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之余的瞎掰系列一

我们生存在地球上,我们所见所触的任何物体都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不禁要问:宇宙中的物质来自于哪里?它是怎样产生的?或者说“物质的本质”是什么呢?它是无中生有吗?

目前关于宇宙产生的最流行也是最被认可的说法是宇宙大爆炸假说,这是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测资料后提出的一种假设,这种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是一个起源于138亿年前的奇点。正是那个奇特的点,这个奇点有三个特点:温度无限高、密度无限大、曲率无限大。在某种情况下,奇点发生爆炸,宇宙空间急剧膨胀,也因此产生了时间和空间,产生了我们现在的宇宙。

我们会感到疑惑:在爆炸过程中,从奇点释放出来的应该是能量,也就是说,如果按照这个理论,宇宙当中应该是以“纯能量”为主,并没有物质。那后来宇宙中的物质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这个谜团使科学家陷入困境,直到爱因斯坦出现后才得到答案。爱因斯坦提出两大理论:一是相对论,二是质能守恒定律。而后者正好解释了物质产生的原因。质能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质量和能量其实没有什么不同,质量是能量,能量也是质量,它们只是事物的整体,在不同状态中的表现方式而已,在一定条件下他们可以相互转化。我们知道原子弹就是利用了放射性元素的核裂变反应将一部分质量转变成能量并释放出来,那么相反,在能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能量也会转变成质量。当然,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只看到很多物质被转换成能量,并没有看到能量被转换成物质,这是因为这种转化需要非常苛刻的条件,是现实世界无法达到的。2011年6月,美国布鲁克海汶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利用离子对撞机让两个金原子核在接近光速下对撞,利用其对撞温度比太阳表面温度高出3亿多倍的条件(气温大约在2万亿摄氏度左右),释放出夸克和胶子,从而获得“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也就直接证明了能量在一定温度下可以转化为物质。这一温度就是能量与物质转变的临界值,高于这一温度是能量的世界,低于这一温度是物质的世界。当然,如此高的温度,在现实世界和宇宙中都是看不到的,只有奇点大爆炸发生的那一刻才会出现。

在奇点爆炸那一刻,密集的能量以无限的高温向四周膨胀,此时宇宙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的,但当温度下降到一个临界点时,也就是到达2万亿度时,物质开始从能量态转变为质量,夸克胶子结合成质子和中子,继续冷却,质子和中子融合形成原子核,如氢,氦等,氢、氦等基本元素通过核聚变不断演化,形成氧、铁等元素,这些物质元素再次不断进化,就形成了更多的重元素。也就形成了各种天体物质。

因此,物质来源于能量,能量来源于奇点爆炸,奇点爆炸后能量和物质向外膨胀,才产生了宇宙,产生了时间和空间。也就是说在奇点爆炸之前,任何东西都是不存在的,没有时空,也没有空间,没有任何物质。

《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淮南子·天文训》对这一章解释说: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和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照《淮南子》的解释, 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合和。我们可不可以通过科学来解释:道为奇点,奇点爆炸而产生能量,能量为一,能量有正负(猜的,没有看到有关科学报道,只听过物质有物质与暗物质之分),为阴阳,为二,正负能量交合产生物质,正负能量与物质为三,三生万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夸克   淮南子   爱因斯坦   奇点   守恒定律   原子核   正负   阴阳   万物   能量   宇宙   物质   温度   质量   系列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