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儿嗨哟,他是人民大救星……

熟悉的旋律响起,相信还有不少人都记得这首歌,当年我们祖国可是特意让一颗卫星带着这首嘹亮的歌曲“唱响”外太空。

这也是为了让全球人都知道,古老的东方不再落后挨打了,中国也有了自己的航空航天技术,中国人站起来了!

这颗卫星就是东方红1号卫星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东方红1号卫星

当然此嘹亮非彼嘹亮,在外太空是没有地球空气的,由于声音需要有介质才能传播,所以不存在用肉耳就能在外太空听到歌声。不过外太空虽然不能直接传播声音,却可以传送电磁波。

因此东方红1号就用电磁波作为介质绕地球飞行,全方位无死角播放歌曲,保证覆盖地球上各个国家。

所以在那个时候,只要有国家拥有地面接收天外信号技术,就一定能接收到这段信号。不过东方红1号卫星距今算起来,已经颇具年代感了。据悉,它已经失去动力49年了,却依然在外太空闪闪发亮却丝毫没有坠毁的迹象,到底是为什么呢?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至今还在太空飞行

中国发射首颗人造卫星

在半个世纪之前,也就是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主研究制造出来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冉冉升起于外太空。

彼时歌曲《东方红》响彻云霄,巡回九州大地,让地球村七大洲四大洋的人们共同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这也意味着中国拉开了航天航空事业的序幕,正式开启了专属于中国的外太空之旅。

为了纪念这一大成就,彻底发扬中国航空航天的探索精神,在2016年3月8日国家特许把每年的4月24日纪念成“中国航天日”。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中国航天日

关于东方红一号卫星的研制计划,是在1958年提出来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搁置却一直没有被忘记,直到1965年正式开始进入东方红1号制造阶段。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于我国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东方红卫星的重量有173千克,是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送出去的。运送到的轨道是近地点是441千米,远地点是2368千米,倾斜角度为68度的椭圆形轨道。

卫星的头号任务和主要功能是进行轨道测控,为以后的卫星发射任务进行探测,当然它还有一个意义特殊的附加功能——播放歌曲《东方红》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东方红一号的组建

东方红1号卫星的设计寿命是20天,但是它的实际工作天数足足有28天。东方红1号卫星于1970年5月14号正式停止工作,但是这颗卫星却一直留在外太空飞行并且不坠落。

直观上来看,东方红1号卫星是一个泛着金黄光泽的球体,而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球体,实际上它是一个近似球形的72面体,而且泛着金黄光泽也是由于72面体外层涂了铝阳极氧化高反射热控涂层,所以看起来会发黄。

这种外形的设计第一考虑是能让内部有比较大的空间,并且还可以在72个平面上贴太阳能电池板,方便给东方红1号卫星提供电量。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卫星外层有72个太阳能电池板

这颗卫星也像地球自转一样会稳定自转,所以在72个反射面上粘贴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均匀吸收电量,让任何一块太阳能电池平均输出,更可以延长卫星的使用寿命。

这种设计会对整个卫星的能源系统设计很有帮助。

之所以采用球形体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正方体棱锥体,是因为可以让卫星在飞行的时候保持弹道界面基本不变,这样就可以不用在卫星上安装任何探测工具,照样能利用卫星的轨道测试跟踪反馈而来的数据,进行推算出卫星到底飞了多高,以及大气层密度变化是怎么样的。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东方红一号球体设计

而且东方红一号还有一个独特技能,就是在地面的人们在夜晚时能够看到它闪闪发光的身影。

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看到中国的第一颗卫星发射,当时科学家们特意用聚酰亚胺在第三级火箭上制作了一条“观测裙”,并且在表面上镀了一层铝。

当火箭进入外太空的时候,在阳光照射下火箭以及东方红1号卫星的亮度可以达到二等星的亮度,这样人们就可以亲眼看到东方红一号卫星是如何在天上闪闪发亮的啦。

当然除了这个观测裙,把东方红1号卫星设计成接近球形的72面第二个目的,就是希望它像过去夜总会天花板的灯球一样可以发出璀璨的光芒。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地面也能观测到东方红一号

不过现在东方红1号卫星越飞越远了,要用肉眼在天空中观察到它的身影几乎是不可能了。

失去动力的卫星为何没有坠毁

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很是疑惑,东方红1号卫星的实际寿命只有28天,它的目的就是用来探测轨道的,那为什么过了将近49年还是没有坠毁呢?

东方红1号卫星之所以停止工作寿命完结之后还没有坠毁,原理其实不难,要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进行诠释。

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是存在吸引力的。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运行轨道又扁又长,与地面形成了非常合适的夹角。所以重量只有173千克的东方红1号卫星,在外太空受到的空气阻力的影响约等于零。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东方红一号的运动轨迹

因此能让它绕着地球运行的力量只有离心力和地球提供的向心力,如此说来这两种力度相互平等,就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因此,就算东方红一号自身没有能量了,依然能够绕着地球匀速地转动下去。

除此之外早期的卫星设计轨道高度都非常的高,所以东方红1号卫星只要不与其他卫星发生任何撞击,就算再飞行个1000年也丝毫不是问题。

把这种专业的知识翻译过来就是,即使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没有了燃料,依然可以依靠地球向心力和外太空离心力保持平衡,产生物理性的运动。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东方红一号的物理性运动

所以专家所说的再飞行1000年依然能不坠落是非常有道理的,只要在外太空没有其他飞行物打扰它,它就是飞行到地球毁灭都没有问题。

飞行1000年背后的辛酸

别看东方红1号如今可以在宇宙空间“常驻”,当年它的冉冉升起并不容易。在能够实现无动力1000年飞行的伟大中国航天技术的背后,凝聚了多少先辈们的心血与汗水,可谓是中国科研团队十二年来精心规划布局、统筹研发的成果。

而这里就不得不提到美苏冷战的那段时期。

由于前苏联在1957年就把一颗卫星送到了外太空,这颗叫“斯普特尼克1号”的人造卫星让全世界都知道,苏联成为了探索外太空的第一个国家。因此全世界都的科学家都纷纷仰起头颅,凝视这片湛蓝的天空。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苏联斯普特尼克1号

紧接着就是美国人研发了“探测者1号”人造卫星,并且在苏联之后的第二年把它送上了太空,也就是1958年,重量只有8.2千克的“探测者1号”也进行了太空之旅。

对此其他国家跃跃欲试,为什么美国和苏联能搞卫星我们中国就研制不出来?

于是在1958年,领导人在一次大会上发出了主要讲话:“我们也要造出卫星!”

因此国家成立了航空航天总局,并且发布了代号为“518”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研制专属于中国的人造卫星,组长就由钱学森来担任。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钱学森

而太空环境非常苛刻,为了能让人造卫星在外太空中顺利飞行,需要在地面就进行太空环境模拟。

但是中国当时就没有专门学习外太空专业的人才,成立出来的太空环境模拟小组的三位成员没有一个是专业对口的。像组里的黄本诚是学习铸造出身的,而邹定忠是学习土木工程的。

所以外太空环境模拟到底是个啥大家都不清楚,更别提怎么做了,大家对这些外太空设备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一张杂志照片上,因此一个个面对外太空这种专业大项目都是一脸懵逼。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计划实施的困难

但是中国人是很坚韧的,没有路就创造路,这并不能耽误中国人就此耽搁了计划的进行。

所以当时的科研人员泡在图书馆和工厂里进行反复的研制和计算,终于在六年之后,把这个空间模拟环境给解决了。

面对正式制造卫星计划,主要的目标就是“上得去、抓得住、听得见、看得见。”

上得去就是卫星可以顺利发射到太空并且飞行,而抓得住就是卫星在外太空能够有信号有反馈,听得见就是能够播放我们的歌曲东方东方红,最后一个看得见就是让它发射到外太空的时候中国人能够看到它。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让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太空

面对这些指标在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说无疑非常的困难。

好在我们国家调集了18位学者进行开创,最终确定72面球体卫星,由于当时的技术没有专业工具,没有办法固定铆枪,就用人工对接一颗一颗的砸上去,七十二面体无数颗铆钉汇集了多少人日日夜夜的辛劳,这正是发扬了中国的工匠精神。

而且为了能让东方红1号发光,人们必须选择特殊的涂层材料。没有厂房条件制造涂层材料怎么办?

那就临时搭起一个木棚,在地上挖出两个大坑,人们用最原始的方式煮出来两大锅涂层材料。因为涂层材料属于化学材料,所以大量的有毒气体从锅里面向四周溢开。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之下,中国科学家终于制造出可以发光的卫星外壳。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手工克服建造困难

结语

东方红1号卫星对于我国航空航天历史来说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这让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以及日本和法国之后又一个成功探索外太空的国家

这个技术的突破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东方红1号卫星无论是跟踪技术、还是信号传输技术以及温度稳定技术都远远超过了最初的设计标准,卫星的整体质量也比其他卫星更加优质。

东方红一号卫星所唱的歌曲《东方红》,就是写给第一代航空航天人的赞歌,这见证着我国第一代航天人艰苦奋斗的每一个瞬间,它代表了中国航天历史的里程碑式发展。

东方红一号失去动力49年,至今未坠毁,专家表示还能再飞1000年?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此时此刻,东方红1号卫星依然在外太空中运行着,作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卫星将持久在外太空中运行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尼克   苏联   电池板   人造卫星   球体   球形   在外   涂层   中国   轨道   太空   地面   地球   动力   环境   专家   国家   东方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