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机器人上天入海武装战场细菌场景不断扩展,看机器人如何战斗

1.机器人在疫情之下承担起更多高危工作

2020年4月,美国机器人公司BrightMachines联合iCobots公司、特拉维夫的Ichilov 医院实验室及Impact实验室开发出一个可在几乎没有人类参与的情况下处理新冠肺炎测试样品的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机器人单元、双传送带、机械臂和机器视觉系统构成。机器臂可打开不同大小的试管,从中抽取待检样品到控制管中,视觉系统在整个过程中进行验证。该系统可实现全天候测试,有效降低了医护人员在检测过程中被感染的风险,同时极大提升了检测效率。

2020年5月,韩国电信运营商SK电信与韩国欧姆龙电子公司共同开发了一款由5G驱动的自动机器人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该机器人具有5G、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物联网等技术,可执行多种任务,如对访客进行非接触式温度筛查、对建筑物进行消毒。SK电信利用其大数据分析解决方案Metatron,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收集到的机器人组件管理数据,以检查机器人的实时状态并进行预测性维护,确保机器人的运行和管理效率。

2020年7月,韩国机械材料研究所(Korea Institute of Machinery &Materials,KIMM)联合东国大学(Dongguk University,DGU)医学院开发出一款新冠肺炎拭子采样原型机器人系统。该系统由一系列基于计算机控制的组件结合而成。受试者将面部放在检测托架上,医生会根据摄像头传来的实时视频完成远程拭子采样。为确保取样过程的安全性,机器人配备的传感器和力反馈装置还可感知动作的阻力。

2.仿生机器人更加精细化,向多领域应用拓展

2020年1月,美国佛蒙特大学(University of Vermont,UVM)和塔夫茨大学(Tufts University)研究人员利用青蛙的皮肤和心脏细胞,设计出了一款活的微型机器人。研究人员从青蛙胚胎中提取干细胞,然后培养出成熟细胞,利用独特的算法对其进行编程,使其成为活机器人。心脏细胞的收缩能够驱动机器人自行移动,在受到损害时可实现自我修复。该微型机器人或在体内送药、清除栓塞及去除海洋中的有毒微颗粒等方面具备应用潜力。

2020年7月,德国机器人公司Festo推出一款能像真鸟一样飞翔的仿生鸟机器人Bionic Swifts。该机器人体长44.5厘米,翼展为68厘米,仅重42克,机翼以羽毛为模型,单个机翼薄片由柔软且坚固的泡沫制成,集成了通信技术、伺服电机和电池等。该机器人主要在室内飞行,飞行路线依赖快速数据传输与精确导航支持,或可在未来的联网工厂中运输物料,以优化工厂内部空间的利用。

2020年9月,意大利技术研究院(Ital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IIT)和意大利国家工伤事故保险研究所(Instituto Nazionale per l'Assicurazione contro gli Infortunisul Lavoro,INAIL)共同研发出名为Hannes的仿生机器手。Hannes是一种仿生的多关节上肢假肢系统,包括手和腕,重量为450克,其传感器可以检测手臂下部或较高部位的残留肢体的肌肉活动,动态适应各种要抓握物体的形状,从而采取正确的角度和精确的力度。该机器手可通过专门的软件和蓝牙连接,自定义如运动精度和速度等操作参数,为用户提供定制体验,有效地帮助上肢截肢患者恢复90%以上的手部功能。

2020年10月,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制作出一个仿生乌贼,其采用丙烯酸聚合物之类的软材料构建,并结合了一些3D打印和激光切割的刚性零件。机器人通过压缩身体内的水流,借助水流推动自身前进,可以朝任意方向游动,还具备一个防水隔间,可以放置相机或其他传感器以收集数据。该乌贼机器人能够有效探索水下环境而不破坏珊瑚或海洋生物。

2020年11月,以色列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可重新配置的机器人RTCR,能够利用最少数量的驱动器爬上台阶、翻越障碍。该机器人通过履带式链接和一个单驱动器,能够改变整个身体形状,并利用该结构在前进过程中建立自己的轨道,可应用于搜救、农业、管道检查及工业维护等领域。

3.特种机器人深入军事与救援领域,或改变战场与灾难救援格局

2020年9月,西班牙奥纳夫(Aunav)公司推出具有几何可变形系统的机器人aunav.NEO,可用于处理爆炸物。该机器人由航空铝合金和高强度钢合金制成,采用军用标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供电,工作时长可达5小时,拥有4条可独立、可协同运动的履带,并配备了防倾覆系统、避障系统和定向双向音频系统,最大时速为5千米。利用可变形几何系统,该机器人在执行任务时能够调整其宽度,可在飞机、公共汽车或隧道等狭小空间中处理简易爆炸装置或化生放核(Chemical,Biological,Radiological,Nuclear,CBRN)威胁。

2020年12月,德国莱茵金属(Rheinmetall)公司推出最新的武装战场机器人,

可用于战术情报收集和战斗支援。该机器人采用了公司的Mission Master平台,并增加了传感器套件和 Fieldranger 遥控武器站(Remotely Controlled Weapon Stations,RCWS),以便在需要时提供火力支援。传感器套件包括一套远程光电/红外传感器、360度全景摄像头、激光测距仪和激光瞄准系统。该机器人配备“无线电不可知”通信系统,可以与任何无线电平台连接,每个机器人都可以与其他机器人进行通信,利用人工智能,整个机器人队伍只需一个人类操作员进行管理。

2020年12月,美国西点军校(The United States Military Academy)开发出名为AGRO的四轮机器人。当机器人被抛在空中时,机载惯性测量单元可检测到其处于自由落体状态,从而触发集成的PD控制器,以设置每个轮子的角度和旋转速度,使机器人在402毫秒内稳定方向,平稳落地。AGRO具备敏捷性、易使用性和可靠性,可在人类无法进入的室内、城市和越野环境中执行远程操作或自主检查与响应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佛蒙特   机器人   乌贼   机翼   上肢   意大利   德国   韩国   美国   肺炎   研究人员   细菌   传感器   战场   特种   场景   机器   系统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