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3)—在东北的日子

伟大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3)—在东北的日子

当我们的总理10岁在老家苦苦支撑,当家的时候,有事就常和伯父通信请教商量。伯父特别喜欢我们的总理。在总理12岁时,伯父的工作有了起色,邀请总理到他工作的地方-奉天去(沈阳)。随后,总理跟随堂伯父来到了东北。

离开了淮安,来到了东北,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大的变化是离开了那个禁锢心灵的封建家庭和私塾,进入了刚刚开办的新学堂。

当时的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塘里苦苦挣扎。帝国主义列强肆意地蹂躏我们的国土,杀害我们的人民。当时的东北,先是被沙俄强占,又是日俄争霸,争夺中国的土地,而完全无视中国的意见。当时,如何拯救处于水深火热,随时都有可能被帝国列强完全瓜分的可能的国家民族,是当时所有仁人志士的最紧迫的任务。在那里,一个同学的祖父带领他们到了一个曾经日俄激烈争夺过的一个要地,讲述了他们血腥屠杀村民,无耻争夺中国土地的斑斑劣迹,痛心疾首。这对少年的总理带来了强烈的刺激。

在学校,有一个老师倡导孙中山倡导的革命。我们的总理受其影响,开始热烈的同情革命。当辛亥革命消息传来时,我们的总理剪去了辫子,表示从此与清朝决裂。虽然当时的新学堂,并不是多么的先进,但还是给总理打开了一个不同以往的新天地。

在校期间,我们的总理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的国文老师曾表示“自己教了几十年的书,从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学生”,在1912年,总理写的一篇作文《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提出了中国要富强,应该从根本做起,把教育做好,并对老师和校长提出恳请。震惊了全校师生,当时,我们的总理当时才仅仅14周岁呀。可见,我们的总理是多么的优秀和富有远见。这是保存下来的总理的第一篇文章,在1915年,先后被收入了地方的官方文献。

在下一篇,讲介绍总理的两件这个时期学校的小事。 添加关注,一起回顾伟大总理的一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沙俄   奉天   辛亥革命   总理   淮安   泥塘   新天地   半封建   波澜壮阔   伯父   列强   学堂   中国   土地   日子   老师   地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