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34)一中央的左倾冒险主义


伟大总理波澜壮阔的一生(34)一中央的左倾冒险主义

周恩来到达香港后,病情依然严重,他患的是恶性疟疾,持续高烧,处于半昏迷状态。经治疗,半个月后好转。11月上旬,乘船去上海参加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由瞿秋白主持,在国际代表罗米那兹指导下进行。通过了《中国现状和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强调“不间断革命”。对全国的革命形势做了错误的估计。当时,革命已经进入低谷,各地的革命力量遭到严重的摧残,共产党员的数量从6万锐减到1万多人。但决议案却认为革命的形式仍在不断地“高涨”,不承认1927年革命的失败,错误的规定了全国武装暴动的总策略,命令各地组织起义。这个决议案使“左倾”盲动主义在中央取得统治地位。这与国民党的凶残屠杀政策有关,激起了党内强烈的仇恨和渴望复仇的情绪,所以,让“左”的思想滋生成长。这次会议,还通过了惩办主义政策。指责南昌起义前敌委员会执行的是“机会主义的旧政策”,给了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委全体成员警告处分。

但是周恩来的才干已经得到大家的公认,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务委员。后任组织局主任,担负起中央日常工作的责任。

会议的“左”倾盲动主义,招致了许多的损失,使大革命艰难保存下来的不多的革命力量遭到进一步遭到破坏,逐渐引起党内不少人的反对。此时周恩来刚到中央工作,对整个形势还没有来得及清楚的了解,也认为革命潮流没有低落,还在继续高涨。但他历来注重实际,所以很快就意识到各地盛行的军事冒险主义是危险的,会招致重大损失。在随后的工作中,积极阻止各种冒险的行动,并对各种起义失败做出了正确的分析。但是,这时在他的认识方面还是片面的,是战术性的。仍然认为革命处于高潮中。

南昌起义失败后,贺龙本来被安排去苏联学习,但他请求回湘鄂西组织队伍。当时共产国际不赞成,怕贺龙回去后成为军阀。但周恩来分析后同意贺龙的请求。并给贺龙配备了人员,并提出“依山监军,在想平原发展”的方针,并请贺龙等吃饭。贺龙回去后,很快打开局面,建立了队伍和根据地。

三月下旬,周恩来受中央委托,前去香港,主持召开广东省委扩大会议,纠正李立三在处理广州起义善后中的“左”的错误。此前,李立三代表中央处理广州起义失败的善后,他把这次起义说的一无是处,并指责失败原因是省委犯了军事投机主义的错误,在关键时刻动摇,指挥不力。并大批的处分起义领导人。中央认为处置的不妥,对此在讨论中周恩来多次发言,认为李不在广州,不知道暴动的困难,不能因为在撤退时因通知不周造成多人牺牲,就说暴动不好。这种指导影响很坏。总理到达后,对起义做了客观的评价,并指出了失败的原因是敌强我弱,没有争取广大农民配合,战斗不利时没有及时撤退至农村。同时批评了由错误的同志。撤销了上次的处罚。对于这次处理大家都觉得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妥善处理后,周恩来没有立即回中央,而是停留了一段时间,深入考察广东的土地问题和党组织状况。并写了书面报告。当时的情况是中国的革命进入土地革命时期,对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系统的了解和研究,但当时,中央的领导人还几乎没有人去做。

4月,周恩来从广东返回上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土地革命   南昌起义   周恩来   冒险主义   中央   决议案   波澜壮阔   暴动   党内   香港   广东   上海   总理   主义   错误   组织   会议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