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10)—在日本的求学和探索

伟大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10)—在日本的求学和探索

1917年6月,总理以优异的成绩从南开毕业,并以“国文最佳者”获得特别奖。他的毕业证上写着“中学部学生周恩来,年十九岁,浙江绍县人,于中华民国六年六月将功课肄业完毕,计得毕业分数八十九分七二”。

毕业后该怎么办?这是摆在总理面前的难题,总理有着远大的抱负,希望继续求学,可是家境过于贫寒,难以支撑。此时,有友人借他一笔路费,助其去日本求学。

日本也曾饱受列强欺负,明治维新后逐渐强盛起来,包括总理在内的很多的有志青年很想去寻找原因,借鉴经验。当时,日本有中国的代培学校,考取后就可以官方支付费用。总理很想试试,报考官费留学。

因伯父又调去奉天,总理很是感激伯父这几年的养育之恩,因此先去探望了伯父,并回沈阳母校同师友见面,并临别留言:“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之时”。

9月,登船东去日本,临行写下了救国抱负的著名诗篇:“大江歌拔掉东头,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雄心壮志窥见一斑。

当时,在日的学生很多,总理边不断寻找更便宜的房子,便开始备考,难点在于日语,学校对日文的要求很高。总理心里很清楚来此求学的不容易。考试日期逐渐临近,家里的境况也是一天比一天难,这让他忧心忡忡,无法集中精力备考,内心更加的焦急。但他又不愿意一味地死读书,总想着在异国他乡的实际生活中去学习,认为求学不只是抱着书本。由于虚心细致的观察,在日本明白了原先国内流行的“军国”也是救国的方法是不对的,军国主义是有强权无公理,并且必定会领土扩张。

那么,中国的出路到底在哪里?还是没有正确的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明治维新   奉天   官费   周恩来   总理   南开   船东   师友   日语   日文   特别奖   波澜壮阔   伯父   日本   抱负   中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