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程维,极其幸运的创业者,披着外挂的战斗狂人

程维,1983年出生,江西上饶人。滴滴出行创始人。

程维,是一个极其幸运的创业者。第一次创业就选对了跑道,还是一条超级跑道,从此在跑道上突飞猛进。

程维,又是一个披着外挂的战斗狂人。上线之初的存活之战,成长之中的补贴之战,壮大之中的中外之战,高歌之中的安全之战,美团王兴的入侵之战,还有现在进入的社区团购。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滴滴程维的创业故事。


【尔要战,便战!】

2017年的某一天,程维从新闻上知道美团上线网约车业务,而在几个小时前,他正和美团王兴一起吃饭,谈笑风生。

程维和王兴很早就认识,私交不错。我们只能说王兴的战术非常不错,采取突然袭击。

敌人已经拎着刀子到家门口挑战来了,程维只能应战,更何况网约车是自己的核心业务。于是他立刻停掉了与美团的合作,火速上线了滴滴外卖,而外卖正是美团的核心业务。

程维说:别人都要打上门来了,你还要假惺惺跟他合作,就没必要了。

而王兴也曾表示:如果美团和滴滴打起来,这不是一场战役,这是“战争”。

在接受《财经》采访时,程维用了这么一段话:

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后,曾派出一支商队前往西方,路经中亚花剌子模国,商队被杀害。后来成吉思汗派出的主使官也被杀害了。于是成吉思汗决定西征,并派人给花剌子模国王送去战书。当时他的部下写了一封战书,引经据典,词藻华丽。成吉思汗看了后,说全部删掉,战书只用五个字就够了。

这五个字就是:尔要战,便战。


【赤膊上阵,开辟根据地】

程维原本有一份非常有前途的工作。他是阿里B2B部门最年轻的区域经理,28岁的时候已经是支付宝B2C事业部副总经理。但他还是决定创业。

他说:我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在阿里工作时,程维北京杭州两地跑,经常因为打不到车误机,因此才萌生了做滴滴打车的想法。

经过仔细的调研和深思熟虑后,程维于2012年6月创立小桔科技,在北京中关村推出召车软件滴滴打车。

这一年,程维29岁。阿里这个山门里自带光环的年轻弟子踏入了陌生的出行江湖。

这个时候程维有什么呢。

他有一个想法,要让出行变得更美好。

他有80万启动资金,其中70万是他在山门的领导王刚投资的。

要面对什么呢?

程维毕业北京工业化工大学,学的是行政,在阿里做的是线下。他不懂技术,于是花了8万外包开发,结果在交付时软件只有50%的响应。也就是用户呼叫两次,司机这里才可能响应一次。

在交通委员会演示软件的时候,程维连着呼叫了两次,都没有反应。他恨不得找个地缝。后来张博的加入才完全解决了软件的问题。

软件开发后就是推广,最便捷的办法就是找出租车公司谈合作。当时出租车是高度垄断的行业,几十年未变,而且由于群体庞大,政策敏感度很高。

程维他们跑遍北京一百多家出租车公司,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有没有交通委的红头文件。结果就是没有一家愿意合作。

程维以为是北京太保守,就到深圳。结果对方第一句话是同样的问题。

最后,昌平的一家出租车公司愿意合作。这家出租车公司不大,有70辆车。他们是被程维他们的执着感动,愿意试试。

程维有那种黑暗中迎来曙光的感觉。接下来一周里有4家公司愿意跟他们签约合作。

程维搞定了出租车公司,结果80%的人都是用的功能机。

在2012年还是诺基亚巅峰的时刻,那个时候智能手机刚兴起,4G还在研发,市场上的2g和3g速度很慢,流量费很贵。


经过艰难的推广,在9月,滴滴打车上线。第一天有16个司机使用,第二天8个。原来,司机嫌流量费太贵,认为程维和运营商一起骗他们的流量费。为了让司机继续使用,程维给他们每个月5快的流量费补贴。

当时,在北京这座城里,有两个比较厉害的小霸主,程维必须要打败他们才能在这座城里立足。

第一个对手就是摇摇专车,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拿到350万美元A轮融资,每个月花30万做广播电台广告。由于资金实力不对等,程维他们没办法大手笔投入。后来是一个后勤的同事想了一个办法,在摇摇的广告后面加上一句:现在拨打电话XXX就可安装。反正司机师傅也不知道是滴滴还是摇摇。同时,滴滴在软件中加入检测功能,如果用户原来安装了摇摇,有滴滴后,会提示用户是否卸载摇摇的对话框。

第二个对手就是百米出租车。他们不仅和很多出租车公司有合作,还花大价钱给每个司机配备7寸平板电脑,解决司机没有智能手机的问题。巅峰时期,北京一半的司机都在用百米。程维的应对就是派人打车,然后给他们的平板上安装上滴滴软件。

随着越来越多的司机使用软件,程维他们又面临没有用户的情况。为此,程维专门聘请了一个人,他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在北京城使用滴滴软件打车,每天400快。同时,程维还发动团队到人多的地方去发传单。

程维他们用尽了一切办法和手段来推广滴滴软件。据百米当时的品牌总监后来回忆说:滴滴在一段里,通过刷单的方式,人为制造繁忙的现象,让司机认为滴滴单子确实很多,只是自己手慢了。


就这样到11月3日,一场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潮袭击了北京。北京城一篇大雪,无数人打不着车。可能滴滴的推广起到了效果,很多人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用了滴滴软件,结果真的打到了车。

一场大雪,让滴滴打车首次突破1000单。随后几天的积雪,让滴滴打车持续升温,用户不断增加,引来了投资人的关注。

可以说一场大雪拯救了滴滴。

程维后来回忆时,说到:

其实我想想都后怕的,你看2013年、2014年雪下得那么少。如果没有2012年的大雪,我也不敢想(滴滴结果会怎么样)。


至此,这个初下山门的青年占领了北京,在出行江湖里打响了名气,引来了大佬金沙江创投的A轮投资,进入上小米加步枪的时代。


【小米加步枪,进攻上海】

2013年,在北京站稳之后,程维大手一挥,跨过长江,开始进攻上海。

这个时期,滴滴有人有钱有装备。程维给悍将张博说:拿不下上海,别回北京。

也就是在上海,滴滴迎头撞上一个超级对手,它的名字叫快的。日后,更是和这个对手打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补贴大战,足以载入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的经典战役之一。


说起快的,它比滴滴早上线两个月,成立于杭州。

快的创始人叫陈伟星。他同样考入北京化工大学,只是觉得没意思就辍学复读一年,考入了浙江大学。

陈伟星大三就开始创业,在快的之前,通过做游戏公司实现了财富自由,并登上《福布斯》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快的成立没几个月,他招聘了一个CEO吕传伟,并把大部分股权都给了他。

2012年,快的上线,很快席卷长三角。在上海,快的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这就是滴滴要面临的局面。

张博白天去试各种方法,晚上11点回来看数据,直到凌晨两点。第二天8点又出去试各种方法。“我们做很多事情是不留后路的,那个山头必须拿下,这也是滴滴的文化。”

就这样连着拼了一个多月,滴滴终于在上海立足,和快的平分秋色。

也就在这个时候,滴滴和快的从局部之争发展到全国范围的竞争,一场烧钱大战就此展开。


2014年1月,滴滴发起补贴大战,背后是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决战”。

阿里与腾讯,本来业务是错位发展,井水不犯河水。但是,当时的情况是:阿里有支付宝,而腾讯当时没有支付平台。腾讯有微信,而阿里没有新的超级流量入口。两家都十分焦虑。

共享出行的蓬勃发展,让阿里和腾讯都看到了希望。

因此,滴滴和快的分别得到腾讯和阿里的大力支持。快的补贴10块,滴滴就补贴11块;快的一看,马上变成12块,而滴滴则再调整为13块。

后来,马化腾干脆给程维支招,你别固定价格了,每位乘客10-20元,随机补贴。这才结束这场不知何时才能到顶的攀比。

那段时间,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最幸福的时光。打车基本上不用花钱,连平时最抠门,只坐公交、连地铁都嫌贵的人,都纷纷涌上马路打车。

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两周时间里,订单量上涨50倍,眼看40台服务器撑不住了。

张博向程维求助,程维连夜电话马化腾,马在腾讯调集一支精锐技术部队,一夜间准备了1000台服务器。在苏州街的银科大厦,张博和技术团队、腾讯部队奋战七天七夜,重写服务端架构。

“当时的情况是,我们的服务器挂了,用户就会涌向快的,快的就会挂,用户再涌回来,我们就会挂。考验的就是谁的服务器先稳定下来,用户就会沉淀。”张博说,快的扛了十天十夜。

“周二走出大厦,浑身都发臭了。一位策略工程师直接进了老婆产房,另一位工程师的隐形眼镜已经拿不下来。”张博这辈子都忘不掉,团队有人出现了幻觉,大喊一声“地震了”,所有成员轰轰轰跑下楼,发现其他人都没感觉。

为了纪念这场战争,现在滴滴办公楼,专门有一间会议室,名字就叫七天七夜。

七天七夜,也是滴滴CTO张博最难忘也流传很广的“励志故事”。


后来,马云在来往上抛出橄榄枝。滴滴和快的开始和谈。据统计,这场大战中,滴滴烧了14亿,快的10亿。

这数字前无来者,效果也非常惊人。人们的出行方式迅速发生改变。

2015年2月14日,滴滴和快的合并。由于这天是情人节,也称情人节计划。


至此,程维一统出行江湖,滴滴进入飞机大炮的时代。


【洋鬼子进村】

2015年9月,程维在达沃斯论坛说:“我以为滴滴和快的的竞赛就是总决赛,合并后可以好好建设家园了,没想到,只是亚洲小组赛。”

这次程维要面对的对手是世界杯霸主,美国网约车巨头Uber。

Uber于2010年成立于美国,之后横扫北美市场。第二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攻城拔寨,并于2014年进入中国,通过烧钱迅速扩张市场;各垂直领域的拼车、巴士纷纷成长起来,给滴滴很大压力。

就在两家合并前几天,Uber创始人给滴滴程维下了最后通牒:要么接受收编,要么被干死。

这种感觉让程维很不舒服。他曾说到:现在已经不是1840年的中国了,要么投降,要么干掉你,已经不是这样子了。


面对外来势力的挑衅,已经是中国出行江湖霸主的程维必须应战。对手是估值500亿美元的Uber,及背后的斗士背后的斗士特拉维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

程维火速调集市场、业务、PR、HR和财务同学(滴滴内部互称同学),成立“狼图腾”项目组和Uber火拼。

同时,深谙战争史的程维远赴美国,和Uber美国市场的最大竞争者Lyft洽谈投资入股。在欧洲、印度、南美、东南亚,凡是Uber进入的市场,滴滴全部跟进去。

到2016年,Uber在中国市场已经烧掉20亿美元,不仅没有干掉滴滴,自己的后院还面临滴滴的蚕食,滴滴越长越大。

在双方共同投资人的撮合下,2016年8月,滴滴收购Uber中国。

至此,面对中国互联网史上最凶狠的外来外国对手,以滴滴的全面胜利告终,市场占有率达到90%。


至此,当初山门里走出的青年一统中国出行江湖,加冕为王。


【超级梦之队】

自古王朝的开创,无不需要一支强大的谋臣猛将。

程维亦是如此。


他的第一位悍将就是张博,滴滴的技术合伙人。

前面有提到,程维因为对产品外包的结果很不满意,下定决心找一位技术合伙人。这个人就是张博,当时在百度做研发经理。

在程维第一次和张博面谈后,他兴奋的给投资人王刚打电话说:这是上帝给滴滴送来的最好的礼物。


第二位就是柳青。这是一次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招揽过程,一点不亚于马云招揽蔡崇信。

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北京上地的一家小餐馆里,高盛亚洲区董事总经理柳青和滴滴创始人程维一起用餐。这次是柳青第三次代表高盛,想要投资这家移动互联网+浪潮中的明星公司,却依然失败了。

席间,柳青佯带愠怒地说了一句玩笑话:“不让我投,我就给你打工吧!”

让她意外的是,对这句玩笑话程维接招了,并开始和她认真讨论此事。

“到今天偶尔还会有不太真实的感觉,我从没想过自己人生当中如此重大的一个决定是这样拉开帷幕的。”柳青笑着回忆。

当程维把“想挖柳青”的决定告诉董事会成员时,滴滴天使投资人王刚和A轮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都大跌眼镜。“程维是个不给自己设限的CEO,我也一直告诉他,要持续找更牛的人加入滴滴,”王刚表示,“但敢挖柳青还是超过我的想象。”

据王刚回忆:

“他们密切接触了十来天,如同热恋一般,不夸张的说每天超过16个小时在交流,柳青和程维的家人、同事聊天,把滴滴翻了个底朝天。程维告诉我,柳青赌的不是钱,是把整个人赌进来了,她做的背景调查绝对超过所有的投资机构。 ……她的家人对于她加入滴滴心情矛盾,出于理性和尊重的支持,与出于情感的心疼都兼而有之。”

为了帮助柳青做决定,程维想了个办法:约柳青去西藏旅游。

他俩和滴滴的高管一行八人,从西宁开两辆车去拉萨,由于错过宿头,一天一夜开了1700公里。

开车的人下车以后才告诉程维,他俩早就不行了,是发着烧,一路胸口顶着方向盘开过来的。那一天,他们8人在酒店吸了3000多块钱的氧,才缓过来。

车开到喜马拉雅山脚下时,程维哭了。一位同事问他为什么哭。他说,想到这一路,也许就是创业路吧,我把命交给兄弟,我就信任他们。

同事哭了,柳青也哭了。

当晚,柳青编了一条长长的短信,核心内容就是6个字:决定了,上路了。

从此,滴滴进入了一个程柳共舞的新时代。

这支豪华战队还有很多牛人,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诸如:李建华,首席发展官,从司局级干部转战创业公司;朱景士,战略发展总裁,与柳青一样同出高盛。


【结束语】

程维在回忆滴滴一路走来时说:滴滴就是不断闯关的过程。

2018年,滴滴发生安全事件,被推到风口浪尖。据传也因此影响了上市。之后,滴滴开始断臂改革,梳理多年狂飙突进的后遗症。

2019年,滴滴的老对手Uber在美国上市,市值500亿美元。

在实现“让出行更美好“的这条路上,程维还会遇到很多问题,但就像被问到美团进军网约车市场时,程维说的那五个字:

我心中无敌。

天之骄子,其一程维。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金沙江   成吉思汗   战书   腾讯   阿里   山门   投资人   狂人   创业者   北京   中国   出租车   外挂   司机   幸运   对手   用户   公司   软件   程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