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2》中国故事动画电影,看电影产业从美国向中国转移的故事


《白蛇2》这部电影看完了,我觉得自己不好去评价。如果简单的说一下印象,我觉得这部电影很好,非常好。但如果我要去单纯地评价这部电影内容本身,实在觉得怎么说都不合适,怎么评价感觉太有局限性了不够全面。

我觉得与其评价这部电影,还不如去想想这部电影本身它究竟表现出了一种什么趋势。我认为是这样的,这部电影更应该看成是中国电影产业全面崛起的一个现象,代表的正是电影产业的中心从美国逐渐转移到中国的趋势。

《白蛇2》中国故事动画电影,看电影产业从美国向中国转移的故事

说这一大的趋势之前,我们先说说为什么《白蛇2》是电影产业从美国转向中国过程中的一个现象。

这一点表现非常直接,只要你看了这部电影,就能发现这不在是一部简单的中国传统动画电影,更不是一部只是换了皮的美国动画电影,而是一部真正的以中国故事为核心,然后很好的把中西方电影和动画里出现的一些经典元素进行的深入再加工的一部非常出色的电影。

这种对于经典元素的运用,并不是抄袭,因为运用这些元素的目的只是为了能让中西双方观众都能非常好的理解和接受这个中国故事。说白了,用它是给它面子,它来了也只是跑龙套而已。主角,电影绝对的主角还是那个情节精彩而又跌宕起伏的中国故事。

正是因为《白蛇2》这部电影表现出了一种把东西方电影文化的经典元素进行融会贯通式运用的能力,这种能力确保了讲出一个精彩的中国故事又能被不同文化圈的观众所接受和理解成为可能。有了这种能力,中国的电影就能去影响世界,而不再是只有中国观众才能接受。只有具备这样的能力,中国电影成为世界电影产业的中心才成了一个可能实现的事情。

但可能实现不等于一定会实现,所以我为什么又这么坚定地认为一定会实现呢?接下来我们好好说一说。

《白蛇2》中国故事动画电影,看电影产业从美国向中国转移的故事

《白蛇2》是电影产业中心从美国转移到中国过程中的一个现象,由于这种转移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重大的历史现象,在这样重大的现象下所产生的倒影早已遮蔽掉了《白蛇2》这一单一电影本身所散发出的光彩。所以我真觉得讨论这种转移趋势本身可能比讨论这部电影的内容更加有意思。

一个国家能否持续产出大量优秀又卖座的电影一定是衡量该国是否能成为电影产业中心国家的关键。那么自然的我们还会想到一个问题,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最关键的又是什么?

一部好电影可能需要具备很多优点,但好的核心创意一定是最关键的。一部电影可以没有多少制作成本、可以没有大牌的演员、可以什么都很缺乏,但唯独不能缺乏核心文化创意,这一点毋庸置疑。

而电影核心创意的产生基础对于一个国家的电影创作者们来说又是什么,是不是要求这个国家包括电影创作者在内的民众要有足够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强烈的文化自信以及对于未来无尽美好的期待?

如果对列出的这三点基础不认同,那么设想一下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足够的文化积淀,那么这个国家民众的创意如同盖房子一样地基在哪里?如果民众对自己国家的文化没有自豪感,民众产生文化创意的动力又在哪里?如果对国家未来的发展没有无尽的期待,这个国家的民众为何还要去绞尽脑汁地创造,选择离开这个国家或者混吃等死就好了。

如果以上三点基础能够认同,我们再看看现在美国在这三点上还剩下什么,文化积淀就不必再说了,中美之间的厚重差距是显而易见。

文化自信这一点上之前的美国是绝对毫无疑问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的。这种自信不是凭空出现的,美国从上个世纪电影诞生以来的这段历史时期,尤其是打赢了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人在科技上,尤其是最具代表意义的太空探索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经济上创造引领了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创造了互联网产业引领经济发展的巨大奇迹,政治上又向全球输出了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思想,真可谓是全方面无死角的站在了全人类发展的最高峰。在拥有这样强烈的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各种电影创意的爆发出现当然是理所当然的。

而我们再看现在的美国呢,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作为最显眼的标志,充分地展示了美国社会共识的撕裂乃至于互相的敌对。大量的社会资源被用在了政治角力造成的内耗上,社会政治运行的重点不再是让国家和社会如何取得正向的发展成果,而变成了恶性的以党派斗争为核心的空转上。无论是政治、科技、经济等这些人类社会进步最关键的几大领域上,美国都在内耗和空转的末路上狂飙突进了,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支撑民众的文化自信和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有这样的大环境,电影产业又安能独善其身!?

相比较与美国,中国整体的文化自信更像是以神州火箭发射一样在飙升。中国的改革开放30年所创造的发展奇迹,是中国最大最震撼的时代背景。中国30年走过了西方上百年才走完的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年轻一代电影创作者们,怎么可能会缺少文化自信。科技上,中国无论是在太空探索、量子通信、华为的5G、强大而全面的工业体系等各方面都为文化自信和未来发展的美好期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无尽的想想空间。在中国这样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电影产业又怎么可能无故掉队?!于是中美两国的电影产业一进一退之间,自然强弱高下就会发生重大变化。

《白蛇2》中国故事动画电影,看电影产业从美国向中国转移的故事

除了核心创意,电影产业发展当然还要有开放的创作环境,还要花大钱投入制作,还要有市场可以创造利润。那么我们再看看这些因素上美国还剩下什么?

说到创作环境,美国各种政治正确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而政治正确的横行,使得美国电影已经变成代表不同身份的脸谱展览会。拍摄电影不再是一种商业文化行为,而变成了一种政治站队,这样的环境怎么可能再去考虑电影本身质量的好坏呢。

美国的观众也不是傻子,政治正确是一种诉求,但并不会直接转化为票房。电影要上映,民众要求政治正确。电影要赚钱,但即使实现了政治正确电影却拍烂了观众却不会去看。

那么又要问了政治正确和电影质量是否能兼顾呢?我们先不说电影这种复杂的文化产品了,就说拍摄一个广告吧,下图是观察者网一期视频里提到一个广告,“这位大码模特已经逼近政治正确的极限”,那么到这里想必政治正确和电影质量是否可以兼顾应该答案很清晰了。

《白蛇2》中国故事动画电影,看电影产业从美国向中国转移的故事

另外电影工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中美两国在资本资源上原本都是不缺的,但在投入以后票房的产出中美两国又有哪些不同呢。

很明显先不说新冠疫情肆虐下的美国,对于电影票房产生的消极影响,就说越来越政治正确的美国电影本身,还能否吸引观众创造票房就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了。

而再看中国,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电影创作环境,除了面对稍微有点挑剔的观众和一些键盘侠以外,基本上还是可以自由发挥的,而中国近几年不断刷新的票房纪录本身就已经很好的回答了在中国电影工业能赚多少钱这一问题了。

《白蛇2》中国故事动画电影,看电影产业从美国向中国转移的故事

当然当下中美两国的电影产业规模对比中,美国仍然是比中国要强大的,但超越他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大胆一点地讲甚至十年就可以把他们甩开了。这个时间基本会跟着目前中美之间生死竞争的时间进度一致。

所以基于以上的粗略分析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电影产业从美国向中国转移这一过程的发生几乎是必然的。当然这种转移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需要克服的问题和困难,但这些都只是前进路上的风景罢了,我们当下要所明确的是这个大的趋势必然是这样前进的这个结论。

说了那么多电影外部的事,再说回这部电影自身吧,总而言之一句话,《白蛇2》这部电影很优秀,我也不剧透了,推荐大家去看一看,一定值那个票价!

写在后面:

因为电影产业中心转移这件事本身的宏大性,想要论述清楚,显然不是几千字就可以实现的,这里也只是谈一些趋势上的想法。当然以上分析一定会有人会觉得只是一种猜测的性质,缺少数据的支撑,在这一点上我要说明,我不太认同现在动不动分析讨论一件事就要摆出一堆数据,仿佛只要是数据对了,一切都没有问题了。如果真的没有数据就不能说话就不正确,那么毛主席的《论持久战》大概也就只有一个四万万的数字可以拿出来讲。另外其实如果看一些中国古代评价历史兴衰的文章,其中很多经典之作比如《阿房宫赋》,可能对于当下我们评价分析一个事物会发现完全不一样的方法。

讨论研究一种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是一种要综合事物内部外部多种因素的分析过程,其中尤其是一些历史人文现象类的讨论,尤其是不能以数据为主的,因为人文现象类的事物,许多因素都难以量化,或者根本不可能量化,比如在分析中美应对新冠疫情的结果上,如果只是从中美两国医疗资源的规模数量上去比较,得出的结果一定是很可笑的,因为结果大家早就已经看到了。

当然如果各位观众有不同的想法和意见,也欢迎留言交流讨论,我也很想听听其他人在不同角度上的不同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白蛇   美国   中国   产业   创意   民众   看电影   动画电影   自信   观众   正确   现象   趋势   政治   故事   国家   文化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