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黑洞出现,不断吞噬水母星系,接下来会不会“吃掉”地球?

超大黑洞出现,不断吞噬水母星系,接下来会不会“吃掉”地球?

一个由意大利人领导的天文学家小组在智利的ESO的帕拉纳天文台的大型望远镜(VLT)上使用了“缪斯”(多单元光谱探测仪器)仪器,研究如何从星系中剥离出气体。他们关注的是附近星系群中的水母星系的极端例子,以其巨大的长“触须”命名,这些触角延伸到星系盘之外的数万光年。

水母星系的触须是由一个叫做RAM压力剥离的过程,它们相互的引力吸引星系以高速的速度进入星系团,在那里它们会遇到一种炽热的,致密的气体,它就像一股强大的风,迫使星系的盘内气体的尾部产生气体,并在其内部触发恒星爆发。

在这项研究中,7个水母星系中有6个被发现在中心处有一个超大质量的黑洞,在周围的气体上进食。这个比例出乎意料地高,一般来说,星系中的比例小于十分之一。

意大利帕多瓦天文台的团队负责人表示:“RAM压力剥离和活跃的黑洞之间的强烈联系并没有被预测,也从未被报道过。似乎中央黑洞正在被喂食,因为一些气体,到达了星系中心。”

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为什么星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中只有一小部分是活跃的,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所以为什么只有少量的吸积物质闪亮明亮?这些结果揭示了一个以前未知的机制,黑洞可以通过这个机制得到食物。

对这篇论文做出了贡献的一位ESO研究员解释了这一意义:“这些观察提出了一种新的气体机制,将气体输送到黑洞附近。这一结果很重要,因为它为超级大质量黑洞和它们的宿主星系之间的相互理解的联系提供了一个新的线索。”目前的观测是对正在进行的更多的水母星系的更广泛研究的一部分。

这项调查完成后,将揭示出富含气体的星系在其核心的活动周期增加了多少。天文学中一个长期存在的谜题是,了解星系是如何形成和改变的,水母星系是理解星系演化的关键,因为它们是在一个戏剧性的转变中被捕捉的星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星系   水母   黑洞   智利   星系团   触须   天文台   气体   活跃   比例   地球   机制   压力   仪器   质量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