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道德经的角度里看世界(一)

道德经被誉为群经之首,是集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经书,跟一般所谓的经书有点不同,一般的经书都是描述一些事情,用不同的方式来描述整件事或者整个人物,道德经确实提升个人知识,提升个人能力,提升个人气质的一本书。

很多人谈到道德经就有人想到无为而治,因为这是全书中最容易理解的一个词,也是最容易被断章取义的词,关于这点在以后的文章里会有提及,这里就先不去解释。

道德经分为道经与徳经,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与以往看过的书籍不一样, 以往的书籍是由浅入深,作者带动你的节奏去理解这个书籍。 而道德经确实由深入浅的一本书, 先总结,再归纳,然后举例,在慢慢分解。为了更好的去了解什么是道德经,我们从道经第一篇开始;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前面这是由深入浅,第一章也为总章,也为这本经书的整个思想核心,后面都是围绕着第一章来归纳的。可能很多人又有疑问了看不懂,因为看多人看不懂第一章,就强行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第一章,有不懂的地方就跳过,反正第一章而已很多人觉得没那么重要,恰恰是丢掉了第一章的核心部分,所以后面的越看越糊涂,断章取义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第一章分为几句话,但这些句子的意思是能连接在一起的,如果你不能把你理解的意思连接在一起,那么你的理解方式就有了问题,因为这是一本经书,所有经书都有核心的观点,如果你找不到一本经书的核心观点,那么你经书越看越糊涂,最后甚至开始于断章取义。

道,是一个概念(暂且当作一种概念),可以被描述出来,但跟你现在理解的概念又不一样;名,是一样东西(被描述出来的东西),我们可以把描述出来的东西起个名字,但这名字又不是这个东西本来的名字,只是被我们用这种方式来命名而已。天地一开始的状态是混沌状态,(我们所有的神话故事都是来源于盘古开天辟地,一斧劈开混沌,一方为天,一方为地)这是我们描述出来的天地一开始的样子(就算是如今,这个观点一直都是认为是最可靠的来源,用科学一点的方式描述就是,地球一开始是什么都没有的然后一点一点的物质相遇,融合,不断融合,分解,再融合 形成了一个球体,然后经过几亿年的变化,才形成了如今的地球)物质从混沌状态到真实存在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有。(有,指的是一个过程,不是单单某一种东西,是整个过程和结果,最后这个东西存在了,我们给这东西取个名字,这便是有)所有东西从无到有都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很奇妙的,所以这东西本来就是不存在的既是无,经过过程成为了有,然后我们给它命名,然后这东西又不是它本来的名字,只是我们把它当成这个东西。描述这东西的过程是真实存在的(描述的时候靠的是我们的思想, 而我们思想是没有边界,没有限制的, 提高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识, 我们的思想能无限延伸)描述总会停下来,停下来的时候便是这个结果,便是有 这个概念。因为有“无”这个概念,所以才有“有”这个概念。根据我们的描述这两种东西是一起存在的两个不同的状态和两个不同的概念(这个方式的应用方式在如今生活中亦有例子,而最明显的例子便是电脑,0和1两个代码形成了如今电脑的存在)。 至于最后一句的意思留给你们去猜想 因为这东西关乎于你们怎么去理解【道德经】的核心。

若有不用的理解方式评论出来,讨论是最能加深理解的一种方式,关注我带你从读懂道德经,读懂千古名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道德经   道经   断章取义   经书   混沌   这个概念   角度   状态   概念   核心   名字   两个   过程   东西   思想   方式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