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南北朝之八王之乱

两晋南北朝(266-589 年)

西晋(266-316年)→东晋(317- 420年)→南北朝(420- -589年)

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立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在南方割据半壁江山的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

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长达近四百年的两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八王之乱是西晋时统治阶层历时16年 (291- 306年)之久的内乱。

这场权刊角逐中的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


西晋统一全国后的十年 ,社会生产一度获得发展,历史上称作“太康之治”。

但晋武帝司马炎去世后,白痴太子司马衷继位,即晋惠帝。他即位后第二年就爆发了一场政治大地震一“八王之乱”。


晋朝政权刚建立时,晋武帝研究魏朝灭亡的原因,认为主要原因是没有分封同姓王,皇族子弟没有权力,皇帝也就孤立无援了。

所以,他就大封皇族,一共封了五十七个同姓王,并让他们都掌握军队,有的还兼管中央和地方的军政大事。

比如晋武帝晚年派楚王司马玮管辖荆州、汝南王司马亮管辖许昌。这些诸侯实际上成了强大的地方割据势力,由此为之后的动乱埋下了祸根。


290年4月,晋武帝弥留之际,下诏由汝南王司马亮与皇后杨艳的父亲杨骏一起辅政。

不料杨氏父女采取阴谋手段,伪造遗诏,排挤了司马亮。在晋惠帝司马衷登基后,杨骏以太后之父及太傅的身份辅政,玩起了操纵政权的把戏。


晋惠帝是个白痴,根本不可能对国家大事发表意见,对自己的处境也无所知。

但皇后贾南风(功臣贾充的女儿)却凶狠而又会玩弄权术。她不愿让杨骏独救朝廷大权,就和楚王司马玮合谋除掉杨骏。


291年3月,楚王司马玮从荆州带兵进京,宣称接到晋惠帝的密诏,讨伐谋反的杨骏。司马玮迅速包围了杨骏的住宅,杀了杨骏后,又杀了他的几千个党羽。

皇后贾南风又把太后杨艳废为庶人,也就是普通百姓,并强迫她绝食而死。

随后,汝南王司马进京,与元老卫瓘一起辅政,司马玮则掌握着中央禁军的指挥权。司马亮想独揽大权,而司马玮想干涉朝政,两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贾后也嫌司马亮碍手碍脚的,就叫晋惠帝下诏给司马玮,要他把司马亮和卫瓘等人都杀了。司马玮接到密诏,马上照办了。


贾后怕司马玮杀了政敌后,权力会过于集中。

当天晚上,就宣布楚王司马玮伪造皇帝诏书,擅自杀害朝廷重臣,将他定了死罪。司马玮连喊冤枉,但已经来不及了。

(贾南风当了皇后,她给自己的封号是“美艳绝伦学富五车秀外慧中大圣皇后”,简称“美智皇后”。

谁若敢不这么称呼,她的手就轻轻在脖子上做个手势,那个不肯昧良心的人头就落地了。)


从这以后,名义上是晋惠帝做皇帝,但实际权力都掌握在贾后手中。她在朝中委派亲信党羽掌管机要,专断朝政八年多,干了许多坏事,真是臭名远扬。


贾后有一个心病:太子司马通不是自己所生,他长大后自己的地位还保得住吗?贾后的党羽也时常在她面前说太子的坏话,说将来如果太子当了皇帝,肯定会要贾后的好看,要她早下决心除掉太子。


于是贾后设计诬陷太子谋反,将他废为庶民。朝中大臣对她的这一做法非常不满, 背后议论纷纷。

赵王司马伦散播谣言,说大臣们准备扶植太子复位。贾后信以为真,来了个先下手为强,派人毒死了太子。


甚有名望的太子被毒死,引起了很多人的愤怒。此时司马伦手中掌握着禁军的大权,于是他利用大臣们对太子的同情之心,借口为太子报仇,趁机起兵闯入宫中,将贾后及其党羽都杀了,夺取了朝中大权,当上了丞相。


第二年,野心勃勃的司马伦称晋惠帝为“太上皇”,还将他软禁起来,自己当起了皇帝。

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八王之乱”中的八王之一)篡位的消息一传出,各地诸侯王都坚决反对,他们都想来过过做皇帝的瘾。


齐王司马冏(jiǒng)首先起兵讨伐司马伦,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yóng)跟着响应。

三王联合起来,与赵王的军队在京城洛阳郊外打了两个多月.死了将近十万人。赵王节收退,部下又在城中倒戈,迎晋惠帝复位。


不久,赵王司马伦被赐死,齐王司马冏(jiǒng)入京辅政。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南颙(yóng)没有得到多大好处,对齐王心怀不满不满,联合在洛阳的长沙王司马乂(yì),一起向他发难。

齐王司马冏(jiǒng)兵败被杀,朝政由长沙王司马乂执掌。


成都王司马颖与河间王司马颙的野心还是没有得逞,就借口长沙王“论功不平”,又联合讨伐长沙王,把他逼得走投无路。这时,东海王司马越乘机率兵把长沙王抓了起来,交给河间王的大将张方。


张方也是个心狠手辣的角色,占领了洛阳后,把长沙王司马乂放在火上活活烤死。


诸侯王之间继续厮杀,战争规模越来越大。晋惠帝也成为争夺的对象,被挟持到了长安。

305年,东海王司马越再次起兵,进攻关中,第二年打入长安,将晋惠帝迎回洛阳。


“八王之乱”延续了十六年,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和长沙王司马乂等七王先后死了,最后留下一个东海王司马越。


这时,司马越更肆无忌惮了。306年, 他干脆将晋惠帝毒死,另立晋武帝第二十五子司马炽(chi)为帝,即晋怀帝,朝政完全掌握在了他的手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汝南   河间   南风   司马   党羽   东海   两晋   洛阳   西晋   楚王   朝政   长沙   南北朝   成都   太子   皇后   皇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