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核泄漏C型密封环,中国是如何打破美国垄断的?


防止核泄漏C型密封环,中国是如何打破美国垄断的?

图为核电站容器


核电站对中国的意义无需多言,而其中的这种部件不仅每根15万,还经常被卡脖?这种曾被美国限制的重要部件就是防止核电站发生核泄漏的C型密封环,而在这种核电站关键设备上,中国是如何破局的?在防止核泄漏的C型密封环上,中国又是如何打破美国垄断的?


防止核泄漏C型密封环,中国是如何打破美国垄断的?

图为核电站


核电站是核裂变能源的一种运用方式,通过可控的核裂变产生巨大能量加热水使其蒸发成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旋转来发电,但核电站同时也是核能利用的最高表现之一,其中包含了非常先进的一些技术,甚至可以说全球都没有几个国家能够独立进行核电站的建设。

虽说核电站的工作原理经常被人戏称为烧开水,但其实核电站反应堆对外界水的加热是间接的,当反应堆启动后,反应容器内的主泵会向堆芯泵入水,而常压下水的蒸发点太低,不利于温度的传递,因此反应容器会被加压到155个大气压,这样一来冷却水在327度高温下依旧不会蒸发,保证了最大化的热量传递效率。


防止核泄漏C型密封环,中国是如何打破美国垄断的?

图为核电站


这些水因为和堆芯直接接触会产生很强的放射性,因此不会被允许流出反应容器,而是会被注入容器中的传热U形管,将热能间接传递给外部的二级冷却水,然后二级冷却水蒸发并推动蒸汽轮机旋转,而压力容器并非一体成型,而是由筒体和筒盖组成,就像家用的高压锅需要密封圈一样,先进的核电站压力容器同样需要密封圈来保证内部155个大气压的高压放射性冷却水不会泄露,通常来说这种压力容器的密封圈需要用金属制成,这是因为容器不仅需要承受155个大气压的内部压力,防止辐射射线泄露,还要跟着容器一起在高温下热胀,温度下降后又要同步冷缩,一旦涨缩不同步就可能造成内部高压冷却水喷涌而出出,变成泄漏事故,而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的密封圈就叫做C型密封圈。

在此之前全世界都只有美国企业能进行C型密封圈的生产工作,但美国企业在占据了垄断地位后不仅坐地起价,每年涨价15%,还以此对中国进行胁迫,如果中国反应堆采购中国国产企业提供的密封件,则该企业不向中国出售C型密封圈,而考虑到西方国家坐地起价的行为和每一次反应堆检修都需要花费数百万进行密封圈的更换,更重要的是这一技术被美国垄断对中国核电安全的威胁,中国决定进行密C型密封圈的自主研发。


防止核泄漏C型密封环,中国是如何打破美国垄断的?

图为核电站


这项计划最早在2007年启动,在7年的研发时间内,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华东理工大学和宁波天生公司等企业先后攻破了包括弹簧成型,热处理和组合成形等一系列非常关键的技术,成功完成了反应堆压力容器C型环,还取得了自主知识产权,一举填补了中国国内这方面的空白,相比较之下美国提供的C型环价值超过数百万美元,而中国自产造价仅为30万美元,不仅为中国节省了大量资金,更是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二个能生产这类部件的国家,推动中国的核电机组完全自主化进程更进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美国   核裂变   大气压   轮机   冷却水   反应堆   密封圈   核电   核电站   起价   中国   部件   容器   压力容器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