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铁有仿照国外的嫌疑?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中国在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世界第一,特别是高铁领域。

在高铁领域,我们的超级磁悬浮列车更是如一匹黑马一般。

以能够达到6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让其他国家叹为观止。

有趣的是,对于我国高铁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外却有一种观点,那就是我们偷了德日的技术。

中国高铁有仿照国外的嫌疑?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我们到底偷没偷德日的高铁技术?

我们先来看看中国高铁发展的历程吧。

上世纪80年代是中国高铁的诞生时期。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我们的中华之星,以及蓝剑等国产高速列车。

但我们那时候研制出来的高铁与世界先进高铁,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基本上可以这么说,中国的高铁技术,在那个时候全面落后于世界先进高铁。

那怎么办呢?这个时候我们开始了国外技术的引进。

中国高铁有仿照国外的嫌疑?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但这时候我们能够接触到的,只是高铁的一些基础技术。

以日本举例,因为害怕我们偷走新干线技术,日本给我们的只是一些落后的技术。

之后与我们合作的日本,又对于我们要求对列车进行改造的要求,提出了不满。

日本认为这可是他们的核心技术,绝对不能让中国人知道。

那也行,你不给我们,我们也可以自己研发。

在中外合作的一步步进行之中,我们渐渐地掌握了国外的基础技术。

而在这之上,我们进一步的发展出了我们的国产化技术。

到了2008年,我们的自主创新开始了。

中国高铁有仿照国外的嫌疑?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这个时候我们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一定要研制出时速350公里以上的高铁。

中国民主集中化的制度优势,此刻就显示了出来。

在国家的推动之下,各企业、各科研院所以及重点实验室纷纷联合,使得CRH380系列动车组横空出世。

在2015年之后,中国高铁发展仿佛开了挂一样。

在高铁领域彻底领跑世界。

所以从上面我们能够得到结论,中国是偷了德日技术的言论完全是无稽之谈。

任何的发明创造都是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进行重新组合,改进研发。

简单的来说就是,当我们掌握了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式的时候,普通人却无法在这个基础之上创造出一元二次以及二元二次方程。

基础的东西往往是最简单的,最难的是发明创造。

像我们中国研发出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就是全世界都没有的技术。

中国高铁有仿照国外的嫌疑?真实情况到底是怎样的?

所以国外说我们偷了德日的技术,这个完全是不存在的,他们目前都没有的技术,我们怎么偷?

这就好比说考试的时候,排名在前十开外的学生说全班第一名,是因为抄袭了他的答案,才得到如此之高的成绩。

当然任何人都有发言的权利,所以我们先选择相信。

而当我们验证时却发现,质疑抄袭的学生对于答案什么都不知道。

这就是其他国家的现状。

与其说是我们抄袭了他们的技术,不如说是他们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当然中国被抹黑也不是一两次了。

要说2020年中国被抹黑的最严重的一次,那当然是疫情了。

某些建国200多年的国家,竟然认为中国是一切的源头。

要求中国承担巨额的赔偿。

而随着真相的揭露,某些国家的真面目也暴露了出来。

始作俑者是谁?这和某些最爱实行霸权主义的国家是脱不了干系的。

在被抹黑的领域上,中国的5G也是一骑绝尘。

至于我们的高铁,在全世界更是欧美国家可望不可及的存在。

中国高铁里程——37900公里,跨越大江南北,世界最大。到了2035年,我们高铁的长度将会达到7万公里。

中国每天运营的高速列车——超过9600列。

中国三分之一的50万人口城市都已经开通了高铁。

除此之外,我们更是修建出了具有世界级难度的贵南高铁和我国首条高寒铁路——哈大高铁,震惊世界,其中哈大高铁的建设环境尤为恶劣,达到了零下40摄氏度,建造难度惊人。

而且我们还为沙特修建了一座横贯沙漠的高铁——麦麦高铁,这一600亿美元的大单子,日本德国直摇头,太难了,建不了。中国却强势出手,克服了麦麦高铁修建过程中的高温、狂沙和沙漠治理的难点,技惊四座。

中国高铁的强大,举世瞩目。

有句话说得好,杀不死我的,使我更强。

你们尽管抹黑,中国无惧一切。

巨龙是不会在乎蚂蚁的嘲讽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中国   沙特   巨龙   贵南   国外   日本   其他国家   嫌疑   沙漠   高温   列车   领域   基础   国家   世界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