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因无人接听,被判赔死者家属15万,这合理吗

发病了,家人赶紧拨打120急救电话,但半个多小时一直无法接通,通过医院工作人员联系到急救站,当120救护车到达患者家里中时,患者已死亡。家人事后得知,120电话长时间无人接听,原是停电所致,于是将120急救站起诉至法院,一审判决死者家人败诉,家人遂提起上诉。记者9月3日获悉,江苏省淮安市中院于近日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撤销一审判决,同时判决涉事的急救站赔偿死者家人15万余元。(北青网9月5日)

120因无人接听被判赔死者家属15万,看起来是小事一桩。事实上,是给120没有尽到法定义务就要付出代价,开了个头,是个大警示。

120因无人接听,被判赔死者家属15万,这合理吗

现实中,第一次听说120因无人接听,被判给家属15万元,是普通人连想都想都不敢想的事儿,但在淮安有了判例。尽管我国不是判例法制度,但也给以后类似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受害者家属提供了精神方面的支持。

120是我国统一的呼救电话号码。拨打120是向急救中心呼救最简便快捷的方式。急救中心是24小时服务的,只要是在医院外发生急危重症,随时可以打“120”找急救中心要救护车。急救中心及急救分站所属的救护车服务的重点对象是灾害事故和急危重症。无论如何,120无人接听,势必就造成患者救助的不及时,时间久了,病情耽误了,问题就严重了,120因无人接听被判赔死者家属15万就是一个大警示。

120因无人接听,被判赔死者家属15万,这合理吗

实事求是的讲,对于120因无人接听致使患者死亡案件,不能止于被判赔死者家属15万。对于相关人员,要追究其行政责任,不愿意干这个工作,可以辞职或开除,不能让某些人的不作为导致老百姓丧命的悲剧再上演。

120因无人接听被判赔死者家属15万的警示作用,不仅仅在新闻上的这家120,而是给全国120上了一堂课。同时包括其他具有法律、公共意义的服务电话,如不尽责,弄不巧也会出现类似的法律责任。看别人吃一堑,自己长一智,这是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现代发达的社会服务体系让人们的自救意识变得越来越淡,过分的依靠公共服务就会导致本案例中的现象发生,生命安全的威胁无处不在,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够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做出正确的选择。


首先,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些急救常识,比如意外发生的时候如何及时止血,怎样利用身边的工具和药物保持生命体征的平稳,或者该怎样保护自己避免因为不正确的行为导致病情加重等,简单的急救知识可以为我们获救增加几率,让紧急救助能够有更充分的时间。

在紧急情况发生后,我们可以为将要面对的医疗救助提供信息支持,比如在救护车到来之前,写下自己的血型、病史、禁忌症等,这可以缩短医疗诊断时间,有长期疾病的人可以随身携带病历卡,这都能够为获得及时救助提供帮助,增加自己生还的可能性。

120因无人接听,被判赔死者家属15万,这合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死者   家属   淮安市   淮安   急救站   判例   急救中心   救护车   判决   病情   患者   家人   类似   发生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