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鉴赏玉杯“打眼”,却留下了令人传颂的《御制玉杯记》

乾隆鉴赏玉杯“打眼”,却留下了令人传颂的《御制玉杯记》

乾隆皇帝,姓爱新觉罗,名弘历。生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死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他当了六十年皇帝和三年太上皇,在文治武功上有很多建树,自诩为“十全老人”。同时,乾隆对中国玉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设立造办处玉作,主持制作了《大禹治水》等一大批高质量的和田玉作品,“乾隆玉”、“乾隆工”至今为人津津乐道。乾隆所作的咏玉诗文达八百余首,给儿子起名全部用玉字,是一位十足的爱玉人士。乾隆之所以长寿,除了遗传因素(其母享寿八十六岁)外,爱玉养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乾隆鉴赏玉杯“打眼”,却留下了令人传颂的《御制玉杯记》

这是台北故宫收藏的乾隆玩赏玉杯

乾隆十八年春,乾隆拿到一只玉杯,他欣赏了半天,认为是汉代的,但又吃不准。于是不耻下问,向玉工姚宗仁请教。姚宗仁一看便道:“哎呀,皇上,这东西是小人祖上做的,不是汉朝的。因为我们祖祖辈辈是干这个的,所以我很容易认识它。”姚宗仁就向乾隆介绍了姚家用琥珀加热为玉器染色做旧仿古的诀窍。

乾隆皇帝听了玉工姚宗仁的介绍,觉得很有启发,便亲笔书写了《御制玉杯记》,其中写到:“宗仁虽玉工,常以艺事咨之,辄有近理之谈。……不妨为立传”。在封建时期,作为一位皇帝能够向工匠请教并记言立传,可见乾隆爱玉之深,这种不耻下问严于治学的态度也值得我们各位玩友学习,发扬。

乾隆鉴赏玉杯“打眼”,却留下了令人传颂的《御制玉杯记》

这是乾隆亲笔书写《御制玉杯记》的碑帖。

乾隆鉴赏玉杯“打眼”,却留下了令人传颂的《御制玉杯记》

乾隆鉴赏玉杯“打眼”,却留下了令人传颂的《御制玉杯记》

乾隆鉴赏玉杯“打眼”,却留下了令人传颂的《御制玉杯记》

乾隆鉴赏玉杯“打眼”,却留下了令人传颂的《御制玉杯记》

乾隆鉴赏玉杯“打眼”,却留下了令人传颂的《御制玉杯记》

乾隆鉴赏玉杯“打眼”,却留下了令人传颂的《御制玉杯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乾隆   玉杯   爱新觉罗   故宫   文治武功   爱玉   长寿   太上皇   大禹治水   碑帖   不耻下问   养人   祖祖辈辈   皇帝   因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