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了这个,噪声治理就入门了

注明:本文参考《机械振动理论及应用》

噪声控制需从噪声声源的控制、传播途径的控制和接受者的防护三个方面考虑。

了解了这个,噪声治理就入门了

1. 噪声源的控制

在噪声源处降低噪声是噪声控制的最有效方法。通过研制和选择低噪声设备,改进生产加工工艺,提高机械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和装配技术,合理选择材料等,都可达到从噪声源控制噪声的目的。

(1) 合理选择材料和改进机械设计降低噪声。

(2) 改进工艺和操作方法降低噪声。例如,用低噪声的焊接代替高噪声的铆接;用液压代替高噪声的锤打等。

(3) 减小激振力降低噪声。在机械设备上作业的过程中,尽量减小或避免运动的零部件的冲击和碰撞,尽量提高机械和运动部件的平衡精度。减小不平衡离心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从而减小激振力,使机械运转平稳,噪声降低。

(4) 提高运动零部件间的接触性能。如尽量提高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及表面精度,选择合适的配合,具有良好的润滑,减少摩擦和振动。

(5) 降低机械设备系统噪声辐射部件对欲振件的响应,尽量避免共振发生,适当提高机械结构的动刚度,提高机器零部件的加工和装配精度。

2. 嗓声传播途径的控制

由于目前的技术水平、经济等方面的原因,无法把噪声源的噪声降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就可考虑在噪声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在总体设计上采用闹静分开的原则控制噪声,例如,将机关、学校、科研院所与闹市区分开;闹市区与居民区分开;工厂与居民兀分开;高噪声车间与办公室、宿舍分开;高噪声的机器与低噪声的机器分开。这样利用噪声的自然衰减特性,减少噪声污染面,还可因地制宜,利用地形、地物,如山丘、土坡或已有的建筑设施降低噪声的作用。

了解了这个,噪声治理就入门了

另外,绿化不但能改善环境,而且具有降噪作用。种植不同的树木,使树疏密及高低合理配置,可达到良好的降噪效果。当利用上述方法仍达不到降噪要求时,就需要在噪声的传播途径上直接采取声学措施,包括吸声、隔声、消声、减振和隔振等常用噪声控制技术。

吸声:利用吸声材料或结构降低厂房、室内反射声,如悬挂吸声体等可减噪4~10dB。

隔声:利用隔声结构将噪声源和接受点隔开,常用的有隔声罩、隔声间和隔声屏。可减噪10~40 dB。

消声:利用阻性、抗性、小孔喷注和多孔扩散等原理,消减气流噪声,可减噪15~40 dB。

减振:利用内摩擦耗能大的阻尼材料涂在振动件表面以减少振动,可减噪5~15dB。

隔振:把具有振动的设备与基础的刚性接触改为弹性接触,隔绝固体声传播。如弹性基础或各种弹性元件,可减噪5~25dB。

3. 噪声接受点采取防护措施

在其他技术措施不能有效地控制噪声,或者只有少数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时,控制噪声的最后一环是接受点的防护,即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有效方法,特别是从事铆焊、冷作、冲击、风动、试炮以及机器设备较多,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车间,就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

(1) 对听觉和头部防护。对听觉的防护主要是耳塞、耳罩、防声头盔和防声棉。耳塞是插在人外耳道的护耳器。主要有预模式耳塞、泡沫塑料耳塞和人耳膜耳塞三种。它们的隔声量多在15~27dB。良好的耳塞应具有隔声性能好,佩截舒适方便,无毒性,不影响通话和经济耐用等特点。

耳罩是将整个耳廓封闭起来的护耳装置。它是根据隔声原理,阻挡外界噪声向人耳内传送而起到护耳作用。耳罩主要由硬塑料、硬橡胶、金属扳等制成,由左右两个壳体、泡沫塑料外包聚氯乙烯薄膜制成的密封垫圈、弓架以及吸声材料四部分组成。其平均隔声值在15~25dB,高频可达30dB。耳罩的缺点是体积大,在炎热夏季或高温环境中佩截较闷热。

强噪声对人的头部神经系统有严重危害。为了保护头部免受噪声危害,常采用戴防声帽的方法。防声帽有软式和硬式两种。软式防声帽由人造革帽和耳罩组成,耳罩可以根据需要放下和翻到头上,这种帽子戴上较舒适。硬式防声帽是由玻璃钢制作的外壳,壳内紧贴一层柔软的泡沫塑料,两边装有耳罩。防声帽隔声量一般在30~50 dB,其缺点是体积较大,夏天闷热。

了解了这个,噪声治理就入门了

防声棉是一种塞人耳道的护耳道专用材料。它是纤维直径为1~3μm的超细玻璃棉经化学处理制成,外形不定,使用时用手捏成锥形塞入耳道即可。防声棉的隔声量随频率增高而增加,隔声量为15~20dB。

(2) 人的胸部防护。当噪声超过140dB以上时,不但对听觉、头部有严重的危害,而且对胸部、腹部各器官也有极严重的危害,尤其对心脏。因此,在极强噪声的环境下,要考虑胸部防护。防护衣由玻璃钢或铝板内衬多孔吸声材料组成,可以防噪,防冲击声波,对胸、腹部起到保护作用。

让科技还世界生态自然

让声音拥抱你

正升环境

记得这是一个爱己爱人爱环境的头条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噪声   惯性力   护耳   硬式   噪声控制   耳罩   耳塞   听觉   头部   精度   零部件   入门   防护   措施   作用   环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