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前不久,我国公布了载人登月方案,预计在2030年将中国航天员送上月球,并安全返回,另外还启动了与俄罗斯联合建造月球基地的计划。实际上,除了载人登月之外,我国也正在开展载人火星探测项目,近期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公号专门刊发了载人火星探测“三步走”的设想,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激动人心的话题。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不要觉得夸张,火星基地我们早就在甘肃试验了

“天问一号”已经成功实现火星探测的“绕、落、巡”,极大鼓舞了我国航天部门的信心,那么接下来的就是“采样返回”了。之前我国航天2035规划中已经提到了相关内容,时间预计在下几个窗口期,比如2028年,而在这之前,我国还会抓住两年一遇的时间窗口,发射几个探测器,在火星多个地区着陆,进行全面探测和技术积累。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天问一号开了一个好头

不过,和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不同,从火星上起飞,技术难度很大,目前还没有任何国家能够做到。这是因为火星有大气层,而且引力大约是地球的三分之一,相当于月球的两倍多,上升器起飞需要大量的燃料。这些燃料都需要从地球带过去,目前我国还没有这么大载荷的火箭可以完成这个任务,需要等到堪比土星5的长征九号研制成功才行。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火星采样返回需要长征九号

有数据统计,要实现火星采样返回,仅运载器的质量就达到了328吨,其中包括76吨液氢,有效载荷206吨。目前我们运力最强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同步转移轨道载荷不过才14.5吨,整枚火箭的起飞总重量不过才800多吨,是火星采样返回载荷的两倍多而已,真正能实现火星采样返回的火箭,起飞重量需要达到上万吨。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需要起飞重量上万吨的火箭

而火星采样返回,仅仅只是我国载人火星探测第一步的部分工作,接下来还要完成火星基地选址考察、原位资源利用系统建设等,也需要花费几年时间,才算是完成了技术准备阶段。接下来,就是载人火星探测的第二阶段—初步应用了。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天问一号降落发动机在火星上喷出“泉眼”?

如果要实现初步应用阶段的载人登陆火星并成功返回,运载火箭的有效载荷要达到246吨,其中仅液氢就需要加注108吨,深空住舱和载人飞船的重量65吨。和载人登月一样,第二步首先还是要将中国航天员送到环绕火星的轨道,进行轨道探测,甚至有可能在那里建立一个火星轨道空间站,然后派人进行登陆,建设小型的火星基地。这一步其实和载人登月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在80万公里之外,另一个则是在上亿公里之外。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从地球到火星太过遥远

当然,载人登月和载人登火还有一个巨大的不同,就是从地球抵达目的地的时间,地月转移轨道只需要几天时间就足够了,然而地火转移轨道则需要8个月,一个来回就是16个月,漫长的旅途不仅对航天员的耐力和心理提出了巨大的考验,而且还需要携带大量的食物和水,对火箭的载荷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16个月的旅程,登火载人舱可能要空间站那么大

要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摆脱传统的化学能火箭,采用热核火箭。据我国航天部门的测算,地火转移运载器可以采用三台10吨级推力的热核火箭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它可以在发射后一直点火不断加速,大幅缩短地火转移轨道所耗费的时间,并且利用核电系统,为火箭、转移器和载人飞船各分系统提供电源。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热核火箭能搞出来,那可太香了

热核火箭发动机通常以氢作为推进剂,采用百兆瓦级以上核反应堆将氢加热至超高温度,比冲能达到氢氧发动机的2倍以上,推力理论上可达百吨级。据新华社2018年的报道,我国已经开展空间核动力研究,而在《2017—2045年航天运输系统发展路线图》一书中,更是预测在2040年前后,我国的核动力空间穿梭机将出现重大突破,而这个时间也差不多正好赶上载人火星探测的周期。相比之下,马斯克Space X的“星舰”可谓是弱爆了。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相比热核火箭,星舰弱爆了

更有意思的是中国载人火星探测的第三步,即建立大规模的地火运输舰队,实现地球到火星运输的航班化,并建立“天梯”这一新型运输系统作为空间站出发点,大幅降低火星探测运输的成本,这是一个星辰大海的设想。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星际航班可是真星辰大海了

从技术角度来讲,只要实现了载人火星探测,地火运输航班化是可期的。当然,这个航班化并非从地球直接到火星,而是先从地球到近地轨道空间站进行人员和物资的补给、组装,然后再到火星轨道空间站,最后才到火星基地,中间需要设几个中转站,中间涉及的近地发射运载火箭、“天梯”系统、地火转移热核摆渡火箭、火星着陆与上升器等关键技术需要一一攻关。如果这些技术都突破了,那么马斯克Space X的“星舰”就可以进入博物馆了。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天梯系统是可能实现的

当然,无论技术多么先进,都只是表面的东西,最重要的是建立地球和火星之间的经济圈,形成星际产业链,才能让星际航班、火星开发持续下去。如果只是为了过把瘾,显然是无法持久的。因此,无论是在火星采矿,还是在火星开工厂,必须寻找到火星上的经济增长点,找到地球上无法生产却又必须的需求,让火星开发变得有利可图,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技术和资本投入到星辰大海中来。

中国航天员要上火星,核动力火箭开通定期航班,马斯克星舰弱爆了

中国的火星试验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火星   马斯   中国   航班   火箭   热核   运载火箭   核动力   载荷   航天员   空间站   克星   轨道   地球   我国   时间   基地   系统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