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腐败现象”

一直以来反腐倡廉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其实,腐败不只是权力和金钱上的,腐败根源在于思想。对于艺术圈,腐败不仅在于“雅贿”,更在于不少艺术机构和艺术家用腐败的思想来从事商业运作和创作。这里,先谈谈艺术家的“腐败现象”。

艺术家的“腐败现象”

一是攀附官员、企业家或名人,抬高身价,出售作品。艺术作品的价格本因按艺术价值来衡量的,作为艺术家一心扑在创作,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是艺术家的天职。然而,很多艺术家却不把心思放在创作上,而是放在艺术的外围上,例如攀援官员、依附企业家资本来运作、和依附名人等等,以图通过艺术的外围因素,来抬高自己的身价,进而获取知名度,提升作品价格,骗取钱财。这里又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艺术家有一定的艺术创作能力,但禁不住名利的诱惑或其他艺术家作品价格攀比心理,进而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艺术的外围上,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来提升作品的价格;另一种是觉得艺术来钱容易,投入到所谓的艺术创作中来,基本没有艺术创作能力。但了解艺术外围因素对于作品价格抬升的重要性,进而疯狂地通过各种方式来扩大名气,提升价格,基本可称为艺术骗子。

艺术家的“腐败现象”

二是抄袭前人作品,艺术作品缺乏自己的风格和创意,哪种风格市场好,就迎合该种风格,投机取巧。艺术创作讲究传承,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就像江河有源、树木有根一样。然而传承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和创新,而不是踩在先人的作品上不思进取,更不是为了名利,哪种风格市场好,就转向哪个风格。如此,不是艺术创作,而是简单的工艺生产。然而时下,这类艺术家却不少,他们翻找艺术史,看看过去哪个艺术家的风格在当今继承得少,便选定作为抄袭和描摹的对象,稍加变化,便到市场中来欺名盗世。也有一些人一辈子就描摹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甚至是同辈或当代的),不敢越雷池一步,通过该艺术家的市场行情来带动自己的行情,基本成为别人的影子。例如离开我们不久的启功和健在的欧阳中石等等,都成为不少人描摹的对象。艺术市场对于艺术风格追捧也有一定的周期性,一些所谓的艺术家便利用这个规律迎合市场,哪个风格好卖便追向哪种风格。例如这两年水墨市场走势较好,不少画油画的,主攻水墨了;一些过去只做过与艺术沾边的工作,也抄起五花八门的工具,创作所谓的水墨,还冠以各种炫目的名称,例如新水墨、意象水墨等等;一些专门追逐风格的所谓艺术家,更是在当下把水墨当做自己的新“饭碗”了。

艺术家的“腐败现象”

三是艺术家的官本位。艺术需要党和政府的管理和引导,这是合理合法的。然而,此种合理合法却被艺术家们理解“歪”了。表现在,一种是谁在艺术专业机构或院校的职位越高,谁的作品价格就越高,艺术作品的价格以官职的高低来衡量,基本与艺术水平无关了;二种是个别退休官员利用这种现象,便到这些机构来谋职,随便写写画画,便有了价格,并且迎来人生“第二春”。艺术中的官本位,混乱了市场,也混乱艺术价值的评价标准。

四是造假“艺术家”。艺术市场持续活跃,艺术作品价格节节攀升,引来不少在个人艺术创作前途无望的“艺术家”和相关人士进行大肆造假,涉跨市场中的艺术品的所有门类。哪个门类行情好,就重点造假哪个门类。书画、油画当然是重灾区。描摹、印刷、版画制作等等方式层不出穷,与假冒伪劣产品的危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艺术家的“腐败现象”当然还不止以上四种,并且呈发展和扩大之势。例如,一些成名的艺术家,利用社会上给他们带来的名气,选择学生或“枪手”来代笔,或是进行流水线作业,制造作品,等等。

艺术作品是艺术品行业的核心,核心不纯净,艺术市场的天空将永远难于明朗。

艺术家的“腐败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艺术家   官本位   合理合法   投机取巧   门类   水墨   腐败   官员   风格   方式   机构   艺术   作品   价格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