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

在西周和春秋时,宗庙内立有石柱子,用来拴供祭祀用的牲畜,这种石柱子就是我国最早的碑。战国时期,大贵族下葬时,因为墓穴很深,棺木要用滑车系绳索缓缓放下去,碑又成为装滑车的支架。殡葬结束,有的碑留在了墓地。有人为了纪念逝者,在碑石上刻写文字,这样就出现了纪念性的碑。东汉竖立墓碑之风盛行,碑的制作越来越精。唐代是我国碑刻最发达的时期,不仅内容丰富,书法上也有极高价值。

碑的结构一般分为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主要刻写碑名,或仅起装饰作用。碑身刻写碑文,碑座起承重和装饰作用。明代以后,将碑座刻成似龟非龟的样子,成为赑屃,传说它是龙的九子之一,善于承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碑座   系绳   碑石   纪念性   宗庙   滑车   碑刻   棺木   碑文   墓穴   西周   逝者   牲畜   东汉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