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守夜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现代文明一定是吃尽了苦头,才走到西藏边境这个叫“院”的地方:2018年第一个月,爱迪生发明电灯近140年后,这里的灯丝终于接入了国家电网。

在很多方面,喜马拉雅山南龍这个群山环抱的峡谷,都与外界存在一定的脱节。书信在此地延续了更长的生命,2006年,这里才进入电话时代,公路要再等三年才会开通,第四代移动网络服务迟到了三年以上,报纸总是延迟一周送达……


我们的守夜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对于4000多公里外的北京来说,阮只是身后西南偏南方向上一块毫不起眼的石子,却嵌在不可忽视的一道屏障上:中国与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划定了约2万公里长的边界线,占陆地总边界的9/10,而阵所拱卫的部分属于另外的1/10。猿猴在崇山峻岭之间来去自如,它们脚底携带的疆土,牵扯着当世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的相处。


196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支队伍在这里扎下了营地。这支戍边队伍中如今的一名晚辈,看过改编自幻想小说《冰与火之歌》的电视剧,剧中虚构的“守夜人“角色,使他想起了自己的身份。相似之处在于,他们都是在一个令人畏惧不前的冰封之地,一个接近与世隔绝的地方,守护一个庞大的国家。


我们的守夜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这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不知道我们在巡逻,我们不会到处去说。”这个名叫刘东洋的年轻人说。他们的守护范围大都是无人区,其中一个地名翻译过来叫“魔鬼都不愿去的地方”。


刘东洋到来时是2009年,通往外界的公路刚刚打通。这是道路由原始向现代的又一次换代。
一代又一代人或是徒步,或是骑马,或是乘车到此驻守。交通方式在进化,但这些人的共同体验是,路似乎总也到不了尽头。


驻军几经演变,如今它叫6连,隶属西藏军区山南军分区的一个边防团。第17任团长谷毅记得,过去道路只容一车通行,两车会车需要一方退到较阔位置,悬崖边倒车几公里是常有之事。一辆卡车曾翻下悬崖,造成9人遇难。


我们的守夜人: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


从他在西藏多地的服役生涯中,谷毅不怎么费力就能找出许多有关道路的深刻回忆,比如,将人困在山中数月走投无路的大雪封山。他见过封山之苦:一位战友的父亲患病,等到春天冰雪消融,第一辆邮车送来一擦电报,惜字如金的电报概括了发病到病危的全过程,每一封都求他“速归”。除了最后一封,带来的是噩耗。“长夜来临,守望开始,至死方休……我是黑暗中的刀剑,城墙上的岗哨。我是御寒的火焰,启明的光线,醒世的号角,护国的盾牌。”“守夜人誓言”里说。

文章摘选自《世界军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喜马拉雅山   爱迪生   启明   邮车   南军   边界线   惜字如金   地方   西藏   电报   陆地   中国   外界   队伍   道路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