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沙俄远在欧洲却能控制远东北方,而历代中原王朝却不能?

提起近代中国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人士所著作品可能大家首先会想起的是林则徐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实际上当时还有一部系统介绍世界各国概括的作品就是徐继畬的《瀛寰志略》。在这部书中对当时的沙皇俄国有如下记载:“彼所有者多北裔穷荒之土,其东部层水积雪,草不繁,牲不育,不可游牧,故漠北诸部弃而不居,俄人得之,政其皮、矿其利,所谓人弃我取,非力能驱除而据为己有也”。

这段话的大致意思就是:俄罗斯的国土主要集中在北方高寒地带,工农业水平落后,甚至就连漠北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难以在此生活,因此当地只生活着一些最为原始的渔猎采集部落,俄罗斯得以较为容易地征服广袤的领土。俄罗斯的历史起源于东欧平原上的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一部自西向东扩张的历史。如今俄罗斯四分之三左右的国土都分布在亚洲。

按说中国与北亚地区在地缘距离上要更接近才是,可为什么最终这片广袤的土地最终却归了俄国呢?在徐继畬的《瀛寰志略》中提到了一个词“人弃我取”。当然这里所谓的“人弃我取”是在站在俄国的立场上说的,所以徐继畬的意思是中国主动放弃使俄国得到了亚洲北部的广袤领土。在清代以前历代中原王朝绝大多数最北部只推进到长城阴山一线,再往北的地区则处于漠北游牧渔猎部族的控制下。

古代中国在地理位置上是与世隔绝的。这里所说的中国不是指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是指中华文明最初诞生的长江、黄河中下游流域。这也是”中国“一词最早所指代的地区。在这一地区的东部是浩瀚无垠的大海,西部是一望无际的荒漠和巍峨的青藏高原,北部与草原地带相接,南部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大海、荒漠、群山在当时的条件下都是难以跨越的天然地理屏障。

唯独北部的草原森林地带和中原地区之间是不存在天然地缘屏障的,所以自古以来历代中原王朝最大的外患就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渔猎民族:商周时期的犬戎、春秋战国时期的北狄、秦汉时期的匈奴、北魏时期的柔然、隋唐时期的突厥、北宋时期的契丹、南宋时期的女真、明代的蒙古......当中原王朝强大时也曾组织过大规模的征讨:封狼居胥、燕然勒石、犁庭扫穴......

当中原王朝衰弱时北方民族则不断袭扰中原地区,甚至在宋末、明末入主中原问鼎天下。对古代中原王朝威胁最大的北方民族有两支:一支是生活在蒙古草原的匈奴、突厥、契丹、蒙古等游牧民族;一支是生活在东北森林地区的操满-通古斯语言的渔猎民族。事实上开创清王朝的满族就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认为的游牧民族。满人祖先所生活的东北地区作为周边遍布低山丘陵的平原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

这和蒙古草原的一望无垠是不同的:长于山涧溪流之畔的满人其实更多的是以捕鱼射猎为生,马是他们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他们还不能简单称之为马背上的民族。不过渔猎和游牧其实是很难完全分割的:东北平原和蒙古草原之间并没什么难以跨越的的地理阻隔——契丹崛起就吞并了辽东的渤海国;金国强盛时期蒙古草原上的塔塔尔、蔑儿乞、克烈以及后来的成吉思汗争相接受金国册封。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叶赫部就被认为具有蒙古血统,甚至在创建满文时也大量借鉴蒙文词汇——清代定制:凡皇子六龄入学时遴选八旗武员弓马、国语娴熟者数人,更番入卫,教授皇子骑射,名曰‘谙达’,体制稍杀于师傅,盖古保氏之责。看过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的朋友可能就知道其实“谙达”这个满语词汇就来自蒙语的“安答”——意思是伙伴、朋友。

中国历史上崛起于蒙古草原的游牧民族和崛起于东北林区的渔猎民族交替号令北疆。正是这些民族与中原王朝长期的征战、贸易、和亲以及人民之间的民族文化交流塑造了今天中国的版图。如今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显然不是一天形成的,然而中国的领土扩张和西方国家有一点很大的不同:中国的扩张是通过民族间的交流融合自然实现的,而不是向西方国家对待印第安人那样直接用武力征服。

历史上中原王朝的扩张也曾采取过军事手段:汉唐鼎盛时期就曾创造过封狼居胥、燕然勒功这样的赫赫武功,然而这种军事征服的方式会随着中原王朝势力衰弱时出现强烈的反弹。因此历史上中原王朝的扩张更多是通过政治攻心、经济革命、文化交流的方式实现的。诸葛亮对孟获等南中少数民族首领的攻心策略就是这样一种典型例子:通过攻心手段使这些少数民族首领自愿归顺中原王朝。

这种扩张模式是通过民族间的交流融合形成一种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这比起西方国家那种用赤裸裸的武力进行扩张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模式。这种潜移默化的模式其实比武力扩张更有力量:如今美国的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亚裔各族群之间依然泾渭分明,然而中国各民族之间却能实现大团结。这是因为我国各民族在历史上一直是在自然融合,而美国的各族群是在不到两百年时间里强行捆绑在一起的。

潜移默化的确比武力扩张更有力量,但潜移默化的作用要生效却需要漫长的过程。中国用了数千年时间才把版图塑造成今天这样子。相比之下西方列强在近代用武力扩张的方式就能在短时间内塑造一个个殖民大国,然而这些殖民大国由于没能理顺内部关系大多都在二战后分崩离析了。中国这种自然融合的扩张方式不仅需要漫长的过程才能见效,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可能不断出现反反复复。

像汉唐时期中原王朝强盛之时就曾在漠北、西域等地设有安北都护府、西域都护府等行政管辖机构。到了两宋时期不要说效法汉唐开拓漠北、西域,即使连中原王朝传统固有的燕云十六州都丢了。汉唐全盛时期中原王朝的版图一度向北推进到贝加尔湖、向西推进到咸海,可随着后来中原王朝的日益衰弱又不得不放弃这些地区。直到明代中原王朝的北境又退回到了长城阴山一线。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之间实际上处于一直持续拉锯的状态:中原王朝强盛时也曾拓展到漠北地区,北方民族强大时也曾一度入主中原。这种拉锯状态最终在清代发生了变化:清朝本身就是崛起于东北森林中的渔猎民族。像满人这样的渔猎民族本身就和蒙古这样的游牧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所以清代最终得以彻底解决之前明朝200多年都无法解决的蒙古边患问题。

当然清朝也不是一夜之间就解决了蒙古边患问题:就在清军入关之时西北地区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的势力也正悄然壮大。清王朝经过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主80多年的连续征战终于消灭了准噶尔汗国。至此绝大部分蒙古部落都已臣服于清王朝,西藏、新疆等地也被纳入清王朝的统治之下。清王朝成为了一个同时涵盖满、汉、蒙、回、藏等各族系的多元帝国。

然而就在清朝刚解决完传统的北方边患问题时一个新兴强国却赫然崛起在清王朝的北方。这个国家带给清王朝的边患问题甚至比起过去的漠北诸部所造成的传统边患更大。这个国家就是我们在全文一开头提到的沙皇俄国。沙皇俄国的前身是崛起于东欧平原的莫斯科大公国:13世纪蒙古西征时期莫斯科大公国成为了蒙古金帐汗国统治下的一个附庸小国。

莫斯科大公国通过为蒙古可汗征收贡赋和征讨不听号令的公国而取悦于蒙古金帐汗廷。莫斯科大公国趁机利用蒙古人的威势趁机削平群雄,从而得以逐渐完成了罗斯诸公国的统一。1378年夏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伊凡诺维奇率领罗斯诸公国在沃扎河和金帐汗国大打出手,战后莫斯科大公国从蒙古人的统治下赢得了独立,但在1383年金帐汗国的脱脱迷失再次入侵莫斯科。

1480年日渐强大起来的莫斯科大公国彻底摆脱了蒙古的统治。到16世纪初莫斯科大公国已兼并了特维尔、普斯科夫和里亚赞等罗斯公国,又从立陶宛人手中收复了斯摩棱斯克。至此一个北起白海、南至奥卡河、东临乌拉尔山、西达第聂伯河的统一的俄罗斯国家宣告诞生,然而这仅仅只是俄罗斯民族扩张史的开始。1598年沙皇俄国征服了由蒙古金帐汗国分化出来的失必儿汗国。

失必儿汗国被征服后俄国人已越过作为亚欧分界线的乌拉尔山进入到西西伯利亚平原。这时的西伯利亚并没形成统一的国家,而是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原始部族。俄国人用火绳枪征服了这些西伯利亚的原始部族。截至1637年俄国人已推进到鄂霍次克海一带。1697年沙俄在远东的扩张已推进到堪察加半岛。沙俄在征服西伯利亚的广袤土地后又将目光瞄准了南方黑龙江流域的肥沃黑土。

1643到1644年间哥萨克人瓦西里·波雅尔科夫沿黑龙江而下进行探险考察并建立了雅克萨城等要塞。直到1685年清军对俄军发起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然而这一时期蒙古准噶尔汗国崛起成为同清帝国和俄罗斯在北亚并立的三大地缘势力之一。在1689年8月27日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中清政府为避免沙俄和准噶尔结盟还是在贝加尔湖等地对沙俄进行了让步。《尼布楚条约》的签订使沙俄暂时消停了下来。

然而鸦片战争后沙俄眼见英、法等国在中国攫取利益又开始蠢蠢欲动。1858年5月28日沙俄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迫使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瑷珲条约》: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由此被划归俄国,与此同时乌苏里江以东(含库页岛在内)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1860年沙俄要求清政府承认《瑷珲条约》的有效性并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予以确认。

沙俄得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得以割占包括库页岛在内的乌苏里江以东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紧接着沙俄又把目光投向了位于中国西北的新疆以及与之接壤的中亚藩属国。1864年10月7日《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和斋桑淖尔(今斋桑泊)南北44万平方公里领土。1865年5月米哈伊尔·切尔尼亚耶夫少将率领1900名俄军携带12门大炮侵入中亚浩罕汗国。

1868年5月2日3500名俄军攻克布哈拉重镇撒马尔罕并在几个月后将浩罕和布哈拉两个汗国并入俄国版图。1869年冬一支俄军小分队登上里海东岸的克拉斯诺沃茨克(今土库曼斯坦巴希),在这里俄军建立了窥视希瓦汗国的前哨基地,1873年春俄军集结起1.3万人马分别从塔什干、奥伦堡和克拉斯诺沃茨克三个方向攻入希瓦汗国,当年5月28日俄军攻陷希瓦全境。

1871年俄国侵占中国新疆伊犁。1881年2月12日签订的《中俄伊犁条约》归还了伊犁,但仍割让塔城东北和伊犁、喀什噶尔以西约7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1884年沙俄又越过本身就是由不平等条约划定的边界线非法侵占帕米尔地区。在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沙俄所制定的“黄俄罗斯”计划把中国东北、内外蒙古、新疆等地都作为自己的势力范围。辛亥革命期间沙俄又趁机煽动外蒙古独立。

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已征服了北亚、中亚大部分地区。历史上最后的游牧帝国其实最终是被清朝和沙俄瓜分了。在过去的数千年间中原王朝曾与北方民族持续拉锯,可为什么沙俄却能在短短几百年间征服北亚、中亚的游牧帝国呢?沙俄在向东方扩张的早期阶段所面临的主要对手是由蒙古金帐汗国分化出来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国、西伯利亚汗国这几个游牧汗国。

然而这几个游牧汗国内部都相当松散:西伯利亚汗国600万平方公里的疆域看着挺大,可实际上却只有不到20万人口。西伯利亚汗国事实上只有可汗所在的都城过渡到了城邦国家文明阶段,而其他名义上同样归属西伯利亚汗国的地区其实仍处于原始的氏族部落文明阶段。当地分散居住的渔猎部落在组织力动员力上远远不及俄国,加之俄国从欧洲引入的火绳枪等先进装备进一步放大了双方的差距。

这时俄国人相对于游牧民还只具有相对优势:火绳枪有时并不一定就能战胜游牧民的弓箭。然而等到18世纪、19世纪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后机枪取代火绳枪成为欧洲各国士兵的标配。网上有这样一句话“自从机枪问世以后游牧民族都变得能歌善舞了”。事实上机枪的问世直接导致了游牧民族的骑兵彻底走下历史舞台。从此游牧民族在世人面前的形象由彪悍善战变成了能歌善舞。

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所改变的不只是武器:迈入工业文明的俄国用近代化的社会管理制度代替了以往中原王朝所采用的册封、和亲、贸易等羁縻手段治理游牧民族,与此同时还向当地迁徙了大量的俄罗斯农民,在各个游牧部族之间人为制造矛盾分而治之。当俄国人的统治手段发生变化时当地的游牧民也在发生变化:他们渐渐抛弃了祖祖辈辈居住的帐篷,住进了和俄罗斯人一样的砖瓦房。

就这样生活在北亚、中亚的游牧民2000多年来的生活习性从整体上被改变了。这种习俗文化的改变导致新的游牧民族强权再也不可能建立起来了。为什么中国没能像俄国这样同化北亚、中亚的游牧民族呢?这在本质上是因为俄国站在了时代的风口上,因为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是有本质区别的。农耕文明条件下农业种植潜力是衡量土地价值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

在这种状态下东北地区、蒙古草原、西伯利亚、中亚地区等不适宜农耕的地区很自然就被中原王朝视为缺乏价值的鸡肋。农耕时代生产力的有限导致人类征服自然能力相对有限。那时世界各大地缘板块之间的有效交流严重不足:海洋、荒漠、山脉这些自然地缘屏障的存在导致各板块彼此之间的交流相当有限。要奢望汉、唐这样的强势中原王朝能做到像工业革命后的俄国一样未免要求太高了。

作为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清朝倒是与沙皇俄国同时代,然而闭关锁国的清王朝并没跟上世界工业化的潮流。等到晚清时期展开效仿西方工业化浪潮的洋务运动时清朝的国力被沙俄甩在后面已成为既成事实。不过在清朝前期倒是有实力与沙俄在北亚、中亚等地一争长短:清军入关是在17世纪,西方的工业革命是在18世纪。清朝前期的国力其实并不弱于沙俄。

遗憾的是在清朝最鼎盛的康乾时期正赶上与准噶尔汗国的战争。雅克萨之战本来是以清军获胜告终的,然而清王朝为避免沙俄与准噶尔这两大宿敌结盟就只好对沙俄让步。这时的清王朝的汉化程度正在逐渐加深,所以清王朝看待北亚、中亚等地的心态也和传统的中原农耕王朝差不多。如果用这些满清朝廷眼中的“无用之地”换取分化沙俄与准噶尔这两大宿敌的结果在统治者看来是划得来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回答的第8359条回答。

其实还是一个领土观的问题。

很多人不知道,斯拉夫人最初都是游牧民族,他们用了很长的时间,才逐步进行农耕。

而即便到了近代,沙俄国内仍然有大量半农半牧的族群,诸如哥萨克之类。

这就是区别。

对于农耕民族,比如中国人来看,只有可以耕种的土地才有价值。

大家很疑惑,为什么中国长城不向北慢慢蚕食过去,逐步将蒙古草原侵吞掉。

为啥?

因为蒙古草原的降水量太低,古代农业灌溉技术又落后,这里几乎无法种植什么农作物。


所以,对于汉人来说,蒙古草原就是废物,不能种地来拿干嘛?

还要派兵去驻守,甚至修建防御攻势,这标准是赔钱的买卖。

但沙俄不同,传统过去游牧民族遗风,他对于领土有着病态的追求。

其实,当年无论中国也好,沙俄也罢,只要能够走到远东,西伯利亚,征服这里毫无问题。

为啥?

因为这里根本就没有人。


著名的西伯利亚汗国,总人口才25万人,分为无数部落,一些部落还处于茹毛饮血的原始阶段。乐观估计,汉国可以出动几千人,但一旦死光也就没有战士了。

所以,哥萨克领袖叶儿马克率领800多骑兵,就敢去征服西伯利亚汉国。

这不是狂妄,以叶儿马克他们骑兵、火器和靠山的优势,对付西伯利亚汗国不承问题。

但是,试问征服了这个汗国有什么意义?

至少随后二三百年是毫无意义的,最多可以提供一些木材和皮毛。但前提是你能将这些东西运出来,况且也不值钱。


而远东就更夸张了。

远东几个主要土著民族,分散在广阔的地区居住,总人口还不到10万。

可以说,根本就谈不上什么征服远东,谁过去谁就是主人了。

但远东有什么?恐怕只有树皮了,更是毫无意义。

而沙俄将这里并入领土,还需要长期管理,派兵,修筑要塞,不断提供后援。

所以,其实这些地方沙俄基本都没有开发,管理也是象征性的。

比如阿拉斯加州,到了1867年卖给美国时,这里只有3000多俄国人,其他都是本地土著。

3000多人,也就是中国一个镇子的人口,而阿拉斯加有近170万平方公里。



当然,中国想要控制远东较为艰难,从东北向北就可以。

不控制远东,主要还是农耕民族没有这种意识,要一片冰雪覆盖的森林有什么用处!

但是,中国人想要控制西伯利亚就难了。

这是因为中国和西伯利亚不接壤,中间相隔着中亚、蒙古高原。


中国历史上,除了唐代以外没有控制过中亚。而蒙古高原,我们正式控制外蒙古还是康熙时代的事情。而外蒙古喀尔喀其实主要也是自治的,管理喀尔喀尚且有些问题,何谈北上再去管理西伯利亚。

况且,那个时候,西伯利亚早已落入俄国人之手了。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明白一点,历代中原王朝不是不能够控制远东,而是不能够一直控制远东。比如说唐朝强大的时候,它拥有广阔的领土。李健有首歌叫做《贝加尔湖》,唐朝大将李靖在公元630年打败东突厥,贝加尔湖地区正式作为大唐的国土,但是唐朝对贝加尔湖地区的连续统治维持了55年,其后又落入突厥人手中。

对于这一点,其实很好解释。因为远东地区的面积实在是过于广阔了。中原王朝强大的时候,可以迫使这片地区不出现具有威胁政权,甚至还能够建立军事据点,对其进行统治。但是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只有真正统治了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才算是真正控制了这个地区。对于如此广阔的地区,如何管理或者统治这些老百姓?更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得不偿失。因为这些地区,不适合人口繁殖,不适合种地,与其占领这些地方,还不是深耕中原。中原王朝主动进攻往往是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边境动乱,并不是觊觎这些地方的富饶。

实话实话,我们占据的土地是东北亚最适合生活的地方。换句话来说,中原王朝的百姓生活水平远远高于这些边境地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对于大部分的百姓来说,没有人愿意在这些地区生活,所以自然这些地区就被其他的民族占领了。中原王朝通常情况下只有上千万的人口,许多地方都没有被开发出来,所以大部分的老百姓是不会去这些地方的。这就形成了一个问题,哪怕中原王朝消灭了北方的游牧政权,往往经过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以后,又会有新的政权出现,到时候中原王朝又会失去对北方的控制。

对于这一点,可以参考东北。东北地区是清王朝的发源地,大清入关不让老百姓入关,目的就是给自己留退路。因为元朝的时候,蒙古人失去中原以后,集体退回到草原了。可是大清中后期的时候,人口规模迅速扩大,这个时候内地的生存压力极大,因此许多人开始闯关东。这种情况下,大量的本土老百姓出关,在东北的黑土地上繁衍生息,所以这块地方就真正被控制了。

再谈谈沙俄,沙俄和现在的俄罗斯对于远东的控制其实是不强的,若干年后多半会出现变数。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俄罗斯在远东只有几百万的人口,大部分的土地都没有老百姓,试问这能够有效控制吗?因为俄罗斯现在还有不错的军事实力以及核武器,所以没人敢现在动手。但是以俄罗斯现在的经济状况和人口衰退速度,若干年后有可能像苏联一样再次解体,到时候远东是谁的就不好说了。

再退一步讲,如果远东地区,俄罗斯的本国人口成了少数一部分,那远东还是俄罗斯的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沙俄   远东   王朝   中原   准噶尔   西伯利亚   中亚   俄国   莫斯科   蒙古   游牧民族   俄罗斯   欧洲   中国   历代   民族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