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频发毒蛇伤人事件,专家:注意二点,就能远离险境

2021年9月13日,吉林省延吉市,一青年男子在山上采松茸时被毒蛇咬伤。

2021年9月19日,广西柳州一男子,傍晚骑车压到毒蛇后被反咬。

2021年9月23日,浙江台州一男子,晚上散步时被毒蛇咬伤。

2021年9月28日,湖南保靖县一男子,上午路过草丛时被毒蛇咬伤。

2021年10月1日,下午6时左右,广东开平公安交警护送被毒蛇咬伤男子,前往医院救治。

2021年10月2日,山东青岛一男子,傍晚扔垃圾时,被毒蛇咬伤;浙江宁波一男子,傍晚去菜地浇水时,被毒蛇咬伤。

2021年10月3日,广西玉林一女子,上午在家中做农活时被毒蛇咬伤。

黄金十月,又逢十一长假,很多人都喜欢去外地旅游,爬爬山、玩玩水。但,在野外,大家还应注意一种生物——蛇,它种类多,分布广,有攻击性,甚至有毒。很多人对它有发自心底的恐惧,那如果万一不小心遇到它,该怎么办呢?

特别是在外地的时候,不了解当地蛇的毒性,更应该具备一些应对常识。

多地频发毒蛇伤人事件,专家:注意二点,就能远离险境

蛇分为无毒和有毒两种:

1.无毒蛇。一般头部呈椭圆形;体背斑纹颜色一般不鲜明(赤链蛇等少数除外);尾部一般细而长;一般动作敏捷;无毒牙,被咬到时,牙痕是较细的两排。

2.有毒蛇。一般头部多呈三角形;体背斑纹的颜色一般比较鲜明(白腹眼镜蛇等极个别的除外);尾部一般粗而短;一般动作缓慢(受惊吓或攻击时速度极快);有毒牙,被咬到时,咬痕顶端有两个特别大且粗的痕迹。

多地频发毒蛇伤人事件,专家:注意二点,就能远离险境

遇到无毒蛇,一般情况下,它会自动逃离。即使被无毒蛇咬到,简单清理下伤口,再去医院消炎包扎下,一般没有大碍。

今天说一下,万一遇到毒蛇,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认识一下毒蛇的蛇毒,主要有三类:

1.神经毒素。蛇毒损害神经系统,被咬后症状不明显,毒素有1-4小时的潜伏期,之后就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一旦发作,全身肌肉颤抖,呼吸困难。银环蛇、金环蛇等分泌这类毒素。

2.血液循环毒素。蛇毒损害血液循环系统,被咬后,伤口迅速肿胀、发硬、流血不止,剧痛,皮肤呈紫黑色,之后局部坏死溃烂,伤口大量出血。五步蛇、蝰蛇等分泌这类毒素。

3.混合毒素。毒素里面既含有神经毒素,又含有血液循环毒素。被咬伤后,既有神经症状,又有血液循环毒素造成的损害,刚开始,伤口红肿,发热,有痛感,之后就会心力衰竭、窒息。眼镜蛇、蝮蛇等分泌这类毒素。

了解了这些,我们在野外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生物学家表明,注意这二点就能够远离险境,要做到一避二做。

1.避。

防患于未然,注意一些操作,可以避免见到蛇或避开蛇的攻击,具体做法有以下7点:

(1)尽量避开蛇经常出没的地方。比如,草丛、密林、石堆、瓦块、地洞、墓洞、杂物堆等阴凉潮湿的地方。

(2)尽量避开蛇常出现的时间。雨前、雨后、洪水过后,蛇常出没的地方,出现的数量会增多。另外,避免夜晚去野外,夜晚我们的视线比较弱,会增加和蛇近距离接触的几率。

(3)打草惊蛇。蛇生性胆小,在蛇常出没的地方,带上长棍或竹竿,边走边敲,它们就会迅速逃跑。另外,去野外,最好穿上长裤和不裸露的鞋子,有些人穿着凉鞋就去野外了,这样很不安全。

(4)见到毒蛇后要镇定安静。不要突然移动或奔跑,要做到,“敌“不动,我不动,等蛇走了,再轻轻退后,躲着走。

(5)如果它冲上来追你,不要跑直路,要跑“之”字型。蛇的视角有限,跑直路就可能一直被它锁定。

(6)如果万一不得不打起来,记得“蛇要打七寸”。蛇的七寸指的是蛇心脏所在的位置。另外,蛇三寸位置是蛇的颈部——脊椎骨上最脆弱的地方,抓蛇人常用的压颈法就是按压的这个部位,蛇颈部受到攻击后,就可能会昏死一段时间,我们可以趁机逃走。

多地频发毒蛇伤人事件,专家:注意二点,就能远离险境

(7)带上工具。去野外时,最好带上风油精(气味大,蛇比较讨厌)、刀具、棍子(竹竿)、绳子等等。

2.做。

如果万一还是没有避开它,没有跑过它,也没有打过它,还是不小心被它咬到,特别要注意这4点。

(1)摘掉所有首饰。毒蛇咬伤之后,咬伤的部位很快会肿胀起来。

(2)记清蛇的特征,确定蛇的种类。记清、拍照、捕获,情况危急时将其打死,要根据这些确定蛇的种类,需要根据毒蛇的种类匹配对应的血清。

(3)求救。期间,不要奔跑,不要嘴吸出毒液。

(4)前往附近的医院救治。

最后,毒蛇虽然可怕,但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只有在我们没有发现它而过分逼近时,它才会攻击。万一被咬伤后,也不要过度精神紧张,被毒蛇咬伤的人之中,也只有个别人中毒症状比较严重,但也更不能大意。总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牢记一避二做,面对蛇,就会有充分的应对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1

标签:毒蛇   毒牙   蛇毒   直路   斑纹   眼镜蛇   咬伤   竹竿   险境   毒素   伤人   野外   傍晚   症状   伤口   种类   事件   地方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