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班级管理之禁忌——六不要

前言:因中秋期间写过一篇《班主任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五要》,发到了朋友圈,被教育中心户老师点赞,好友葛乐忠也鼓励说,应该多写一点,不过手机码字,实在是太耗费精力,再加上开学后班级内事物繁杂,总要先理出个头绪,因此,虽然也想多写点东西,但总是不能遂愿。这次十一放假,有了少许空闲时间,赶紧再续前缘,补上一篇。

上篇说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具备五种基本素质,即是五要,那么今天说说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重点规避的六种问题。即六不要。

一不要太仁慈。班主任要关爱学生,要让学生感觉到被关爱,要经常明确地表达对学生的关爱,但这种关爱一定要把握好度,把握好对象。班主任关爱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个别学生,是把班级所有学生作为对象,而不是某一个学生,班主任应该经常向学生传达这样一种观点:我爱你们,爱咱们这个班级,但如果哪个学生和咱们这个班级作对,违反班级规定,扰乱班级秩序,我将会毫不犹豫的严肃依规处罚。这种表述可以把扰乱班级秩序的学生和班级全体学生区分开来,既能起到震慑作用,也能起到孤立作用。每一个有经验的班主任都知道,所谓班级管理其实就是一场班主任和学生争夺班级主导权的战争,是一场此消彼长的拉锯战。年轻班主任不要因为看到学生乖乖的模样而心生怜惜之情,因为你才刚刚开始面对一个伪装的很好的敌人,他们就像《黔之驴》中的老虎,试探,再试探,直到把你的底线、你的技能完全琢磨透彻,才会露出他们锋利的獠牙。

二不要做朋友。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是一种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而不是平辈之间的关心。陈主任曾比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是爷孙关系,不是兄弟姊妹关系,不是朋友关系,而是父子关系。因为爷爷对孙子的爱一般是是溺爱;兄长对弟弟的爱又过于平等,朋友之间的爱过于随便。只有父子之间的爱既威又严且尊,不能不听不得不听不由得不听。我们现在总是强调师生平等,果真平等,教师又如何管理学生?谁愿意整天去听一个地位平等的人的训斥与督促?我曾见过很多班主任把学生当做朋友,学生和班主任之间没有隔阂,无话不谈,引为知己。但这种关系往往导致以下几种现象:一是学生只崇拜班主任一人,对其他老师缺乏起码尊重,甚至产生反感对抗情绪;二是学生常常分为若干团体,有班主任亲信派和班主任疏远派,而且各派之间水火不容;三是学生对班主任和所有老师缺乏敬畏之心,也让家长感到班主任只是他们孩子的朋友,是晚辈,轻则呼来喝去,重则训斥诬告。这种情况在年轻班主任身上经常发生,年轻班主任上任后最重要的是立威,而不是展现自己的亲和力,去和学生做朋友。由于年龄因素,年轻班主任天然地具有亲和力,但这种亲和力常常被学生误读,会使学生觉得他们可以平等地和班主任交往,可以和班主任讲江湖义气,而不是讲规则,讲纪律,这也常常导致班级管理混乱,而其他任课老师或者年级管理人员又很难插手管理。

三不要收礼金。目前教师群体正处在一个尴尬的地位,我们现在被社会架在道德的火盆上烘烤,一方面社会赋予我们太多原本不存在的道德优越感——蜡烛、园丁、春蚕、灵魂工程师等等等等,另一方面社会上很多别有用心之人又大肆的攻击我们这个群体,说我们收入太高,说我们工作太清闲,骂我们妄为人师,在网络攻击盛行的时代,在有些人不必为自己的网络暴力攻击而付出代价——而且这种攻击已经演变成社会底层人士发泄不满情绪的常规方式的时代,每一位老师在尽力育人的同时,也必须懂得自我保护,如何保护呢?严守道德底线,管住嘴,缩起手,不吃宴请,不收礼金。今年6月漯河市两名教师因参加学生家长宴请而被处分,今年9月份沈阳特级教师补课收费被讹诈且被处分的事情更成为热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些事情足以让我们警醒。

四不要触底线。班主任每天都要面对几十个学生,这些孩子性格各异,品质参差不同,如果班里在有几个特别好动、不听规劝、异常顽劣的学生,班主任只能整天围绕这些学生打转,当生气到极点,训斥在所难免,但在训斥学生时请一定不要触碰雷区,所谓雷区就是学生或者家长的底线,正如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一定要坚守我们的底线一样,家长也有家长的底线,我们要求学生不能触碰到我们班级管理的底线,但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去触碰家长的底线。通常情况下,学生和家长常常视以下几个方面为底线:一是班主任可以训斥学生,但不能捎带侮辱或者辱骂家长,去年天津的杨老师就是因为羞辱学生父母收入低、素质差而被告。二是班主任不能说学生品质恶劣,即便这个孩子品质真恶劣,也只能他自己的父母说,不能由老师来评价,你只能换个词来说,爱动、调皮、捣蛋这些都可以,因为在家长眼里这些词代表还有救,还可以变好,但品质恶劣是不会改善的,是无可救药的。三是班主任不能在家长和学生完全放弃学业之后再去评价训斥学生。尤其是学生屡次犯错,家长内心已经打定主意不想让学生再浪费时间读书时,或者学生犯下大错即将被学校开除时,你已经不是他的班主任,已经没有了批评的权利,这时最好闭上嘴巴或者说一些好听的安慰话。

五不要乱分寸。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群体,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这些家庭在职业、收入、社会认知方面差异巨大,这些学生的父母在人品、性格方面也是千差万别,作为班主任,我们很难具体了解学生父母的品质,所以我们不得不做到防患于未然,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就必须要把握住分寸,注意一些管理细节,避免出现被一些别有用心的学生或者家长诬告。我这里说的注意分寸主要包括:第一不要在班内面对全体学生点名训斥个别学生,尤其是品质差,脾气暴躁,容易愤怒的学生,班主任点名训斥这种学生,很容易激怒学生,使学生产生对抗情绪。第二是不要在密闭的空间内找异性学生单独谈话,尤其是在对单个异性学生进行训斥时,请一定选择在有其他人员在场的时空内进行。第三不要过分关爱异性学生,更不要有肢体上的接触。第四不要被学生激怒施行肢体处罚,尤其是面对全体学生时更不能进行肢体处罚,如果真的没有控制住情绪,请及时对学生进行谈心教育。

六不要太轻率。我们经常发现有很多班主任付出很多时间、很多精力,明讲暗盯都已经派上用场,但班级纪律还是不见起色,甚至出现班主任在班时班级反而更加混乱,班主任不在班时反而安静的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班主任在处理事务时过于轻率。班主任作为一班之主,应该成为班级的灵魂人物,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具有绝对的权威,拥有绝大多数学生的拥护与信任,绝不能让学生怀疑你的管理能力,更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感觉你做事轻率、优柔寡断、朝令夕改。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慎重行事,绝不能轻率地下达命令、表达愤怒、发表意见,更不能让学生感觉到:你不说我知道,你一说我就糊涂;大错轻罚,小错重罚,有错不罚,无错乱罚。如是,班主任在管理过程中不但不能起到引导、震慑作用,反而成为班级混乱的导火索。

总结: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既要有所为,又要有所不为,正如《孟子》中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不为是为了有为,是为了更好的有所作为。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做到不溺爱、不亲近、不收礼、不触底线、不乱分寸、不轻率行事,这既是管理班级的需要,也是自我保护的需要。


2021年10月7日

手机码字,可能有错别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班主任   轻率   亲和力   分寸   底线   禁忌   班级   平等   情绪   家长   品质   老师   关系   教师   朋友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