。

既然连生命尚无法保证,那么工作也就更是奢求。由于大部分企业都已毁于战火,所以社会上就出现大量失业人口。这些人失去了收入来源,也没足够的粮食补给,所以他们只能被迫逃亡——这就是叙利亚难民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一些叙利亚女性不得不以“卖身”的方式需求温饱。如今叙利亚难民问题早已不再单纯只是叙利亚的问题,而是对中东和欧洲大部分国家都造成了一定冲击。

叙利亚的命运不禁令人想起另一个中东国家伊拉克: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伊拉克的外汇储备接近400亿美元,而当时中国的外汇储备只有1.67亿美元。当时伊拉克的人均GDP超过3900美元,而当时的韩国人均GDP只有1704美元。1979年萨达姆刚上台时伊拉克的人均年收入是8100美元。当时在伊拉克工作的局座张召忠的收入只相当于当地人的1/30左右。

要知道局座的收入在当时的国内绝对算得上是高收入。想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的工资水平,再对比一下当时伊拉克人的收入情况就不由得感叹简直就是土豪啊。然而如今的伊拉克在经历1980年~1988年的两伊战争、1991年的海湾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后早已是今非昔比。这其中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可能在有些人看来都是美国和伊拉克之间的战争。

其实伊拉克在这两场战争中所对阵的都是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军。参与1991年海湾战争的有阿富汗、阿根廷、澳大利亚、巴林、孟加拉国、加拿大、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埃及、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洪都拉斯、意大利、科威特、摩洛哥、荷兰、尼日尔、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兰、葡萄牙、卡塔尔、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韩国、西班牙、叙利亚、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英国、美国34个国家。

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也对外宣称有49个国家参与支持了自己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可实际上真正与美国一道参战的只有英国、澳大利亚和波兰三国而已。丹麦尽管也对伊拉克宣战了,但只行政性派了两艘军舰支持美军。至于日、韩等国家则只是为美军提供后勤支援。作为中、俄邻国的蒙古则纯粹是为换取美国的援助才象征性出兵,实际上蒙古派出参战的近千名士兵在伊拉克是一仗没打毫发未损。

1991年参与海湾战争的34个国家名单中赫然出现了叙利亚的名字。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叙利亚也是美国对外宣称的49个支持国家之一。当美国对伊拉克采取行动时叙利亚还曾参与其中,可为什么转过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又把叙利亚给打了呢?这其实也没什么可奇怪的:在1980年~1988年的两伊战争中伊拉克还是美国的盟友,可转过头来美国不还是拉着多国部队把伊拉克给打了。

两伊战争期间美国对伊拉克的支持可谓是不遗余力。其实2003年美国以伊拉克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入侵伊拉克是极为荒唐的,因为伊拉克最早的化学武器正是美国人提供的:两伊战争期间美国给萨达姆送去了几船细菌、真菌制剂。这些化学物品足够萨达姆造出很多化学武器,这也是萨达姆在伊朗使用化学武器的最初来源。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公然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剂在内的化学武器。

然而此举在美国的庇护下没受到任何来自国际社会的制裁。两伊战争后期美国直接派军队摧毁了伊朗大量海军,从而保护了伊拉克的石油设施和运输。1987年伊拉克误射导弹打中了美国驱逐舰,美国却反而将矛头对准伊朗进行报复。如此拉偏架的双标行为早就被美国玩得炉火纯青了。那时的美国对伊拉克的保护可真是没得说——哪怕伊拉克导弹打中自己的驱逐舰还要反过来帮着伊拉克怼伊朗。

从1987年到1991年短短四年间美国和伊拉克就从并肩作战的盟友变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国与国之间从来就没有永远的朋友,也同样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恒不变的利益。美国当年对伊拉克的支持说白了就是要利用伊拉克制衡伊朗,然而这并不表示美国和伊拉克是一条心。苏联入侵阿富汗期间美国也曾支持过包括本·拉登在内的阿富汗圣战者,那么这难道能说美国和这些阿富汗圣战者就是一条心吗?

美国身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最忌讳的就是区域性霸主的存在。即使身为全球霸主的美国在综合实力上强于区域性霸主,可毕竟强龙不压地头蛇:如果在某一地区存在区域霸主,那么这个区域霸主就能凭借天然的地缘优势阻遏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扩张。伊拉克和美国由盟友变仇敌就是因为伊拉克的实力对美国在中东这块直接涉及石油美元霸权的战略要地的势力存在构成了挑战。

像这种因为利益变化而导致盟友变仇敌的事其实并没什么可匪夷所思的。同样叙利亚当年参与了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争并不能说明叙利亚就是美国的盟友。1991年的海湾战争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其实是有所不同的: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是美国纠集自己的盟友对伊拉克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然而1991年的海湾战争却肇始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军事行动。

海湾战争是经联合国授权的:包括我国在内5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没一个投反对票的。参与海湾战争的除了美国的西方盟友之外也有叙利亚、埃及、阿曼、卡塔尔等阿拉伯国家。尽管美国发动这场战争可能是动机不纯,然而这些阿拉伯国家的确是为解放科威特而参战的。叙利亚参与这场战争说白了是阿拉伯世界内部对伊拉克的不满情绪所致,而不是因为追随美国才参加这场针对伊拉克的战争。

叙利亚的阿萨德政权与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尽管都出自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但早年因为争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主导权而分道扬镳。阿萨德家族统治下的叙利亚是一个由什叶派统治的以逊尼派人口为主的国家;萨达姆统治下的伊拉克是一个由逊尼派统治的以什叶派人口为主的国家。长期以来中东伊斯兰国家中逊尼派和什叶派之间一直存在错综复杂的教派矛盾。

萨达姆时代的伊拉克与叙利亚属于两大对立的教派阵营。这也就不难解释叙利亚为什么会支持美国打击伊拉克的萨达姆政权了,更何况伊拉克占领科威特的行为实际上已触碰了当时阿拉伯世界的底线。然而这并不能说明叙利亚就是美国的盟友,事实上叙利亚在冷战时期一直是苏联的盟友。可海湾战争爆发前苏联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叙利亚国内经济也日渐恶化,同时巴以和平进程在当时已是大势所趋。

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叙利亚也不可能在海湾战争中置身事外。至于在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只不过是美国为壮大声势才把叙利亚列入支持国家名单,可实际上叙利亚并没真正参与过2003年美军打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至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叙利亚其实从来都不是和美国一条心。叙利亚之所以参与海湾战争是由于自己与伊拉克的矛盾,而不是像西方国家那样因为追随附和美国。

叙利亚不仅不是美国的追随者,而且与美国的对手俄罗斯关系特殊。1971年叙利亚原总统老阿萨德与苏联签署条约:苏联在塔尔图斯修建海军基地。苏军于1977年开始驻扎塔尔图斯。冷战时期叙利亚是苏联在中东地区重要的战略盟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延续了与叙利亚的友好关系。叙利亚之所以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敌视除了与俄罗斯的特殊关系之外还因为叙利亚是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发源地。

阿拉伯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是阿拉伯世界从大西洋至阿拉伯海的所有人建立一个有着共同语言、文化、宗教与历史遗产的国家: 早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旨在通过反对外来侵略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后期则转而谋求阿拉伯各国在政治上协调一致。有着强烈的民族意识、以统一阿拉伯世界为己任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最早就是在叙利亚成立的,此后逐渐在阿拉伯各国创建了自己的分支机构。

1958年叙利亚为实现统一阿拉伯世界的目标曾与埃及、也门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叙利亚前总统老阿萨德毕生都将实现阿拉伯民族的统一作为奋斗目标。老阿萨德曾感叹:“阿拉伯统一不仅仅是一种感情,它是永恒的历史真理,是阿拉伯主义力量的源泉,还是全体阿拉伯人民争取与世界上其他人民平等相处的斗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发展到了顶峰。

那时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都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积极参与者。第四次中东战争失败后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遭受重创。在埃及改变政策、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权被武力颠覆后叙利亚已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最后的火种,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是不愿意看到阿拉伯世界出现政治统一现象的。阿拉伯世界共有22个国家、近3.5亿人、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

同时阿拉伯世界还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巨大的石油资源。拥有如此天分的阿拉伯世界完全有潜力成为世界权力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如果阿拉伯世界实现了内部的团结、统一,那么势必导致西方世界对该地区的控制力被削弱。这自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所不乐意见到的。本着打蛇打七寸的原则把作为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发源地的叙利亚打掉自然就被西方世界提上了议事日程。




在长期动荡的中东地区,叙利亚本是一个安稳而美好的存在,甚至阿拉伯人中流传着一个谚语:“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

然而,2011年,一场“阿拉伯之春”,叙利亚天堂转瞬变地狱。

叙利亚总面积(包括戈兰高地)185180平方公里。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毗连,西南与黎巴嫩、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抛开石油资源不说,仅看这个地理位置,堪称阿拉伯世界的心脏地带。

从公元前8世纪起,叙利亚地区先后被亚述帝国、马其顿帝国、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欧洲十字军、埃及马穆鲁克王朝和奥斯曼帝国依次统治。

一个世纪前,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崩溃,叙利亚成了法国委任统治地,后又被英法哥俩联合瓜分,尤其是法国,在叙利亚大地上播撒了不少“法兰西风情”。所以,英法两个老牌欧洲“列强”对这片热土,相当的有“感情”。一个世纪后,又来联合空袭叙利亚。

二战后,法国人依依不舍的结束了“委任统治”,给叙利亚留下了一套所谓的“法式民主”。无奈,叙利亚人不怎么会用,这就为后来阿萨德家族的独裁和阿拉伯复兴党一党独大,提供了土壤。

阿萨德家族和阿拉伯复兴党上台时人气很高,很大程度上跟他们画了个“出色的大饼”有关。绘声绘色的标榜自己能复兴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对,没错,人家就是用社会主义大旗积攒的人气。

实际情况呢,大半个世纪过去了,阿萨德一家两代人,既没能复兴阿拉伯民族,也没建成社会主义,甚至难以实现社会公正。阿拉伯复兴社会党长期一党专政,实行家族式的独裁统治,大搞父传子的那一套。毕竟,叙利亚叫“共和国”,还搞父子传承,的确有点说不过去。

这方面有多明显,举个例子:2000年,老阿萨德去世了,叙利亚国会赶紧修改了宪法,把总统年龄下限从40岁改到34岁。为毛?因为那一年,眼科医生巴沙尔只有34岁。

半个世纪来,复兴党高层生活奢侈腐化,社会贫富差距大,民生出现问题。而且,沙尔政府是典型的世俗统治,很多势力强大教宗教人士,一直瞅他们不顺眼,还有复杂的教派争斗等等。

然而,这些都不是最直接的原因。沙特也独裁专制,政治也贪污腐化,女性权益都得不到保障,却受到美国的百般“溺爱”。所谓亨廷顿的“文明的冲突论”也解释不通,要是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文明就是本质上不相容的,那么沙特和美国怎么就闹不起来呢?

甚至,巴沙尔上台后,一度曾跟西方非常交好,他本人也倡导世俗化的生活,还向西方学习,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改革,这个时期也被称为“大马士革之春”。

这些改革,让西方国家认为这叙利亚出现了向西方政体转化的苗头,喜出望外,抱了很大希望。

因此,一段时间里,巴沙尔夫妇是西方各国首脑的“座上宾”,白金汉宫、爱丽舍宫都用过膳,喝过下午茶。

比如,2002年12月,巴沙尔夫妇出访英国,受到了英国女王亲切接见,与时任首相布莱尔共进晚餐。据说,因为两口子太有“范儿”了,英国差一点为巴沙尔授勋。

2009年,时任美国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克里曾赞巴沙尔“慷慨、友善”,在温馨的气氛中,克里夫妇和巴沙尔夫妇非常亲密的用餐、交谈;而到了2013年,克里当国务卿时,又指正巴沙尔是个“暴君”。

还有叙利亚第一夫人阿斯玛,高学历,精通五国语言,从小接受的英式教育,是西方国家和时尚界的宠儿,西方媒体曾称她为“叙利亚的黛安娜”。时尚杂志Vogue曾这样形容她——“阿斯玛是最具吸引力的第一夫人……沙漠玫瑰”,爱屋及乌的各种溢美之词,形象简直不要太完美。

甚至,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前一年,在爱丽舍宫,时任总统萨科齐还跟巴沙尔老友般的拥抱,相谈甚欢。不过,利比亚的卡扎菲上校,生前也同萨科齐脸贴脸的拥抱过.....

然而,一年后,老友变新仇,还貌似是不共戴天的那种。

这很多程度上因为,西方国家发现,巴沙尔的“新政”并不是自己想的那种一边倒,亲西方的同时,还跟俄罗斯打的火热。所以,西方各国感觉自己不但没拿到预期的好处,还受到了愚弄,由此心生怨恨。

此外,就是打给俄罗斯看。目前,叙利亚成了俄罗斯在中东地区硕果仅存的据点和南下印度洋的通道。要想封堵俄罗斯,换掉巴沙尔,在叙利亚重新搞个亲美政府最有效。

加之,巴沙尔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来的太猛,加大了叙利亚贫富分化,造成了一些民众反对巴沙尔。正好还遇上了“阿拉伯之春”,这个非常理想的“导火索”。

此外,还有沙特在吹枕边风,上窜下跳的搞事情。

作为石油出口大国,沙特发现中国跟伊朗、巴基斯坦的合作越来越真实,俄罗斯也在亚欧市场跟自己“抢买卖”,出口份额受到了威胁,所以他需要新的市场。

但是苏伊士运河的运力不能通行25w吨以上的游轮,大型油轮只能通过南非好望角,成本高效率低,所以欧洲国家们都选择俄罗斯。如果能打通叙利亚的这个地中海通道,把石油直接用管道卖给欧洲,一切就完美了。所以,通过叙利亚建设一条通往欧洲的能源管道是沙特的理想,毕竟如果不走叙利亚,就得绕道巴勒斯坦地区,明显更行不通。

然而,人家叙利亚是俄罗斯的好兄弟,自然没同意这个输油管道俄规划,搞得沙特怀恨在心。一看有能换掉巴沙尔的机会,自然欢呼雀跃,出力帮衬。

总结起来就是,国与国的外交,本质都是在寻求利益最大化,什么源远流长的传统友谊,那都是装样子的,可能不真信。

当巴沙尔政权有利于自己利益的时候,西方国家就认为他是个正面形象,积极合作,一副友善面孔;当西方发现巴沙尔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乖,换掉他可能会获得更大利益时,就赶紧“安排”他使用化学武器。都没正经查一查,拿出个视频当证据,美国就大大方方的联合英法,直接朝大马士革扔导弹了。

本人文章一律原创,拒绝他人抄袭、任意转载,如遇到类似“白鹿野史”这种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诉到底!




在海湾战争期间,叙利亚参加美国主导的多国部队,并不能因此认为叙利亚就是美国的盟友。

虽然叙利亚的阿萨德政府与伊拉克的萨达姆政府“师出同门”,但双方早早就因为争夺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主导权而分道扬镳,同时伊拉克占领科威特实际上已经触碰了当时阿拉伯世界的底线

当时阿萨德政府参加多国部队有他的自身考虑,毕竟当时的苏联正在风雨飘摇,叙利亚国内的经济开始恶化,同时巴以和平进程在当时已经是大势所趋。不管从哪个角度讲,叙利亚也不可能置身事外。

既然提到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小编觉得有必要从阿拉伯民族主义的角度解释下,西方为何必须颠覆巴沙尔政权?

叙利亚一直被称为“阿拉伯民族主义跳动的心脏”;

阿拉伯民族主义——其中心思想是阿拉伯世界从大西洋至阿拉伯海的所有人建立一个有着共同语言、文化、宗教与历史遗产的国家。 早期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旨在通过反对外来侵略实现民族独立,建立一个统一的阿拉伯国家或联邦,后期仅谋求阿拉伯各国在政治上协调一致

叙利亚是阿拉伯民族主义思想的发源地,同时,老阿萨德以及其背后的叙利亚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也是这种思想的积极践行者,将实现阿拉伯民族的统一作为其奋斗目标。


(中东雄狮,哈菲兹 阿萨德)

哈菲兹-阿萨德曾感叹,“阿拉伯统一不仅仅是一种感情,它是永恒的历史真理,是阿拉伯主义力量的源泉,它还是全体阿拉伯人民争取与世界上其他人民平等相处的斗争。”

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顶峰,埃及、叙利亚、伊拉克、利比亚、也门都曾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积极参与者。随着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失败,埃及倒向美国,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遭受重创。

虽然巴沙尔不像其父哈菲兹-阿萨德那样高调,但其政策主张仍然保留了强调“阿拉伯属性”。尤其在埃及改变政策、伊拉克和利比亚政权被武力颠覆后,叙利亚已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最后的“火种”。

西方愿意看到一个“政治统一”的阿拉伯世界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对照下上面那几个“积极分子”的下场就完全能够得出答案。。。

阿拉伯世界共包括22个国家,拥有近3.5亿人口,领土面积超过1400万平方公里,处于亚欧非大陆的中心,同时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巨大的石油资源,如此“天分”的阿拉伯世界完全有潜力成为世界权力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有一点可以肯定,阿拉伯世界如果实现内部的“团结、统一”,西方将失去对该地区的控制,因此只有中东维持分裂、内讧局面,才符合西方战略利益。

如何让中东地区持续分裂?

最好的办法就是将所有有机会促进中东地区团结的可能性全部扼杀,而巴沙尔政府以及背后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就是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最后“火种”。


在叙利亚陷入战乱前,叙利亚在阿拉伯世界中的政治影响力非常巨大,甚至和它的体量极不相称。

1979年,埃及和以色列媾和,愤怒的阿萨德与埃及断交,组织起“阿拉伯拒绝阵线”,把埃及直接踢出了阿盟。

在1994年的“巴以和平进程”谈判中,老阿萨德合纵连横,俨然成了阿拉伯世界的盟主,最后利用总部设在大马士革的巴勒斯坦10个反对派组织以及叙利亚对黎巴嫩的特殊影响这两张王牌,迫使克林顿承认叙利亚在中东和平进程中具有“决定性作用”。

叙利亚在阿拉伯世界的影响力甚至让以色列的开国总理本-古里安感叹“无埃不战、无叙不和”。

叙利亚在阿拉伯民族主义运动中的地位和其在阿拉伯世界中的巨大影响力,成为了巴沙尔的“原罪”,不管他如何向西方靠拢,如何进行民主化改革,都没有办法抹除掉身上的阿拉伯民族主义印记。

只有将叙利亚巴沙尔政权直接推倒,才能将阿拉伯民族主义的“最后火种”彻底掐灭,堵死阿拉伯民族复兴之路。只有整个阿拉伯世界分崩离析、永无团结,才完全符合西方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海湾战争   叙利亚   伊拉克   两伊   大马士革   美国   中东地区   阿拉伯   埃及   中东   俄罗斯   民族主义   盟友   主导   部队   成员   国家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