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象”北,背后是科技与专利技术的默默守护

追完奥运会,关注阿富汗,这两天又在娱乐圈的瓜田里上蹿下跳......有谁还记得云南的那群大象?

一路“象”北,背后是科技与专利技术的默默守护

从2020年3月开始,云南亚洲象“短鼻家族”已经足足“旅行”17个月了。今年4月16日以来,就迂回行进1300多公里。它们从西双版纳一路向北,抵达昆明,之后又兜兜转转,南下走向“返乡之路”,还喜添了两个“圈粉”无数的象宝宝。

一路“象”北,背后是科技与专利技术的默默守护

它们从南走到北,穿越森林,踩过草地,跨过溪流,还见识了村庄、楼房、公路,一路“逛吃”,通过技术手段,无数国人也同“短鼻家族”一起,嗅见普洱的茶香,吹过了红河的风,沐浴了玉溪的雨还有幸一睹昆明“五百里滇池”美如画的风景。

当然,作为陆地最大的哺乳动物,它们的旅程难免会制造一些小麻烦。

踩毁村民的庄稼地还偷吃玉米,

大家却笑着说“没关系,庄稼还能再种,

大象如果饿坏了就没有了。”

一路“象”北,背后是科技与专利技术的默默守护

偷吃村民的酿的酒糟,

一路跌跌撞撞搞破坏,

大家也能用

它们也不知道”的理由原谅

一路“象”北,背后是科技与专利技术的默默守护

当然,村长家里因为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生物而被惊的好几天不吃不喝的看门狗和被象鼻“殴打”的猪可能不太会原谅它们。

一路“象”北,背后是科技与专利技术的默默守护

一路“象”北,背后是科技与专利技术的默默守护

但是其实野象,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可怕,西双版纳象群已经发生过多次伤人甚至杀人事件。

2019年4月,

勐腊居民在胶林割胶,

遭野象踩踏致死。


2015年6月,

勐海务农的一对夫妇被野象袭击,

丈夫当场死亡。


2014年12月,

坝散一组村民在附近的甘蔗地里遭觅食野象攻击,

伤重身亡。


2012年10月,

关坪村村民采摘野菜时被觅食的野象群围攻身亡。

......


一路“象”北,背后是科技与专利技术的默默守护

而此次亚洲野象群北移,在人类聚居的场所,还能如此“豪横”,安全感满满,“人象平安”的背后是无数人的努力还有现代科技的帮助。

在主动防范方面,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采取了建立生物隔离带、电围栏、防象沟、防象壁、钢管防象栏等措施。

为了避免监测员被野生象伤害,管护局还与科技企业合作,成立亚洲象监测预警项目团队。采用无人机、红外相机等设备,建立了国内首个亚洲象保护及监测预警体系。同时,双方还联合开发了手机APP软件,通过手机APP、微信平台、智能广播等途径实时发布亚洲象预警信息。

在大象北移路线上设立卡口,安装红外相机触发拍照,云端快速识别亚洲象,立即发送报警信息至智能广播处,提醒周边村民紧急避险,一路确保“人象平安”。

一路“象”北,背后是科技与专利技术的默默守护

同时,研究团队基于亚洲象生物学特征,构建了人工智能高速识别模型,提交了“一种基于YOLO v3的亚洲象实时预警系统”等多件专利申请,即使在雨天或者光照严重不足的夜晚,也可以通过残缺、模糊的影像,精准、快速地识别出亚洲象,并反馈至亚洲象监控预警中心。

一路“象”北,背后是科技与专利技术的默默守护

在人象冲突这个问题上,人类和大象其实都是受害者。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实际上,野生大象只有300多头,已经是濒危物种了。“一路象北”这件事就是在给我们警示——人类和其他动物要寻找和平共存的办法,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则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勐海   豪横   普洱   红河   西双版纳   阿富汗   玉溪   昆明   平安   云南   大象   专利技术   村民   实时   人类   科技   亚洲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