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空气监测系统


地铁站空气监测系统


地铁作为一种快捷的交通工具,在给人们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空气质量问题。 由于空间相对封闭,空气与大气隔绝,地铁站基本处于静止不流通状态,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对乘客的身体健康构成一定的隐患。 地铁站的通风空调系统虽然配备了站间通风空调系统,但地下环境的空气质量有待提高。


影响地铁站空气质量的因素:

1) 空调系统。 空调滤芯吸附可以去除部分污染物,室外换气可以稀释污染物浓度,有效减少生物污染。

2)室内回风。 为了节约能源,系统最大限度地利用室内回风,使新风量减少,污染空气再次返回室内,造成二次污染。

3) 站外空气污染。 站外的污染空气作为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室内。

4)活塞风。 地下段隧道往往阴暗潮湿,空气质量差。 通过活塞效应,隧道内的潮湿空气进入车站。


地铁站空气监测系统


地铁站主要空气污染物:

1)二氧化碳,这个问题在高峰时段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每个人都会向自己所在的空间输出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000 ppm时,人们就会开始出现困倦、呼吸困难、困倦等症状。

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PM2.5主要有两个来源。 原因之一是地铁车轮与轨道摩擦产生的大量颗粒在通过列车进入地铁时受到活塞风的影响。 另一种是人体携带的灰尘因拥挤和摩擦而产生的二次灰尘。

3) 氨。 地铁里人多的时候,不时会闻到一股臭味。 这是氨的气味。 氨是一种具有刺鼻气味的气体,主要来自地铁内人的呼吸和排汗,在拥挤时更为突出。 氨进入肺部后,对黏膜有刺激作用。

4)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容易滋生,如湿度适宜、灰尘过多、光照不足等。另外,细菌的传播方式通常是携带在颗粒物表面,吸入后可引起各种传染病 由人体。

地铁车站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


地铁站空气监测系统

面对地铁站或其他地下空间复杂的空气环境,仅靠前期的一次性检查,无法充分了解长期的环境质量。 使用智能在线环境监测系统,可以通过长期监测了解地铁环境的变化。 一方面,我们可以实时监测环境中的PM2.5、CO2、氨等指标,及时发现空气污染指数超标的区域。 另一方面,当环境监测数据超标时,可智能开启室内空气净化系统,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化学物质,改善地下场地环境。


武汉新普惠环境监测系统,采用物联网技术,可监测室内温度、湿度、光照、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碳、VOC、甲醛等环境因素,采集所需 数据实时传输到监控终端和显示终端,使管理人员和来访者可以通过监控终端和多媒体显示屏看到环境数据。 该系统为交通场所等室内环境质量的有效管理、监测、评价和调控提供了高效的技术手段,能够及时发现和抑制各种环境污染因素,使交通参与者处于“稳定、 清洁、安全”的环境。 同时,也为游客营造了一个“看得见”的绿色健康空间。

文章来源:气象站,水肥机,环境监测,传感器,农业物联网,武汉新普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空气   环境质量   环境监测   空气质量   终端   污染物   困倦   活塞   灰尘   地铁   地下   因素   室内   环境   空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