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的无字经书上,到底是什么内容?

《西游记》里,唐僧师徒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了如来处。


没想到好事多磨,负责传经的如来弟子——阿滩和伽叶向师徒四人暗示讨要礼物时,师徒四人理直气壮地不接这茬,没给阿滩和伽叶送礼,结果得到的是一担无字经书。等他们发现经书无字后十分气愤,感觉被欺骗了,回去找如来理论,如来却淡淡地说,无字经书也是好的,只是东土的人可能看不懂。最终,阿滩和伽叶由于讨要到了“人事”,收了紫金钵孟后,就给唐僧师徒换成了有字经书,这才皆大欢喜。


《西游记》里的无字经书上,到底是什么内容?


按理说,唐僧师徒四人明明是如来安排的人,千里巡巡克服千难万险去取经,如来凭什么只给他们白纸,还说无字经书也是好的。这不是强词夺理吗?但仔细想来,可能并不是。


取经的任务远不是一趟快递把经书拿回去那么简单,而是要师徒四人一步步去完成,会法术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也不允许腾云驾雾,只能带着凡人唐僧艰难前行,途经的国家都要交换通关文牒才可以,从而达到文化交流的效果。


而这可能才是无字经书的真正价值,需要唐僧师徒自己用经历和感受“填写”,包括一路的见闻、对风土人情的记载、对邻国的了解,这些显然比经书本身更有价值。


《西游记》里的无字经书上,到底是什么内容?


无独有偶,历史上也有一件类似的事情。1793年,英国使者马夏尔尼带团访华,想让骄傲的大清国俯下身段,与英国发展对等的外交和贸易往来。一大批人带着各种新奇、精美的礼品,在海上航行了11个月,所费不货。后来事情的发展是,使团成员们到达大清后,由于不肯给皇帝下跪磕头,惹得乾隆不高兴,他们所带来的使命也都被乾隆否决了。但他们这一趟白跑了吗?并没有。


使团们收获的其实就是“无字经书”:一路上的见闻。使团成员们发现,自己眼中大清国的真实面貌,并不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缕罗绸缎,而是完全打破了他们对疆域辽阔的大清的想象。要知道,英国使团成员们都是英国精挑细选的各学科的专业人才,出发之前就备好了关于中国的功课,把当时市面上所有关于中国的书都找来读了,并且一路进行考察和研究,包括中国的地理地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军事实力、国民心态等。回去之后,使团成员们写了好多书,对整个西方世界更新了关于中国的资料。大清国尚未开眼看世界,英国人却看清了大清的虚弱,为鸦片战争的发动埋下了伏笔。


《西游记》里的无字经书上,到底是什么内容?


这其中还有个有趣的故事,英国使团途经两广茶产区时,两广总督允许他们带走几棵茶树,这个小举动却影响巨大。要知道,茶的栽培和加工制造技术在当时绝对属于商业机密,每年英国都要花费大笔白银从中国购买茶叶。但此后,英国人将茶树送到他们的殖民地,中国出口的茶叶量大减。这段历史,实在让人慨叹不已。


和那时相比,如今的某些情况似乎又反过来了。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西方人在某些方面却不再有“无字经书”,对中国的印象似乎还没有更新。比如一些国外产品硬性添加的“中国元素”,自以为能讨人喜欢,却不知早已过时,让人无力吐槽。


文章摘选自《百家讲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两广   经书   鸦片战争   紫金   乾隆   西游记   唐僧   使团   茶树   英国   师徒   如来   见闻   中国   茶叶   成员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