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岁高龄的杨振宁为何时常被“喷”?我们错怪他了!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生于安徽合肥,其父杨武之是个数学家,担任过清华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等大学教授。1944年,杨振宁毕业于国立西南大学,1945年留学海外,1957年获得诺奖,1964年加入美籍,1965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98岁高龄的杨振宁为何时常被“喷”?我们错怪他了!

杨振宁的婚姻饱受质疑。

2004年,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院士和翁帆结为夫妻,那一年,杨振宁82岁,翁帆28岁,两人年龄相差54岁。当人们得知这个令人意外的消息时,一时间舆论四起,令人无法置信,被人调侃“爷孙恋”。

现如今,杨振宁已经98岁高龄,夫妻二人也一起走过了近17个年头。面对社会上人们的各种质疑,翁帆并不在意,在翁帆的细心照顾下,杨振宁的精神状况看起来很好。

98岁高龄的杨振宁为何时常被“喷”?我们错怪他了!

此前,早在1950年,28岁的杨振宁就和杜致礼在普林斯顿结婚,两人一起度过了53年的时光,直至2003年杜致礼去世。对于杨振宁的私生活,我们不应该有过多的干涉。

杨振宁不回国,引发外界议论。

早在上个世纪的“归国潮”中,就有一大批留美的科学家放弃在美国优越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建设家乡,钱学森、邓稼先等就是这一批人当中所为人熟知的。而杨振宁这次恰恰没有回国,故而引来了很多人的不理解。

98岁高龄的杨振宁为何时常被“喷”?我们错怪他了!

其实,杨振宁原本也打算回国的,毕竟杨老也是中国人,虽然当时他加入了美国国籍,但只有中国才是他真正的根源。但他左思右想,最终还是留在了美国。

杨振宁先生当初为什么不回来呢?

我们都知道杨振宁是物理学家,杨振宁研究的领域是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由于他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在弱相互作用中,互为镜像的物质的运动不对称。这项发现将物理学推向了新的高度,因此他同李政道一起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98岁高龄的杨振宁为何时常被“喷”?我们错怪他了!

既然杨振宁的研究方向是理论物理,那么就注定无法将理论知识快速应用到实践中去,对我国的帮助有限。不同的是,钱学森当时研究导弹和火箭,为我国航天和导弹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邓稼先研究核武器,极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

98岁高龄的杨振宁为何时常被“喷”?我们错怪他了!

对于新中国来说,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也没有十分优越的科研条件,更没有数额巨大的科研经费。在这种情况下,杨振宁如果回国,他的研究可能就无法进行下去,而且还会占用大量经费,影响其他应用领域的发展。

2015年4月1日,杨振宁毅然放弃了美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这个做法反而引起了议论,很多人觉得“杨振宁是回国养老的,当初中国贫穷时不回国,等中国变强大了才回国”。殊不知,杨振宁即使身在国外,但心仍在中国!

杨振宁为中国作出许多贡献。

杨振宁在推动中美文化交流、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1972年中美建交,杨振宁访问中国并同周恩来见面,杨振宁向周恩来提出“重视教育和理论研究”的意见,并得到了周恩来的称赞。

98岁高龄的杨振宁为何时常被“喷”?我们错怪他了!

1973年7月17日,毛泽东、周恩来、周培源在中南海书房里会见了杨振宁,这次长达一个半小时的会见还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

杨振宁致力于科学人才的培养。他协助我国建立了一流物理实验室60余座,创立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研究中心,并积极筹款数亿美金。

为了聘请国际著名教授及杰出学者来清华大学从事科学研究,他还设立“杨振宁讲座基金”,不断为我国引进高端人才。

杨振宁不但在学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也为我国奉献了许多,我们应当理性看待。

#科学燃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普林斯顿   南开大学   周恩来   中美   清华大学   物理学家   美国   高龄   物理学   国籍   院士   导弹   中国   议论   物理   我国   杨振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