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材料与器件中载流子输运性质的非接触显微表征

报告摘要

光电材料与器件是支撑新能源、新型显示和光电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其功能的实现依赖于载流子输运过程。器件工作时,载流子迁移距离可达纳米-微米量级,其输运性质如类型、浓度与迁移率等,会受到界面能带结构的显著影响。本报告将介绍我们课题组发展的非接触原子力显微镜功能成像技术,包括可获取微区载流子类型和浓度的介电力显微术,以及可用于界面能带结构表征的横截面开尔文探针显微术等。进一步地,通过联用两种显微术,实现了工况器件中载流子浓度和界面能带结构的原位成像,从而准确解析器件未知工作机理,为调控材料和界面优化载流子输运提供直观判据。


个人简介

陈琪,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4年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2014-2017年在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和美国华盛顿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17-2020年任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副研究员,2021年晋升为研究员。

研究领域为新能源、新型显示和光电子等器件中界面结构与性质的原位、工况表征技术。自主研发的横截面工况探针显微术填补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空白,将新能源、新型显示和光电子等器件中包埋界面势垒的无损检测从不可能变成可能,成功解析了器件中的系列基础科学问题,并助力高新技术产业化应用。迄今在Nature Commun.,J. Am. Chem. Soc.,Adv. Mater.,Nano 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被引用1300余次。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龙头企业合作项目4项。担任Nature Commun.,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科学通报》,《物理化学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载流子   表征   器件   横截面   工况   探针   原位   苏州   光电子   新能源   能带   浓度   纳米   光电   界面   性质   结构   材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